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田秀峰 《传媒》2021,(4):61-6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移动阅读的优势逐渐显现.相对纸质出版物,数字化阅读媒介具有灵活多样、资源丰富且时效性强的特点.多个有关数字化阅读的研究调查显示,虽然移动阅读对读者学习有辅助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娱乐性、碎片化的浅阅读趋向.本文以"扇贝阅读"APP为例分析了移动终端数字化阅读产品的特点、运营方式和引导阅读机制,并对如何利用移动阅读平台提升阅读效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读者阅读方式从纸质图书阅读向移动阅读转变.介绍了碎片化阅读的概念和成因,分析了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目前高校图书馆面临巨大挑战,为应对碎片化阅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服务创新:利用微博、微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学科馆员引导深度阅读;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利用移动图书馆进行个性化信息推荐;开展MOOC专题服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13次调查数据,从各媒介阅读率、阅读量和阅读时长等方面综合分析后发现,17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发生了诸多变化,总的趋势是,除纸质图书阅读保持平稳增长外,纸质报刊的阅读呈下降趋势,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移动阅读在内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飞速发展,微信阅读成为表现最突出的新兴阅读方式.尽管数字化阅读的迅猛发展在不断挤压纸质阅读的空间,但从长远来看,纸质阅读将和数字化阅读长期共存.  相似文献   

4.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玩转阅读--高校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乔好勤 《图书馆论坛》2005,25(6):102-105
随着各种现代信息媒体利用率的上扬,纸质文献的阅读率普遍下降,从长远看,对青少年知识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带来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校园阅读现状的分析和开展阅读活动的实践,提出高校图书馆搞活校园阅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传播知识,提升阅读效果,研究针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效果差异,以实验的形式探究影响媒介阅读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通过实验,比较学习者在高背景信息水平的纸质阅读(P-book)条件、中等背景信息水平的iReader电子阅读条件和低背景信息水平的Word电子阅读条件下的不同阅读效果。[结果/结论]结果发现:P-book条件下,学习者在迁移测验、认知负荷、阅读速度、视角疲劳程度上的表现都要显著好于Word条件,在迁移测验上也显著好于iReader组。iReader组在阅读速度和认知负荷上显著好于Word组。得出结论:阅读效果同时受阅读媒介和阅读环境中的背景信息标记的影响。纸质阅读环境中的背景信息标记,能够缓解视觉疲劳,降低认知负荷,提高阅读阅读速度;但是阅读效果中的知识理解却更容易受阅读媒介的影响,纸质媒体更利用于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图书馆读者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对高校师生阅读动机、阅读倾向、阅读类别、阅读时间、阅读载体、信息素养、价值取向等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探析了数字时代师生纸质和数字文献资源阅读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趋势,剖析了师生阅读行为变化与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纸质文献的采访质量,重视人文图书的采访,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引导读者进行积极的数字阅读,从而发挥图书馆的隐性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9.
以江苏省为例,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特征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民需要移动阅读。需要的阅读内容包括实时新闻资讯、农业政策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信息、农村基层管理信息等;阅读内容的加工形式以全文和摘要为主,载体形式以文本与图片为主,出版形式以报纸和网页居多;农民更偏向于短篇阅读,大多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持反对态度,最希望使用手机,技术实现方式是短信息,多数农民同时需要订阅和推送两种服务方式,需要移动阅读咨询、上传资料、聊天讨论、收看收听、发表评论等社区服务;绝大多数农民希望移动阅读服务免费。因此,我国各农业服务机构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农民需求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移动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0.
书,未必非有纸墨幽香。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信息。从传统的纸质阅读,到依赖有线网络的在线阅读,再到依托移动终端的移动阅读,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经由阅读载体的演变被直接深刻地揭示出来:从单一的装订纸书,到有线上网的电脑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利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探究我国移动阅读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感知情况,构建移动阅读应用软件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用户视角为隐私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结合国内外对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研究,选取国内十大热门移动阅读APP为研究对象,从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与标准规范契合度、文本完整度、位置显著程度、内容可读程度4个维度构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用户阅读感知测度体系,使用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方法对选取的APP进行关联度计算及排序。[结果/结论]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受政策表征和内容的双重影响,链接显著、内容完整、可读性强、法规契合度高的隐私政策更易获得用户在合规性方面的正向反馈。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用户阅读交流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关知识,其次是访问相关链接网站。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地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图书与情报》2012,(2):7-9,28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阅读已经成为数字阅读发展的新趋势,数字期刊的移动阅读也将呈现数字平台移动阅读开发力度加大、读图成iPad杂志重要卖点、手机阅读突显"情感"与"故事"、富媒体电子杂志成为未来重点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研究并构建移动阅读平台的服务框架,以从共性上探讨如何有效支撑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全民阅读问题.[方法/过程]从服务设计视角构建一个PUD三维服务框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平台、用户、设计的立体联动作为逻辑主线,分析移动阅读平台的内容与功能服务接触点,探讨移动阅读用户与时空相关的阅读需求、行为模式与六大阅读情境,凝练出以情境设计为基础的移动阅读平台设计着眼点.[结果/结论]本研究可为移动阅读平台相关服务提供商的阅读服务设计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移动阅读市场驱动下的图书馆:角色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移动阅读的新时代。文章基于移动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模式,列举了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优势条件,探讨了移动阅读产业链下图书馆的角色与定位,并提出搭建移动图书馆平台,拓展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最后,文章探讨了移动阅读产业下的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叶凤云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1):142-127
从移动阅读发展趋势、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移动阅读相关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梳理出影响移动阅读绩效的指标体系、应用实验方法和调查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发现,实验方法在我国台湾地区和国外移动阅读研究中应用相对成熟,调查方法在国内大陆地区相关研究中应用较多。最后对国内外移动阅读研究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我国的移动数字阅读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业性数字阅读平台用户数量不断增长,面对移动数字图书馆面临用户日益流失的情况,为此采用PPM理论模型探究用户从移动数字图书馆转移到商业性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通过PPM理论模型,确定影响移动数字阅读平台用户转移行为的推力、拉力、锚定3个方面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以移动阅读为主的新阅读模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梳理、总结了国内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理论研究的现状,并从无处不移动、无所不移动、无时不支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移动阅读沉迷现象与阅读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地区高校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大学生移动阅读行为中存在的沉迷现象,发现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移动阅读沉迷问题,男生、文科生和年龄越小、学历越低的大学生更易于沉迷移动阅读。从读者自身和服务机构两方面分析高校学生移动阅读沉迷现象的成因,提出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移动阅读引导和加强移动阅读服务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