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彩色多普勒声心动仪对12名(男、女各6人)参加冬奥会及世锦赛的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及对照组红12名(男、女各6人)同龄人进行了定量负荷前后左心室形态、功能及心肌耗氧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安静时速滑运动员左心室后壁厚度(WT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宜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容积(EVD)及左室收缩末容积(EVS)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指标CO、CI、HR.EF、△%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V、S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V、SI是评定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定量负荷前后比较,对照组男女WTd、LVDs、EVS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上述三项指标男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即WTdt增厚,LVDs和EVS缩小. 男士对照组除了CO、CI负荷前后有显著性提高外,其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男女实验组CO、CI、SV、DF、△%D等负荷前后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值得一提的是SI除女子实验组外,其他3组负荷后均有下降趋势,其生理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耐力、力量、速度三组优秀运动员及常人对照组分别在安静和40%最大等长手握静力负荷状态下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1)与安静状态相比,静力负荷状态下各组受试者的心脏射血能力均呈现为一过性地轻度下降;(2)无论是安静还是静力负荷状态下,耐力组的心功能均优于其它三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为女子拳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检查22名女子拳击运动员及15名普通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结果:女子拳击运动员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d/BSA)、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体表面积(LVIDs/BSA)、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但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显著小于普通组(P<0.05);女子拳击运动员颈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的横截面积以及肱动脉和股动脉的内径均显著大于普通组(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普通组(P<0.05);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女子拳击运动员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在长期的训练后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表现在心室腔扩大、心室容量增加、动脉管腔的面积与内径增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心前区阻抗微分图,结合心电图、心音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时间间期(DTI),作为评定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检测左心室舒张功能。通过测定和比较体育学院耐力专项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在安静和间断性递增负荷运动时,舒张时间间期(DTI)的变化,分析耐力运动对心脏舒张功能特征的影响。结果:(1)安静时耐力组比对照组的IRT小,在相同负荷时,耐力比对照组IRT稍低,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2)安静时耐力组比对照组的RFT值大(P〈0.05),同级负荷时耐力组的RFT值显著大于对照组。检测结果,负荷60w、90w、120w时(P〈0.01),120w时(P〈0.05)。(3)安静时耐力组比对照组的值小(P〈0.01),在完成相同负荷时耐力组比对照组的SF/RF小,检测结果,前三级负荷时,(P〈0.05);150w时(P〈0.01)。(4)安静时耐力比对照组的S2-F值大(P〈0.05),在相同负荷时耐力组比对照组的S2-F大,检测结果,前两级负荷(P〈0.05),120w,150w时(P〈0.01)。结果提示:经过长期的耐力训练耐力组运动员的心脏舒张功能无论是在安静状态下还是在负荷状态下都强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男子赛艇和皮划艇运动员心功能差异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对象为省划船队经过3年以上正规训练的男子赛艇运动员13人,皮划艇运动员12人,要求受试者完成卡尔普曼推荐的两级负荷,在负荷前的安静状态以及负荷时同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探查。负荷试验完成后,分别将在安静和两级负荷时测得的左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DS),按Teicholz公式计算出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ΔD),并用卡尔普曼的间接法公式汁算出受试者的PWC170值。结果显示。在极限下负荷,机体做功又大致相同(PWC170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赛艇运动员由于其EF,ΔD以及SV和CO均较低。提示赛艇运动员心脏储备较大,动员较少,属能量节省化的表现。观察实验结果还可发现,随着一定程度的负荷的增加,与皮划艇组相比这一表现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耐力及速度型训练者有氧运动VO_2动力学反应特点及其与心血管机能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VO_2半时反应时间、氧亏、血乳酸、血压的变化皆为有训练者小于无训练者,耐力训练者小于速度训练者,LVET的增加则有相反趋势。提示恒定负荷运动时,VO_2动力学反应与训练适应及心功能有关,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耐力及速度型训练者有氧运动VO2动力学反应特点及其与心血管机能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VO2半时反应时间、氧亏、血乳酸、血压的变化皆为有训练者小于无训练者,耐力训练者小于速度训练者,LVET的增加则有相反趋势。提示恒定负荷运动时,VO2动力学反应与训练适应及心功能有关,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18,(9):785-787
目的探讨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心脏形态和功能的特征。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31名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和13名普通男大学生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结果赛艇运动员心脏结构指标IVSd、relative IVSd、LVPWd、relative LVPWd、LVIDd、LVIDs、RWT、LVM、LVM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elative LVIDd、relative LVID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赛艇运动员心脏功能指标LVEDV、LVEDVI、LVESV、LVESVI、SV、SI、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F、FS、C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子赛艇运动员心脏呈向心性肥大改变,心脏泵血功能显著高于普通人,具有较强的心功能储备。  相似文献   

9.
优秀武术运动员心功能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21名优秀男子武术运动员和20名普通大学生在安静时和卧位逐级蹬车负荷中进行超声心动图研究,负荷分别为50W、100W、150W。每级负荷时间为3分钟。结果发现:武术组EDD在安静时和各级负荷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ESD均随着负荷的增加而缩小;武术组的SV和CD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在150W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武术训练可提心脏的舒张机能,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提高运动员的心力储备能力。动力性运动负荷可做为评定武术运动员心功能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专项训练对安静时血清氨基酸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普通学生、举重和长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氨基酸发现,有训练者多数氨基酸代谢有较高水平,尤其是与一碳单位代谢和与脂代谢有关的氨基酸水平出现一致性有意义的升高;力量训练者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高于耐力训练者。提示训练和专项训练对安静时血清氨基酸水平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 I)和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GHBP)是了解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 IGF)轴变化的主要指标。研究测定了青春期少年中长跑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安静时和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即刻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结果显示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 IGF- I和 GHBP浓度与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运动员和普通对照组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后血清IGF- I和 GHBP浓度较运动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 ;运动员血清 IGF- I和 GHBP的浓度对短时间递增负荷力竭运动的应答和普通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可见 ,长期有氧耐力运动并未改变青春期少年 IGF- I和 GHBP的分泌 ,具体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皮划艇运动员在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歌  张亚琪  王震 《体育科学》2005,25(4):35-38
采用实验法,对皮划艇运动员不同负荷状态下左心功能的研究。结果发现,1 )运动员的心率出现安静时机能节省化、定量负荷反应低、恢复快等特点。运动员组心率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2 )无论处于何种状态,运动员组的左室射血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提示,其每搏输出量始终大于对照组,可视作训练程度高、训练效果佳的重要特征等  相似文献   

13.
结果发现,运动开始后,三组受试者的VO_2皆为逐渐增加达到稳定状态,VO_2的半时反应时间、氧亏、血乳酸的变化皆为有训练者少于无训练者,耐力训练者少于速度训练者。VO_2的半时反应时间与VO_(max)相关(r=-0. 732),氧亏与VO_(2max)相关(r=-0.608),血乳酸的变化量与VO_(2max)相关(r=-0.495),提示恒定负荷稳态运动时,VO_2动力学反应与机体的训练适应有关,其主要指标VO_2的半时反应时间的大小,反映个体的有氧运动能力,可做为评定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并建议以VO_2半时反应时间间接推测VO_(2max)。  相似文献   

14.
举重、摔跤运动员心室及肺动脉内径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举重、摔跤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测定分析了10名举重运动员、10名摔跤运动员和10名无训练者安静时左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及肺动脉内径。结果发现举重运动员的LVIDd、RVIDd和肺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指数值增大并有显著性意义;摔跤运动员仅LVIDd较举重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举重运动的缺氧程度比摔跤运动高,体现了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递增负荷对12名速滑运动员左心室结构功能试验表明:递增负荷前速滑运动员左心室WTd、LVDd、LVDs、EVD及E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O、CI、HR、EF、△%D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SV、S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SV、SI是评定心功能的敏感指标。负荷后男女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除LVDs无显著性变化外,WTd、LVDd、LVDs、EVS、CO、CI、SV、SI、EF、△%D均比对照组显著性提高。男女实验组、对照组负荷前后比较EVS明显下降,CO、CI、EF、△%D显著增加;女子实验组在CO、CI、EF、△%D明显增加同时,SV、SI显著高于递增负荷前。  相似文献   

16.
应用CF-Ⅳ型心血管功能检测仪,对24名优秀的少儿男女游泳运动员(男12名、女12名)以及12名普通男少儿,在安静及100W功率自行车运动后即刻心血管功能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安静及100W负荷时,运动员心率(HR)都低于非运动员(P<0.05),而每搏输出量(SV)以及100W负荷时的收缩压(SBP)却高于非运动员(P<0.05);心输出量(CO)的相对值及血乳酸(BLA)在100W负荷时运动员的上升幅度较小(P<0.05及P<0.01)。男女运动员相比,心血管功能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了少儿游泳运动员心血管功能的提高以及机体供能的节省化。  相似文献   

17.
少年运动员恒定负荷条件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2 0名少年运动员 ,在 1 0 0W恒定负荷运动条件下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血浆CGRP含量在运动 30分钟后即刻较安静时上升 1 9%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合有关心功能指标提示 :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可使血浆CGRP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8 w大负荷训练及丹参服用对女子赛艇运动员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陕西省女子赛艇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名,分别为对照组和丹参组,丹参组每天晨服含丹参的红糖水,对照组服用等量等浓度红糖水,观察两组血流变指标.结果 8 w大负荷训练结束时,对照组赛艇运动员全血低切、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卡松屈服应力、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值较实验前均升高(P<0.01,0.05,0.05,0.05,0.05,0.01,0.01,0.05,0.01),丹参组运动员红细胞刚性指数较实验前下降(P<0.05).实验结束时,丹参组运动员比对照组运动员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卡松屈服应力、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值均低(P<0.01,0.05,0.05,0.05,0.01,0.05,0.05,0.05).结论8 w大负荷训练可以降低女子赛艇运动员的血液流变性,丹参服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红细胞的变形性,可以阻止大负荷训练引起的血液粘度升高,有利于氧的运输,从而提高赛艇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脂肪氧化动力及最大脂肪氧化强度(FATmax),探讨长期训练对脂肪氧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训练和无训练健康女性各12名采用递增负荷模式完成跑台运动测试,测定每级负荷运动过程机体气体代谢指标,采用每级负荷后30 s气体代谢数据计算脂肪氧化率,通过3阶数多项式拟合曲线确定脂肪氧化动力曲线和FATmax.结果:运动强度和耐力训练对脂肪氧化率均有影响.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脂肪氧化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训练者脂肪氧化率在60%~70%VO2max强度阶段呈现相对较高的水平(12.20~12.84 mg/min/kg),无训练者脂肪氧化率在50%~65%VO2max强度阶段脂肪氧化率呈现相对较高水平(6.36~6.67 mg/min/kg).相同强度运动训练者脂肪氧化率高于无训练者,有训练者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MFO)也均高于无训练者(63.95%±3.16% vs 56.51%士2.50 %VO2max,P<0.001;13.04士1.82 vs 6.71士1.15 mg/min/kg,P<0.001).跑台运动时,有训练者和无训练者诱导脂肪氧化率达最大脂肪氧化率的95%以上的强度分别为57.14%~69.86%'O2max和48.21%~65.41 %VO2max强度范围.另外,最大脂肪氧化率、最大脂肪氧化强度、最大耗氧量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结论:1)相同强度(%YO2max)运动,训练者脂肪氧化率高于无训练者,训练者最大脂肪氧化强度和最大脂肪氧化率也高于无训练者,长期耐力训练可增强机体脂肪动员和氧化利用能力.2)跑步运动时,无训练者强度在50%~65%VO2max范围,有训练者强度在60%~70%VO2max范围均可促使机体脂肪氧化率达最大脂肪氧化率的95%以上.3)最大脂肪氧化率和最大脂肪氧化强度与机体耗氧能力和利用氧的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长期高强度训练的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心脏左心室内舒张期涡流变化。方法:对19例优秀青年女子冰球运动员(运动员组)及19例健康青年女性(对照组)进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在心尖三腔心视图下观察舒张早期(V1)、舒张晚期(V2)内涡流旋转方向、位置、相对持续时间和相对大小。结果:1)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运动员组与对照组相对室壁厚度(relative wall thickness, RW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in diastole, PWT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 LVFS)、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员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