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名人是伟大时代造就的,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每位名人都有一部辉煌的奋斗历史,笔者几年来采访他们的确受益匪浅。 笔者采访过的名人有;泰国总理班汉、国际社会活动家陈香梅、一代诗人臧克家、语言学家吕叔湘、文艺理论家张光年、历史学家姚雪垠、影剧评论家陈荒煤、天文学家叶叔华、当代作家杨沫、王蒙、艺术家黄宗英、当代徐霞客余纯顺等等。他们中有的己谢世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记者选择了其中几位,记下了同他们的交往。 陈香梅──一个传奇的女士 国际名人陈香梅几乎家喻户晓了,她从容自如地翰旋于北京、台北…  相似文献   

2.
当一名记者,我们经常要面对名人。 采访名人,相对于采访普通群众,要困难得多,要完成一篇出色的名人报道更非易事。那么,我们怎样去和名人“对话”呢? 一、心理调适 一次成功的名人采访,是从记者的心理调适开始的。从采访普通人到采访名人,采访者有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不卑不亢的心理,是记者采访名人的前提。 正确认识名人。有的记者采访名人自信心不足,面对名人,畏手畏脚,过于拘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调动不了采访对象的积极性,打不开对方的思路。这样的采访往往索然无味,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和名人相比,普通记者也许没有做出他们那么大的成就,阅历也可能没有他们丰富,我们应该尊重名人和他们取得的成就,但名人并非高不可攀。事实上,记者和任何采访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名人也不例外。而且,名人更非完人、超人,他在所在的领域可能学富五车、功成名就,享有崇高的威望,但对别的行当,他可能就知之甚少。因此,采访名人,我们大可不必自视低人一等,而要树立与名人平等交流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王延辉 《新闻窗》2006,(3):79-79
关于名人的报道,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要从分析名人心理特征人手,探索采访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跑了几年文化新闻,接触了不少文艺界的名人,深感采访名人真是一门学问,个中滋味,耐人咀嚼。 采访名人有三难。一是时间紧促。要让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见报,时间真是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而大凡名人又都行色匆匆,稍有不慎,便会失之交臂。即使见了面,要在极短的时间内采访到有效材料,也不容易。所以,事前的准备便至关重要。乎时必须阅读大量书报杂志,涉足影视广播,关注文艺界动态,  相似文献   

5.
如何采访名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是因拥有某种化资本或社会资源而出名的人,比如歌星、作家、专家乃至一些高官政要。对于名人,记都想写出点独家新闻报道,写出名人身边受众所关心关注的故事,来提高媒体的吸引力。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人都知道“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十分重要,采写名人稿件过程中采访显得尤为重要。本人根据自己的一些采访体会,总结了以下几条,与同行磋商。  相似文献   

6.
所谓名人,就是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或造诣很深的人,也有一些是因时、因地、因环境而成为一时的名人。 采访名人,不同于采访一般人,因名人的社会活动较多,时间宝贵,他们出来活动,一般日程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些名人还有些小脾气,眼界很高,根本不把小报的记者放在眼里,因此,采访名人之前,必须要做一番精心准备,决不要贸然行事。 采访名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记者应该是万事通,这就要求当记者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您好!我们报纸最近开辟了《名人风采》专版,要求记者经常提供名人专访稿,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名人都很忙,联系上就不容易,不要说作深入采访了。您能给我指点一二吗?读者王东王东同志:您好!人物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的名人不下百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法制等各领域,有些是系统  相似文献   

8.
穆安庆 《青年记者》2009,(14):82-83
对名人的采访,除了具备一般的采访程序和采访策略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特的采访策略和采访艺术。 采访名人,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通过采访名人,谈他自己本人经历的人生故事,包括自己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采访此名人,来了解彼名人(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的故事或特定时间和环境里的某个特定事件。本文要谈的主要是第一种情况,即通过采访名人,来采写其自身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9.
●新民晚报资深记者之江,在数十年新闻生涯中采访过众多知名人士,《采访名人话甘苦》一文,介绍了他当年采访梅兰芳、郭兰英和伏罗希洛夫等人的经历,这些人士艺术或政务活动极为繁忙,没有机会与记者详谈,之江别出心裁,出奇制胜,写出了情文并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关于名人的报道, 往往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是新闻媒体追踪名人的原因。但采访名人,特别是对名人进行深度采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实际情况来看,名人是忙人,难得有整块时间坐下来与记者大侃其经,但这还不是采访名人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收到名人子女写名人丛书时,开卷之前曾有过疑虑,怕是儿女们写自己的亲人,难免有许多溢美的不实之词,读后,这个疑虑就打消了。现已出版的五本书,涉及的都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作者的写法各有不同,但都显出一种朴实的文采,不着意去编造炫人的故事,而主要通过生动的事实和亲身的感受真实、细致地描绘了亲人的曲折经历、个性风貌;反映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  相似文献   

12.
名人广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广告传播方式。许多产品正是借助名人做宣传,从而打造成知名品牌的。当年美的空调花费100万元,聘请巩俐做代言人,夺得全国空调评比"知名度"与"美誉度"两项全国第一,在广告界曾有"巩俐一笑百万生"的美谈。但从创意策划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名人广告基本上都是"名人开口推荐产品"的构思模式,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其实,名人广告也应是丰富多彩的。下面笔者以国外名人  相似文献   

13.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14.
由于基层媒体影响力不够大等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采访名人大多被中央、省级媒体所垄断.即使基层媒体有过零星采访,对名人而言,不少也是应付而已.因为在他们眼里,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问题没碰到过.因此,基层媒体记者要想成功采访名人,可谓难之又难.  相似文献   

15.
李艳华 《新闻前哨》2004,(12):39-40
采访名人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名人有着自身的特点: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接受采访;接触记多,对采访的要求相对较高。所有这些,都要求在采访他们的时候必须掌握技巧,才能从他们身上挖出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名人的嘴巴     
据说一张嘴就常有连珠妙语的名导冯小刚,近来一反常态地“封住嘴巴”,不接受采访也不发表评论,专心致志地投入新片的拍摄。这消息真叫人有点遗憾,生活中将从此少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权衡利弊,又觉得还是少一些“闹猛”,多一些沉实更好,对于影视名人来说更是如此。孔子早就说过:君子敏于事而钠于言,大概也是要少说的意思吧。一个人能够成名,大抵都是在某一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而与嘴巴的开关联系不大。例如冯小刚是执导影视闻名,金庸则以武侠小说传世。歌唱家和主持人等虽然靠嘴巴吃饭,但如果歇曲唱不红,节目打不响…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元月中下旬,陕西省名人档案领导小组及名人办一行三人专程前往北京,联系在京陕籍或曾在陕工作、活动过的非陕籍著名人物档案征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所传“七分采、三分写”,说出了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采访是记者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采访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采访者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对名人采访中,这种良好的心里素质便上升到成功因素的主导地位。一般来说,采访名人比采访普通人的难度要大得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采访对象的名气对采访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因此,采访名人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取决于采访者的学识和对被采访者的了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春联     
春联历史悠久。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20.
王:我在文化部是一个算不上文化人的人,更不是名人,我曾写信请求你不要采访我,免得浪费时间,可是你还是来了。 李:那是您谦虚,我可不敢苟同。据我所知,您老早在1935年就在邹韬奋先生创办的上海生活书店当学徒,在“孤岛”由孙冶方介绍入党,1941年曾在刘少奇领导下参加筹建江淮出版社的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又担任过华东新华书店经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