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论述了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潜在、流动和凝结形态等,以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受到社会的尊重,并引起社会对体育教师劳动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从劳动——价值观的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进行阐释。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社会劳动的特点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其次指出高校体育教师在劳动范围、作用深度等方面较其他学科的教师都具有显优势;最后指出高校体育教师不仅创造明显的有形价值,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体育教师的角色及劳动价值的特点几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让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以及它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教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但是,在一些学校,体育教师的处境却比较"尴尬"。从经济学视野考察,我国现阶段劳动力仍然是商品,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一样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而体育教师劳动力也具有商品的性质。与其他教师相比,目前体育教师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要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并按其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相似文献   

5.
对体育教师职业劳动价值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方针 ,体育教师是关键。而目前社会上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有不少模糊的认识 ,有的领导也没有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 ,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等。这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1 体育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第一 ,其他学科的教师以繁重的脑力劳动为主 ,而体育教师从事的却是高强度的脑体混合式劳动 ,是双重性教学。体育课的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脑体劳动的高度结合。从课的知识技能传授来看 ,其外表形式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练习、纠正错误和场地布置等体力劳动构成的。但构成这些劳动的实质却是大量潜在的脑力劳动的付出。因此 ,体育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以脑力劳动为基础 ,以体力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劳动。第二 ,体育教师职业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不仅要大量储备 ,还应不断地维护和提高。随着体育的不断社会化、娱乐化、终身化及竞技体育的发展 ,需要体育教师不断...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的劳动特殊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教师的地位、作用和体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及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期使体育教师的劳动得到社会的尊重,并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对体育教师同工不同酬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鉴于上述观点和目前我国体育教师匮乏的实际,加强对体育教师劳动特点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有利于科学管理,稳定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阐述体育教师劳动的特点,论述了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性劳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体育教师实施创新性劳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作用理论"的原理,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论述了体育教师的"三个作用".对体育教师的行为作用研究包括行为的关联图说、行为的观察结果、其他环境中教师行为的表现形式;对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研究包括社会构成、劳动特点、社会地位;对体育教师的期望作用研究包括共有的期望和作用冲突.体育教师的"三个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一个作用只代表体育教师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倪建清 《体育师友》2012,35(2):55-56
小学体育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所体现出的劳动价值没有被充分地肯定和理解,诸多方面的因素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针对这一现状,文章选取南通市7所小学的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决定劳动具有教师承担工作的全面性,教师管理的松动性,教学工作的独立性,科研工作的突出性,体育工作的社会性。由于高校教育特殊工作环境,高校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以职业生存状态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从个人因素、工作特性、组织支持、社会支持4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工作特性、组织支持、社会支持均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显著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包括:(1)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期待和兴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2)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与健康紧密联系的特点,以及在工作中特有的成就感和挑战性;(3)学校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合理评价和积极鼓励;(4)家长及家人朋友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支持。由此提出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1)加强体育教师文化建设,提高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和群体凝聚力;(2)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师工作成就感;(3)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4)借助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提高社会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价值认可。  相似文献   

13.
怎样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这个问题在社会上还有不少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认识,就连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师生也有不少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的多,而在平常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把学校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有些人(甚至是领导同志)认为体育就是让学生玩玩,调节一下紧张的心理而已,从而认为体育教师从事的也就是那种蹦蹦跳跳,“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简单劳动,谈不上什么深奥的科学,难懂的哲理。存在这样的认识的人当然不会把学校体育摆到应有的位置,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显然也不会有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陈飚 《体育师友》2001,(1):26-27
体育教师的劳动不仅具有一般劳动的三种形态,即劳动的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而且在这三种形态中与其它学科教师的劳动相比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何针对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其所任教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结合上海的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情况,对如何认识、利用和发展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以促进上海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教师人格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最宝贵的资源,许多国家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下,体育教师的工作将承担其特殊使命。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劳动将体现出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统一,体育教师完美人格的塑造是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实现体力和智力这一高度统一的关键。一、体育教师人格对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师的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体育教师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体育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研究证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从价值与价值观的角度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论得出:体育教师职业认知能办不强易造成工作倦怠、社会价值认同感存在男女差异性,男体育教师较女教师易产生倦怠现象、玩世不恭源于世俗化的价值取向。从价值国标、知识内涵、差异水平分类三个方面提出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分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现状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正确认识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角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它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和学生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教师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是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社会文化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体育教师是以对学生身心发展施加特定影响为其职责的人。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体育教师代表了社会年长的一代,是一定时代与社会意志的代理人。社会期望体育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体育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体育教师应该反映历史和现实中最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改善体育教学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Jewett等人提出的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理论,对不同教学阶段、性别、工作年限的体育教师课程价值取向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种课程价值取向各有其重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5种课程价值取向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不同教学阶段、性别、工作年限的体育教师加强交流;延长教育实习时限;体育课程应寻求学生、社会、知识三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