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青年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一个人的青年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价值多元化与西方思潮不断渗透的背景下,了解当代青年思想的新特点,进而探讨新时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产生,给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也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共享、参与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同样网络也会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重要工具.青年人处于思想观念确立的关键时期,影响首当其冲,给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挑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培养"四有新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深化认识,提高自己,创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赵金玲 《时代教育》2015,(3):227+240
本文从幸福感的定义入手,探究了当今青年人幸福感的现状以及青年人幸福感缺失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社会实际与相关心理学知识,提出了通过思想教育方法提升青年人的幸福感、减少青年人压力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当代青年群体可以概括为"70后"、"80后"与"90后"三个年龄层次,其表现出来的共同思想状况为:价值观受市场经济影响,利益杠杆效用明显;西方文化影响深刻;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分化引发了"分层效应",价值观合中有分;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复古思潮;社会政治参予意识明显增强等。对于即将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人,各级政府机关文化教育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力量都应承担起引导、教育和帮助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高宇 《文教资料》2009,(3):79-81
王韬是晚清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主张通过变革来应付西方的威胁.他的变革思想以他固有的儒学理念作为基础,总体上还是热衷于对传统圣王政治的改良,但是在具体措施层面上却又主张学习西方,这样他的思想体系中同时存在着"中学"和"西学"两大部分具有冲突性的因素,因而他的思想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赵吉庆  孙志强 《文教资料》2013,(7):104-105,13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其强大的功能和影响满足了青年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求,因而很快风靡全球。如何有效利用"微博"的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避免其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成挑战。实践表明,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可以站在发展的潮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必须注意到大众名人在"微博"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研究将西方"植入式"教育思想引入校园体育文化,来达到促进青少年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严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全面了解西方思想文化的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宣传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引介西学过程中,通过翻译西学著作和撰写书评,对西方古典时期的思想文化进行了介绍,从而将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知识引入了中国。严复引介传播西方古典文化的工作,为维新变法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文化武器,开阔了国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人了解外国历史的需求,也激发了青年人探寻世界知识和外国文化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网络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撞击着人们苦心营造的思想道德壁垒,尤其是给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贴近网络时代特点,加强和改进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识和分析网络对青年人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从而着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养青年人科学健康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层出不穷。微博作为目前最新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正受到青年人,特别是"90后"大学生群体的热捧。近两年,微博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各个领域,并发挥着不同于传统教育载体的作用。如何发挥微博在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试从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在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中创建"党建微博群",探索微博平台下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How well do young people understand their developing sexuality and what this means? This paper reports on findings from the Our Lives: Culture, Context and Risk project, which investigated sexual behaviour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everyday life experience and aspirations of Indigenous and non-Indigenous young people (16–25 years) in the Northern Territory, Western Australia and in South Australia. Using qualitative data, this paper focuses on what participating young people thought wa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xuality education. Participants suggest that current forms of sexuality education are too clinical, didactic and unengaging, and are missing in relevant content. Young people requested more information on relationships, first sexual experiences and negotiating condom use. These requests indicate that young people realise that they need more knowledge in order to have healthy relationships, which conflicts with the popular belief that providing young people with open, honest information around sex will encourage them to have sex or increase sexual risk taking. Making sexuality education more of a priority and listening to the needs of young people could be a positive step towards improving sexual health and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把西方自由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与中国文化不太相符的东西。踏上中国土地的西方人虽然各有目的,但是他们或创办报刊,或设立学校,或兴办慈善事业,逐渐把西方的自由思想传入中国。魏源等中国人也注意到了西方的自由思想,并自觉不自觉进行宣传。这些自由思想是概括性的,但是为西方自由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传说始于大禹。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先秦各代,凡遵循者,国则兴,凡背弃者,政则亡,历史教训极为深刻。经孔子、孟子发展,把民本思想升华到先秦时代最高理论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今天我们重温早期民本思想的教训,对建设小康社会极具历史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急剧转型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人文教育是其重要的一环,而传统文化又是人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德观和人文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特别是在当代,西方价值观横行肆虐,更加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因素,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西象棋表面上棋子设置、行棋规则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本质上,相同方面都是逻辑推理过程,不同的是中国象棋是等级社会理念在游戏中真实的反映,而国际象棋是人生而平等理念在游戏中的真实反映。诗性思维、儒家等级思想、社会道德体系和公民道德水准问题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三大隐忧。在青少年中推广国际象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起到弱化三大隐忧、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思维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始终尊重他们的自由思想、独立人格、价值追求和生命尊严。但当前一些学生对个性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高校在教育引导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这都影响了大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人为本,积极正面地引导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名的目标,指向"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重建。但它并非一般所认为的"复周礼"或以周礼矫正现实,而是一种以德性的回复为进路的价值重建。孔子正名论所要求的"言",是有德者必有言,言而世为天下则意义上的言,体现了一种对至善价值的终极性指向。孔子正名,首先落脚于对社会德性及其表征的德目系统的正本清源,对涉及到为流俗所熟知,朱紫难辨,易于混淆其本质差异的德性及名目的区分界定,尤其严格。正名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具有一种方法学意义上的普遍性。"礼以义起",德性内涵的厘清和价值尺度的重建对于礼乐系统的奠基作用,赋予了"正名"之"兴礼乐"的人伦价值系统建构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本思想是《孙子兵法》重要的思想内核。孙子认为,人心是根本的战争力量,人心向背的关键取决于政权性质和战争性质,"令民与上同意"才能赢得战争胜利。这些思想在当今打赢战争、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争夺民心成为当代战争较量的焦点,这就启示我们,要善于针对民众的特点,争取民心;要强化对人民的教育,加强与敌对势力对民心的争夺;人民军队要以人民为靠山,打胜仗。  相似文献   

19.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自由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观和真诚交往的师生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明代胡震亨编纂的《唐音统签》一千三十三卷,是第一部完整的唐诗总集,历来,人们多重视该书保存唐诗之价值,而对其编纂思想本身却较少注意。总的来看,《唐音统签》编纂的思想资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有明以来全面宗唐风尚之浸染;(二)家世背景的影响及对唐诗的系统研究;(三)自出手眼的唐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