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意义]科技管理数据服务需要准确定位并找准需求,分析并明确不同用户需求是提供有效服务的前提。[方法/过程]确定政府决策部门、企业创新主体和科研用户是科技管理数据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阐释科技管理数据服务内涵并设计四层服务逻辑框架,结合不同服务主体情境下的服务需求,分别设计各用户的服务流程。[结果/结论]指出政府决策需求主要体现在动态监测、态势分析及前瞻预测需求,其服务重点在于政府、专家和公众共谋的集体决策模式;企业创新主体需求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支持、市场信息研判、政策解读预判及竞争对手分析需求,其服务要着重外部环境感知、技术追踪及创新决策支持的用户解决方案;科研用户需求主要表现为知识资源需求及服务体验创新需求,对其展开有效服务要注重情境敏感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2.
转型发展时期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出现新情境与新需求,迫切需要系统化思考政策体系设计布局,发挥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作用。以我国中央层级人工智能政策为对象,基于政策目标网络等政策计量方法识别核心政策目标、核心政策年份、核心政策部门,以及政策目标的时间分布和机构分布,探究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特征、不足与改进方向,从整体政策体系维度探究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布局及其演化,为企业创新政策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分析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以“创新政策”为核心,具有数量规模化、结构体系化、功能全面化等特征。但也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政策多元性与平衡性欠缺、急需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等不足。未来需要在人工智能组织与管理部门设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多元参与、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创新政策组合等6个方面开展优化。  相似文献   

3.
创新英国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合作研究开发及知识转让,为政府提供科技发展的建议。本文主要通过对创新英国进行介绍的方式,包括其发展历程和目标、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等,来了解像创新英国这样的国家创新机构是如何贯彻开放式创新政策,发挥目标导向型组织的基本职能,如何在创新系统这个核心位置对各个领域进行引导,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通过创新英国在运行当中的经验,建议我国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组织管理模式,努力打造新型资助模式,并转移中小企业的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政策是避免创新活动市场失灵、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将产业技术政策分为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两种类型,以2005-2014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实证样本,采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考察了不同导向型产业技术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上,单一导向型政策仅对一种创新产出带来促进作用,需求导向型政策有利于工艺创新,供给导向性政策有利于产品创新;(2)高强度政策下,两类导向型政策均能有效地促进产品创新,对工艺创新则没有显著影响;(3)不同导向型政策的时效性存在一定差别,其中供给导向型政策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以显现;(4)政策驱动机制检验显示,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强度发挥作用。因此,在实施产业技术政策的过程中,应注重需求导向型和供给导向型政策的结合使用,并持续加强以研发补贴为主要形式的供给导向型政策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在促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的资源局限性对其创新活动是不利的,所以由政府出台相关创新政策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梳理台湾、荷兰、英国、比利时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后,总结了目前的政策演化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政策在培育外部良好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必须找准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对象,制定更加务实有效的创新政策。以国外创新券政策为例,深入分析了此类需求导向型创新政策的运作方式及其政策绩效,对我国制定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3)
构建协同度测度模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1202项创新政策展开量化评价与特征比较。研究发现:政策主体以主管科技资源和掌握行政和经济资源部门协同为主,协同深度不够理想;目标协同存在差异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关;需求导向措施严重缺位,长三角的需求型政策与环境型政策表现更为协同,环境型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的协同较好,而珠三角供给型政策和环境型政策协同度更高,需求导向型措施与政策目标的协同性优于长三角;两区域的措施协同、措施与目标协同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韩小腾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6):116-122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存在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指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存在科研导向有偏差、政策体系欠完善、体制壁垒尚未打通、金融支持不充分、服务支撑能力不足、转化链条和评价标准亟待加强等问题,提出特色发展、产教融合的战略定位,以及服务团队专业化、技术成果信息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和转化合作国际化的发展思路,并利用三螺旋理论协同机理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探索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融合新机制.最后提出强化顶层设计、组建专业团队、畅通转化渠道、突出需求导向和开展国际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顾媛媛  陈利根 《资源科学》2014,36(2):311-320
本文首先运用DEA模型对34个大中城市2003年和2009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进行评价,再借助Malmquist指数对34个大中城市在2003-2009年期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土地储备供应决策综合效率水平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影响;2003-2009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升;各地区土地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基于以上结果可知,为提高土地储备供应决策综合效率,土地储备机构应从改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方面着手:①要合理决策土地储备供应,引导土地理性需求;②土地储备机构应适时调整各类不同用途的土地储备量和供应量,适当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此外,还需完善监督机制,防止政府短视行为;部分城市政府应积极探索优化土地储备模式,以提高我国大中城市整体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运用DEA模型对34个大中城市2003年和2009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进行评价,再借助Malmquist指数对34个大中城市在2003-2009年期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土地储备供应决策综合效率水平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影响;2003-2009年土地储备供应决策效率有所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升;各地区土地投入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基于以上结果可知,为提高土地储备供应决策综合效率,土地储备机构应从改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方面着手:①要合理决策土地储备供应,引导土地理性需求;②土地储备机构应适时调整各类不同用途的土地储备量和供应量,适当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此外,还需完善监督机制,防止政府短视行为;部分城市政府应积极探索优化土地储备模式,以提高我国大中城市整体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显燕 《情报探索》2013,(10):68-71
分析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分别阐述读者决策采购和读者荐购的概念、特征及意义,分析读者决策采购相对于读者荐购的优越性;认为高校图书馆应开拓文献资源建设新渠道,在采取基于读者荐购的资源建设模式下积极尝试读者决策采购模式,进一步突出“以用户为核心,以需求为向导,以服务为手段”的资源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国家高新区发展变迁史也是一部政策机制演进史。本文将通过国家高新区政策机制的“D-A-T-P”理论分析模型,分析政策机制演进的逻辑和规律。研究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机制演进呈现规律性特征:需求触发机制从国家战略向个体创新需求转变;目标导向机制从点上改革突破向面上辐射带动转变;工具实现机制从单型工具向多型工具转变;绩效跟踪机制从经济单一向度向高质量综合向度转变。本文结合国家高新区政策机制演进经验,从促进政策供求匹配、形成政策目标共识、优化政策工具结构、畅通政策绩效链路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艾德洲  李宇 《科研管理》2021,42(9):127-133
     传统创新领域的研究中企业、政府和制度环境相对独立。然而,随着中国政府“放、管、服”和基层服务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企业能够以社会网络关系为载体,依托与政府和业务关联企业的强联系和弱联系实现网络性互动,从而改善制度环境,实现创新绩效。在复杂制度环境下打破企业与政府的角色锁定成了创新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自贸试验区海关通关改革案例的演化分析,研究了监管的企业嵌入过程,研究发现:(1)企业可以通过专业性和业务契合嵌入到监管规则的制定和监管的实施过程;(2)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机制能够在专业性和治理成本等方面有效提升监管的创新效率;(3)相对监管的智能化创新,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更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为监管的企业嵌入式创新机制提供了前沿范本,对于中国情景下合作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紧密结合对发挥科普咨政建言作用提出了时代呼唤,建设高端科普智库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服务科学决策、团结引领社会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高端科普智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从目标、内容、对象、动力等方面剖析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当前高端科普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治理体系、产品生产、影响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端科普智库建设路径的分析框架,并对国内外13家高端智库和科技智库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此总结提出高端科普智库的建设路径,包括建立科学的智库治理体系、优化智库产品生产机制、提升智库决策影响力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我国公共孵化器主导地位发生变化的动力作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在创业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匹配过程中,不同技术创新导向的新兴产业与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孵化器的互动演化关系。其次,以中关村示范区内的孵化器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研究两者相互动态的贡献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都表明了两者间存在双向作用动力机制:(1)孵化器市场化对于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直接且显著;(2)不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对不同市场化程度的孵化器的影响却具有相对滞后性,尤其公共孵化器在产业政策限制下对技术导向创新反应相对缓慢。因此,本文认为孵化器不应局限于单一政策工具,也应作为一种新兴的创业服务产业发挥产业工具作用,注重“政策性+产业化”发展以补充和完善新兴产业的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颠覆性技术为后发国家技术突袭和弯道超车提供了抓手,探索其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对科技强国建设和创新治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现有研究中治理框架的不足,在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结合三螺旋系统和政策干预多级效应,研究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多元治理主体及其互动、多层次治理过程及其政治进程、多情境协同模式及其治理结构,构建了颠覆性技术保护空间的协同治理框架,为政府和非政府主体协同应对新兴技术治理挑战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张培  杨迎 《科研管理》2020,41(8):31-38
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索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过程,以软件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实施过程展开案例分析。研究表明:行动主体在服务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服务生态系统结构和知识共创具有差异性。先导阶段为核心行动主体型结构,以内向型知识共创为主;发生阶段主为多元网络型结构,以内向型与外向型知识共创混合为特征;输出阶段为多元网络型或复杂系统型结构,以外向型知识共创为主。案例揭示了服务创新过程中行动主体参与度、知识共创和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关系,为探究多主体服务创新内在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考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研究了分散决策和一体化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分析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对电池供应商和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并设计了可以使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消费者的续航能力需求交互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一体化决策可以实现产业链收益最大化,更能促进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发展;创新成本分摊机制和创新补贴机制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决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术界缺乏对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探究的现状,选取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18个典型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展开质性研究.通过对案例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共得到104个概念、20项主要影响因素,类属于5个主范畴,包括模式创新前期基础、模式创...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本文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利用2008-2017年国有企业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的改变并未对创新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非国有股东委派董监高明显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2)基于现金持有视角,非国有股东参股和委派代表均能提高国有企业现金持有对创新活动的投入意愿;(3)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影响。最后,本文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保约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拉开了中国“环保督政”的序幕,并对微观层面的企业环境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环保约谈政策的颁布作为研究契机,结合准实验研究与倍差法,重点探讨环保约谈对企业绿色创新这一“能动式”环境战略的政策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环保约谈为地方政府引致的生态治理压力,能够驱动企业的绿色创新战略,进而产生价值创造作用;从制度供给的路径效应来看,被约谈的地方政府所采取的普惠型制度显著促进了辖区内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然而选择型制度的路径效应不显著,但两类制度形成的政策组合是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制度形式;从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来看,政府被约谈后,辖区内的民营企业能够通过绿色创新战略积极响应政府的环境治理压力,并且对普惠型制度供给具有较强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具有“政策响应刚性”的国有企业未能利用绿色创新战略响应政府的号召,这可能与国有企业对被动性的末端治理战略的偏好性有关。本文不仅能够在绿色创新视角下完善中国环境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还有利于厘清环境政策对企业环境战略的影响机理,能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