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学科“组织”与“知识”二元属性为研究基础,试图论述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的耦合机理。我国学科组织管理模式随着学科发展水平、学科发展阶段、学科发展特色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当前高校学科组织管理与知识生产之间存在学科目标协同、学科信息共享、学科资源整合和学科文化耦合四种耦合机制,并基于耦合作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一总两线”的学科矩阵模式,并呈现出以学科群为统领、无边界开放、非正式组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2.
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不断分化的结果。学科构成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中心结构,规训着从业者的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规定着学术生产的目标、流程、模式和标准。学科同时也逐渐积淀为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保守性的体系文化,使得各种学科传承成为可能。作为体系文化的学科隐含着一种权力,划分学术领地、评价学术水准、配置学术资源、分化学术阶层。当下大学学科的现代性突出表现为学科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学科专业目录的行政化、学科知识生产的功利化、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学科专业文凭的符号化以及学科评价的量化等问题。因此,超越学科的现代性,亟需调整学科组织、打破学科壁垒、完善学科管理、优化学科评价,实现学科的高水平治理和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包含知识创新与组织构建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根基和主线,后者是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就是要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寻求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提升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构建一流的学科组织,可通过加强组织使命、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和组织文化等环节的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基于知识实现价值尺度的不同,知识价值可划分为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优先的学科价值阶段,逐渐演进为以发展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育人价值阶段。知识价值观的演进反映出的教育意蕴包括:人的发展作为教育出发点的旨归、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本体功能的坚守,以及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知识内在价值的实现。展望新时代知识价值的实现,应处理好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互为基础与条件的关系,两者的融合共生乃是知识价值实现的理路。  相似文献   

5.
一、学科思想对学科建设和学科方向的指导性 学科思想体现着本学科在学生全科知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体现着本学科在学生全科知识体系中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凸显着本学科在学生当前发展与今后发展中的巨大价值利益,这也是某一学科在学生本阶段学业发展与人生长远发展中所体现出来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因此,认识、认清本学科学科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学科能力多元评价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科能力多元评价的育人价值,在于促进每个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的发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学科能力多元评价的实施,促进教师学科育人能力的开发。为实现学科能力多元评价育人价值的转化,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解课程标准,做到学段、年段、单元、课时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评价目标一致。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要认真读懂学生,实现评价指向学习过程,指向引导学生“活生生”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方高校学科整体水平较低、学科间发展不平衡、建设经费有限和运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地方高校基于学科交叉的有组织学科建设方案。在研究高峰学科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他学科自身发展的态势,实现重点学科突破与整体学科水平提升。同时,辅以学科平台共享、学科建设运行、成效分类评价等机制,激活学科建设活力,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学科的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科的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是与学科的知识形态这一本质属性有联系的非本质属性。基于对学科本质的认识,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应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活动和学科组织的建设与改革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为代表的国外管理学科分为工商管理类、农林管理类、图书馆类、公共管理类四类。我国管理学科分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五个一级学科。我国的管理学科设置与国际上通行的管理学科设置比较接近,在学科内容上基本与国际接轨。因此,认真对比研究国内外管理学科评价的经验,无论在学科评价。还是在学科建设方面。均可为我国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能够优化图书馆资源;有助于建立新型图书馆文化,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有助于构建学科服务机制;促进知识创新,增加图书馆竞争力。树立用户中心理念、实现知识共享、建立特色知识库,将知识管理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对于构建合理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以掌握学科内含知识体系、组织机构和建制规训三重意蕴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基点,明确大学学科的典型特征,揭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然建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学评估指标体系历史特征的挖掘,审视其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没有设置学科组织构建与运行情况的考核指标是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此,以学科组织化路径为抓手和依据,提出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策略,为科学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指标支撑,以推动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管理学到底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一门学科,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按照学术界已有的学科标准——独特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而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还不能成立,因为,它只有独特的研究对象——高等教育范围内的教育管理的现象和规律,还没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但是,在科学日益复杂化的时代,在知识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如果还固守这种学科观,显然有碍学科的发展。库恩的"形而下范式"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视角:即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否有独特的研究方法并不影响其学科性。根据这个标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科评价的系统研究在国内还基本是空白,尤其是关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问题的研究则更少,这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决策、科学评价、大学建设等国际化需求不相适应。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排名榜,综合分析这些排名使用的学科评价指标,着重从指标层面就如何科学构建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科综合化成为转型时期地方高师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综合化转型促使地方高师院校组织结构产生变化。基于学科的学院制是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管理的组织保证。院级组织在学科建设管理中既要明确定位,又要从院级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院内学科组织内环境优化、院级学科建设权力体系协调、学科团队与成员管理落实等方面履行相应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协调好班级群体管理中各种教育资源间的关系,便于高效率地完成知识的授受过程,纪律便被作为一种约束性手段铺陈在班级群体管理的时间流中,它以规范、权威、组织文化等方式体现出来,目的是使学生顺从或服从命令,维护班级群体的教育秩序。不可否认,一定的纪律实施有助于任务的完成,但建立在权威顺从基础上的纪律,是以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为代价的,在此支配下的学生在班级群体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他们也就缺失在教育中自由成长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大学学科组织的成长可分为生成、生长、成熟、蜕变四个阶段,成熟期是学科组织成长生命周期当中的最高阶段。本文基于组织生命周期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学科组织成熟期的阶段特征,总结出国家重点学科的三个共性,并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学科组织成熟的表征。  相似文献   

17.
知识增长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概念可以区分为作为知识分类体系的学科和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本文认为知识增长促进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学科的分化、综合、交叉;知识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作为知识劳动组织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作为知识分类体系学科和作为知识劳动组织学科的发展促进知识增长,作为知识劳动组织的学科是知识传播、应用、创造的集约化组织,是大学需要着力建设的基层学术组织,它能保持知识的可持续创新和增强知识的“集团创造力”。  相似文献   

18.
将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设备管理融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激励跨学科的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和科研合作,提升学科层级的自助服务和个性化应用水平。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设备管理体制研究包括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流程优化和技术手段保障三方面。管理制度改进重在学科相关业务管理条款、评价及激励条款、数据管理制度、自助服务相关政策的研究;工作流程设计了专为一流学科新增的业务流程,并优化了部分现有业务流程;技术手段保障重在信息化需求、数据分析及决策辅助功能的设计。本文将为学科评价、学术评价、实验室和设备管理、虚拟实验平台、设备共享等一流学科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后,矿产资源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校矿产资源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层次、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我国可通过本科阶段拓展专业方向、硕博阶段加大专业深度的方式,开展矿产资源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议在已有的地学专业的基础上,补充矿业产权、产籍等内容,分层次、分目标地促进矿产资源管理的专业发展,从而可有效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