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7体育电视国际论坛以前瞻性、权威性、互动性强的特点,密切关注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计划,话题设置与全球体育电视产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与当前奥运转播的实际运营情况紧密结合,成为独树一帜的国际级论坛。论坛中探讨了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计划、韩国首尔奥运会的转播状况、展望了国际媒体对奥运转播的情况。以此实现体育产业的管理者、赛事的经营者、体育节目的制作者对当前奥运转播现状与趋势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2.
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是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经济来源,国际奥委会通过立法明确电视转播权的所有权、逐步收回其销售权、不断调整受益各方的收入分配比例等实现了对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控制和管理,并采取分类销售、规范销售行为、区域垄断、捆绑销售、保障转播商的利益和免费向贫困国家或地区转播等策略使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价值得到了保持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概况进行了全景式研究。研究结果:我国观众对奥运会节目收视体现了全民性特征,精彩纷呈的赛事、令人叹为观止的开闭幕式、我国选手的优异表现以及零时差的节目播出时间,共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2008北京奥运会转播时长、转播频道数量、收视规模、收视率、奥运会公共信号制作等诸多指标创造了我国电视报道历史新纪录,充分展示了我国电视体育传播的综合实力,将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体育赛事转播侵权事件频发,随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临近,如何更好地保护冬奥会赛事转播权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对冬奥会赛事转播权包含的两个层次的权利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了欧盟、美国、日本在体育赛事转播权方面的保护经验。由于立法倾向的不同,体育赛事转播在世界各地的保护方式亦有不同。因对体育赛事转播的独创性判定标准不同,大陆法系国家倾向于否定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特性,而英美法系国家倾向于肯定其作品特性。结合国内司法实践,分析了通过《著作权法》以作品或录像制品的方式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均各有利弊,指出应扩大广播组织权的范围,加强对广播信号的保护,加强权利人的自我救济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救济,为更好保护2022年冬奥会赛事转播相关权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首次引入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视频转播方式,后奥运的中国将步入全球ICT时代。ICT即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结合,它将改变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下受众体育话语权的弱势地位,大众体育传播将促进后奥运中国体育信息化的发展。研究以体育传播学为视角,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分析新媒体如何重构体育话语权,并提出中国体育信息化改革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开启了运动项目设置的改革序幕,而运动项目能否进入奥运会被视为项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风向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基础上解析竞技攀岩入奥的历程与经验,冀望为中国武术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较大潜力进入奥运会的项目提供新的镜鉴启示。研究认为: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是项目入奥的行动指南,竞技攀岩入奥经历了前期铺垫、实践尝试、目标实现等3个发展阶段;竞技攀岩成功入奥的经验在于拓宽了成员国家的普及度、重视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度、提升了运动项目的流行度、彰显了市场参与的活跃度;由此,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改革新时期,有潜力入奥的项目要顺应奥运会项目发展演变的时代趋向,契合奥运会项目遴选的技术规则,塑造奥运会项目独特的价值内涵,提升奥运会项目组织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产业的收益重心近年来逐渐向赛事转播相关权益倾斜,然而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体育赛事转播相关权益的理解仍存分歧,混用严重,导致我国在体育赛事转播相关权益的保护方面犹显不足。体育赛事转播权是赛事组织者最重要的权益之一,其实现过程也就是体育赛事的录制本身是赛事的主要支出,而体育赛事转播画面作为赛事转播权实现的成果则是赛事组织者的重要财产和收益来源。从赛事组织者的角度对赛事转播相关权益进行统筹论证,着重参考“场所权+著作权”的保护模式分析体育赛事转播权的权利属性和架构,强调体育赛事转播权与赛事转播画面的区别和联系,同时探讨我国新《体育法》的发展和适用,试图为我国赛事转播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良性的助益。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发展进程中,行政主导的状况较为明显.在国家推动持续改革的方略下,市场决定性作用将对未来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我国体育赛事市场的决定性力量所在.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影响下,体育赛事转播市场需要注重市场培育、精细定价、版权分销和顾客导向等方面的建设,推动我国体育赛事转播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备战第30届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程序、重点环节及其要素为分析源点,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女子跆拳道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结构及其要素,计算结构要素权重;采用克伦巴赫系数检验结构要素内部一致性。通过训练控制结构要素及其权重系统分析我国女子跆拳道项目备战第30届奥运会训练控制特点,归纳该项目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成功经验。结论表明:女子跆拳道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结构客观、合理,全面厘清了该项目备战训练控制的主体框架和层次要素,通过训练规划、训练实施和训练监控三大环节的重点要素清晰展现了该项目备战奥运会训练控制特征,可为该项目教练员掌握备战训练的重点环节及其细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取比较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英美法和我国法律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的利与弊:著作权法对体育赛事转播权保护有一定作用,但这种保护无法禁止转播机构未经许可直接对比赛进行拍摄和转播,也不能够对转播节目的内容进行保护;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原则,美国法下“热门信息”的理论对赛事转播权的保护能发挥很大作用,但使用人花精力去收集进入公共领域的赛事转播信息便不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制的“搭便车”行为,这是对赛事转播权保护的不利一面;场馆准入限制作为一种合同方式,是禁止未经许可不得对赛事进行拍摄、转播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有效方法,其弱点是如果比赛在公开场所举办,这一方式便难以奏效.得出结论:不同法律或方式的保护各有利弊,为了有效保护体育赛事的转播权,需采取交叉保护的方式以弥补单一保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2008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体育文化和电视文化延伸出的体育精神与体育电视文化进行了阐述,揭示了奥运会的独特历史文化现象、奥运电视转播本土化与现代化、奥运电视转播所面临的问题,以供我国奥运会电视理论研究工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2.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作为奥运会的重要仪式之一,现已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不断临近,该项活动也是近在咫尺,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从两个方面对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进行了解析,一是对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进行了历史透视,其中包括古代奥运会的火炬接力、现代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圣火传递;二是对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人文价值、科技价值、经济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纪念品收藏价值和教育价值,旨在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活动提供理论及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奥运赛况的报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可以说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它将世界上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的参赛者融合在一起,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而竞技场上的拼搏也吸引了众多奥运报道媒体之间的竞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央视电视媒体独家拥有奥运会报道权的情况下,各省级电视媒体另辟蹊径,采用联合报道的新模式,成功地为观众奉上了另一种口味的奥运大餐。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与奥运会携手的70年里,彼此促进了对方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少摩擦。从电视转播奥运会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奥运会与电视对彼此发展的影响,针对其间的摩擦提出了几点协调建议,以期使奥林匹克文化更好地在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对雅典奥运会与釜山亚运会赛事收视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雅典奥运会赛事和釜山亚运会收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大赛事期间体育节目收视率大幅上扬,妇女、儿童等非传统观众群体踊跃参与观赏活动,对两大赛事的观赏呈现"全民性"特征.两大赛事收视状况的区别:奥运会对体育节目收视率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亚运会的拉动作用;釜山亚运会集锦类节目收视领先,雅典奥运会直播类项目收视领先.原因在于亚运会我国选手夺金点众多,亚运会金牌含金量也比不上奥运会金牌,电视观众不可能全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因此集锦、快讯类节目成为收视焦点.奥运金牌得之不易,通过直播类节目目睹我国选手的"夺金时刻"成为观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这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对这起重大媒介事件,中国的电视媒体是如何报道的,有哪些经验与不足,是人们需要了解的。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前3届奥运会的电视传播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采用了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电视媒体在北京奥运会前期、期间和后期不同阶段的传播状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形成了对我国北京奥运会电视传播在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相对完整的印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奥运会电视报道在范围、总时长和质量上超过了往届,得到国内外观众的认可;促进了中国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本土传媒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打破只关注本国选手的固有模式,突出了国际化视野;在本届奥运会电视传播工作中秉承了“服务媒体、引导媒体”的管理理念,为中国新闻宣传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体现出人本化情怀,关注人与奥运会的关系,对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看到,我国的奥运会电视传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内容报道的创新性和深加工能力欠缺,节目形式雷同,媒介人士职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北京奥运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1)土生土长深悉本地受众需要;2)精力集中,服务一方;3)本土媒体具有受众亲切感。其劣势在于:1)新闻源:央视垄断,一手资料匮乏;2)互动性:网络当先,互动欠缺;3)经济力:资金不足,难以承担大赛报道的高额支出。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奥运报道这场新闻大战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诸如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特点。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具体应对宏观及微观策略为:宏观上:1)跨媒体联合:结缘网络、增强报道互动性;2)跨区域联合。微观策略上:1)抓住贴近性,跟踪报道本地运动员,唤起当地观众的情感共振;2)设置群众参与节目或内容,增强报道的体验性(互动性);3)避资讯劣势,信息解读故事化;4)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