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葵 《科教文汇》2009,(12):189-190
结合太极拳动作特点和文化底蕴,初步探讨了太极拳运动对高职院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学习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大众化和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使高职院学生掌握一门简单易行、终生受益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3.
田甜 《内江科技》2014,35(9):154-155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放调查问卷、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了解24式太极拳的健身健心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音乐与太极拳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太极拳课上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相似文献   

4.
常永红  陈向前 《内江科技》2007,28(4):132-132
太极拳对老年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和心理状态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文根据太极拳运动健身的特点,综述了它对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小阳  路明慧 《软科学》2017,(5):108-113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消费者的角度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理论框架,探讨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氛围、风险控制认知、沟通交流是影响购买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因素;交易信任、计算机自我效能和购买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远  张磊  张敏 《现代情报》2019,39(6):38-47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信息内容特征对移动医疗APP用户推荐行为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提炼出对运营和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方法。[方法/过程]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口碑营销经典理论的相关因素,构建出"中心信息内容特征——自我推荐"以及"边缘信息内容特征——从众推荐"两条作用路径,并聚焦感知需求的调节作用提出假设并构建研究模型。实证研究采用"日志追踪实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来自移动医疗APP用户的288份数据,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正向影响自我推荐意愿;APP认知声誉、医生认知声誉、医院认知声誉正向影响从众推荐意愿;感知需求正向调节自我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而从众推荐意愿对推荐行为的影响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基于320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5所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只有36%的学生有创业意愿;性别、创业教育、风险承担、自信心、人际交往、家庭支持、思想观念、创业氛围及创业鼓励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所在地、亲朋创业、基础设施及创业政策的影响不显著。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营造创业舆论氛围,增强文化认同引领,落实创业资源保障,优化创业政策环境等是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永刚 《科教文汇》2012,(10):140-140,153
随着我国"阳光体育"的提出,高校对学生的健康越来越关注,公共体育课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太极拳目前在全国高校已经取得了普及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就如何改善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进行论述,希望为高校公共体育课太极拳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太极拳在当今社会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之一.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练习.太极拳保健与养生文化正在适应当今社会生命现、健康现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太极拳的锻炼方法及对人体各系统的健身养生之功效,阐述太极拳在当今医学、科学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于人类健康所独有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学生从事太极拳健身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有利于人际关系、精神性等不良心理症状的调节和缓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信息偶遇情境对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期优化在线旅游平台和旅游企业的营销刺激手段。[方法/过程]根据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的三类信息偶遇情境,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分析法探讨信息偶遇情境对冲动性出游意愿的影响。[结果/结论]氛围友好性、环境熟悉度、情感状态、期望确认、目标清晰度、可支配时间构成了偶遇者冲动性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趋近动机在氛围友好性、环境熟悉度、目标清晰度、可支配时间影响冲动性出游意愿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知识共享是组织开发知识资源以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尽管以往研究表明,多种领导风格显著影响了员工知识共享,但目前对包容性领导是否影响、如何影响以及何种情况下更能影响员工知识共享却知之甚少。基于185份科研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考察了包容性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效果,尤其是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创新氛围的正向调节作用。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包容性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知识共享;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且组织创新氛围将强化内部人身份认知在包容性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组织创新氛围越强,包容性领导对员工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以及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亦将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走访谈话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7所大专院校,共计900名在校学生的健身动机,认识、次数时间、组织形式。场所分布、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健身动机明确,重视程度高,参于数量偏少,活动地点集中,组织形式单一,体育消费水平低,大部份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研究表明制约边远地区高校学生普及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有,兴趣,懒惰,场地器材,组织指导,学习压力,锻练氛围,健身手段,体育消费,体力不支等。建议边远地区各高校加强宣传,建立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增加健身场地器材,提高师资水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健身状况。  相似文献   

14.
靳周祥 《大众科技》2008,(6):159-160
太极拳是我国社区体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对太极拳自身的一些特点及其特殊的医疗健身功能的分析表明,太极拳健身价值高,易练易学易推广。充分利用社区内所有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促进太极拳的社区发展,使太极拳更好地为社区大众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5.
胡德军 《大众科技》2006,(8):195-196
从现代生理学和医学角度看,太极拳对于损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骨关节病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下降等都具有良好的调节和预防作用.文章阐述了太极拳与预防医学的关系、太极拳的防病健身作用及其机制,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健身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个体特质和组织环境感知两个视角对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对310名在职员工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知识分享意愿均会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的影响;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知识分享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作用;知识分享意愿在心理资本、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博  马会婷 《内江科技》2010,31(9):164-164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精粹,是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轻松、自然,动作圆活,前后贯穿,连绵不断,属于实用类健身项目,长期锻炼有利于身心健康,可以终身受益。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却只是在民间开展的比较好,锻炼人群以老年人为主,青少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和柔和缓慢、重意不重力的套路运动往往是敬而运之,在新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中加大了武术的教学比重。基于此,笔者努力钻研教法,在高三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教授了“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使学生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之、由反感到喜爱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士红  徐彪  彭纪生 《科研管理》2013,34(5):130-135
本文研究组织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引入了知识共享意愿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对459份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友好关系感知、创新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公平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知识共享意愿在创新氛围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共享意愿在友好关系氛围感知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本文对研究结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巧花 《科教文汇》2010,(29):132-133
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更要关怀和激励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推进其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积极情感,可以对教学的效果起到巨大的影响。基于积极情感的课堂氛围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因素会对学生学习起产生或推进或抑制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育学生的积极情感,重视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更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莫燕  翟倩男 《科技与管理》2020,22(1):100-106
本文结合当前所处的网络环境,从情绪性动机、认知性动机、社会性动机确定消费者传播负面EWOM意愿的影响因素,引入态度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丰富并完善消费者传播负面EWOM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表明:发泄不满、利他主义、联系强度、社会归属感的动机越强,消费者传播负面EWOM的意愿越强,并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态度。其中,形象建立只和认知态度正相关;消费者态度中的不同成分还和传播负面EWOM的意愿正向相关,在发泄不满、利他主义、联系强度、社会归属感对消费者传播负面EWOM的影响中,其中介作用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