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培养职业性、应用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能力本位与工作任务情境,传授“功能性知识”,课程学业更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以衡量学生的认知思维与推理技能,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现实、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表现性评价设计的核心包括评价任务设计与评分量规设计。评价任务设计框架包括主题内容、行动或实践、情境、意义,以有效地引发学生“证明其习得功能性知识”的表现。评分量规设计框架包括评分指标、指标权重、质量水平层次、水平分值、标准描述,可作为表现性评价设计具体步骤的参考,最终促进高职课程教学实践更好实现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评价注重发挥综合学业评价的教育功能,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更注重真实情境下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客观、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科价值观,尤其是高阶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本文从真实性评价的内涵入手,对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综合科学教学论"课程的评价方式进行剖析,并结合中国高校课程评价的实际,从课程总体规划、具体任务设计、评价量规制定,教学多元反馈四个方面总结高校开展真实性评价的步骤,并对我国高校实施真实性评价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朱乐 《考试周刊》2014,(70):90-90
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强调实践应用。真实性评价要求学生完成真实任务,作为评价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评价的设计、制定和完成过程中,使学生得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提高能力,迎合职业导向要求。  相似文献   

4.
能力本位导向下高职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体现出真实性,真实性评价是能力本位型学习的必然要求。真实性评价的操作策略是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类以及同类不同情境的相似任务,从简单到复杂,反映出学生所期望获得的能力绩效的递进,当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对学生能力水平评定极有价值的信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5.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新型评价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真实评价,学术界还未予以充分具体的探索,更远未达成共识.本文在评述有关真实评价的研究文献基础上,讨论了教学、学习与评价的关系,论述了基于真实能力评价的意义,探讨了真实性和真实评价的定义,建构了面向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真实教学和真实评价设计的五维框架.结合真实教学的五维框架,重点论述了真实评价的五个维度:真实任务、物理情境、社会情境、评价结果/形式和评价标准,并且提出了设计或开发真实评价应当考虑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的表现从多个角度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它能弥补传统纸笔测试评价的不足,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它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完成任务的方案,而不是选择现成的答案;评价者必须观察、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活动成果;学生需要通过实际任务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在化学学习中,它的操作要领是:依据评价目标设置具有真实性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关注知识与技能应用和非智力因素表现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利用评价工具实施评价、反馈结果.  相似文献   

7.
实践考试一直是高职院校实践课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商务实训评价机制具有评价主体和内容多元化、评价情境真实性、过程和结果同时兼顾的特点,既反映了实训的功能和要求,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它基于实际商务工作流程,以测试者完成某一环节或整个项目的结果为依据,对语言表达和任务实施的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反映了学生运用语言交际和运用商务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量化评价数据结果反馈有助于全面掌握学生实训的效果,更有效地指导实训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维作为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体系,为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如何将设计思维应用于教育领域,又如何评价其成效,是推动设计思维深度教育应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国内有关设计思维教育应用的研究集中在内涵与应用路径分析等方面,缺乏对其评价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采用内容分析法,从评价模型与原则探索、评价工具开发以及具体情境的评价实施三个层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为推进设计思维教育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研究者主要从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两个维度建构评价理论模型,并遵循多角度、学习者中心、发展性、全过程原则.研究者设计了量表、图示和测试任务等评价工具.在具体实施中,设计思维教育应用包括专门的设计思维课程、设计思维指导项目实践、设计思维指导课程教学、设计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大情境,覆盖各个教育阶段.评价研究主要关注个体的设计思维发展和设计思维的融入成效.评价内容涉及设计与成效,设计维度关注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成效维度关注能力发展、思维发展、认知发展与态度转变.评价方式以混合评价法、质性分析法、调查访谈法为主,以量表法和测试任务法为辅.在混合评价法中,课堂观察、自我(团体)反思报告、设计成果评价是研究者常用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最后指出,教育领域设计思维评价应注意:1)设计思维评价具有过程性和复杂性,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迭代;2)以培养T型人才为价值导向,围绕设计思维的本质特征开展评价;3)加强模型工具与方法的融合,做到评价科学合理;4)理解具体教育教学情境,融合情境目标开展综合评价设计;5)面向教与学全过程收集数据,保证评价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能力本位课程的特点,指出传统评价方法不能适应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型高职课程的评价要求。阐明真实性评价的概念和实施方法,把真实性评价应用到高职能力本位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中,应用实例表明基于能力标准对课程学业成就进行真实性评价有利于教学过程和评价过程的融合,有利于深入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在高职院校护理教学中设计应用真实性评价对学生课程成绩、对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技能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护理教学中真实性评价的考评模式,并对使用真实性评价的意义做出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面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困难局面,笔者从交际主义教学法、能力本位理论体系、情境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真实性评价理论出发,提出从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地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重构高职外语教学,希望出现五大转变,即以“应试”为中心转变为以“交际”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从单一的“教室”扩展到“情境”,从“被动训练”转变为“主动生成”,从“纸笔测验”走向“真实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严重滞后于当前职业教育需求现状,探索化解专业技能与道德品质、综合素养培养在实践教学中矛盾的有效途径。以“素养语文”课程为例,提出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融思政教育元素于任务设计、教学情境中,创设团队协作学习环境,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寻找能力与素养培养的最佳契合点,发挥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微课的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以提升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分析微课与“中国旅游地理”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的构成要素,分析了微课在高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设计三个维度中的应用,提出了高职“中国旅游地理”微课教学实施的策略,为高职“中国旅游地理”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The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rofessions can benefit from quality assessment tasks linked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Such an assessment task would need to be authentic requiring considerable intellectual skill as well as attending to the realities of professional demands. The idea of authentic assessment is developed by using five of Boud et al.'s proposi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al assessment. This idea is illustrated by the use of action research in a teaching internship, that is, data driven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which also serves as an assessment task in the final year of a professional Bachelor degree. Some difficulties and some illustrative, positive student reaction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真实性课程评价是近十几年来国际流行的课程评价方式,其能力本位的评价特点,决定其可以在高职大学英语能力培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实施高职大学英语真实性评价,需要根据高职各专业的英语能力需求,在英语课程评价各个环节进行真实性的设计,其中文化演练部分的评价设计是真实性评价设计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职园林工程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论述整合教学内容。包括:在任务设计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结合课程特点,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职业责任感;合理开展考核评价,培养学生诚实品德;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师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品行;结合专业综合实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养成,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针对高职高专化工类专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建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和职业性就业与教育发展相融合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上,高职教师要坚持“四力并重”,即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并重。在教学内容落实上,坚持“三心二意”,即爱心、耐心、责任心“三心”归一,注意、在意“二意”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使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高职生物类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实践证明,教师平时必须注重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充分挖掘生物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可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