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梁胜 《成人教育》2000,(6):38-39
作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第二只手 ,民办学校的兴起与发展 ,正在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神州涌起“民办”潮我国的民办学校兴起于80年代末期 ,到90年代中期达到了顶峰。从幼稚园、小学到中学、大学 ,系列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 ,在全国各地竞相成立 ,大有与公办学校一比高下的势头。辽宁 :民办学校渐成新宠。近年来 ,民办学校作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 ,在辽宁受到普遍重视 ,成了教育界的新宠。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民办高校40所 ,民办中等学校100多所 ,民办中小学130所。民办学校的崛起 ,推动了全省教育事…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起沉寂了20多年的民办学校,经过改革开放的春风化雨,终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又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作为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第二只手,民办学校的兴起,正在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办学校蓬勃发展起来。民办学校是指除政府兴办的学校外,由各党派、社会团体、集体所有制组织、公民个人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学校。这类民办学校从办学经费来源方式看,有学校自筹资金办学、民办公助办学、公办民助办学、由公办过渡为个人承办以及吸收外资合作办学等。民办学校的兴起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现象。一、民办学校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事业。立国者,总是教化为先。特别是在近代,许多国家把教育作为兴邦之根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留下了一片废墟,就在这片废墟上,经过20多年…  相似文献   

4.
杨雄 《上海教育》2010,(10):31-31
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民办中小学,作为公办教育的有力补充,当初弥补了政府的财政不足,发挥了教育改革的“鲶鱼效应”,功不可没。但由于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公办学校投入,多数民办学校的优势已不明显。时至今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教育经费已经相对充足,公办学校活力不断增强,还有没有必要保留和发展民办学校便成为了时下热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办教育从上世纪50年代停办到90年代初重新出现,期间中断逾三十年之久,给中国教育事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重新检讨既往的教育发展政策,对民间办学逐步确立了以扶持、发展为主基调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使中国民办教育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民办教育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增加教育供给、改善教育公平和激活公办学校办学活力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短短20年的发展,目前民办学校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校生总量上都已远远超过了50年代的私立学校,而且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民办教育发展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现实的公办学校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投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僵化,办学模式的封闭和守旧,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民办学校,期望通过民办教育来弥补公办教育的不足,满足公办教育不能满足的需求。当今的民办学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民办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其在多方面的改革走在了公办学校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特征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目前我国公办、民办教育的质量规模现状,可以看出,实现公办、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实质,就是在发展公办学校的同时,要特别加强民办教育的发展,实现政府、社会、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民办学校的产生为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解决了国家教育资金短缺的问题。可以说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有力补充,也可以说民办学校是公办学校的有力竞争对手。但是民办学校毕竟是新生事物,它还比较年轻,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或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笔者从事多年民办教育,发现民办学校主要存在以下七大问题:一、生源差就目前来看“生源差”几乎是所有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障碍从根本来看,民办学校产生的最根本出发点除了发展教育事业以外就是以赢利为目的。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现实的公办学校管理体制、领导体制和投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僵化,办学模式的封闭和守旧,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民办学校,期望通过民办教育来弥补公办教育的不足,满足公办教育不能满足的需求.当今的民办学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物,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民办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使其在多方面的改革走在了公办学校的前列,民办学校教师展示的精神风貌预示着我国未来教师工作的新趋向,蕴含着新世纪教师资源开发的良好前景.现有的民办学校中,不乏办得有成绩、深受欢迎、前途光明的,但也有一些学校办得不够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办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泰国政府放松了对汉语教育的管制,汉语教育蓬勃兴起,尤其是在2006年《战略规划》实施后,汉语教育已成为泰国的新潮流,汉语课程成为泰国中小学的常规科目。在汉语教育全面开花的同时,处在起步阶段的泰国公办和民办学校也发展迅速。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泰国汉语教育还存在着的一些客观问题,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泰国方兴未艾的汉语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民办学校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支劲旅,她有着机制严谨,办学灵活的鲜明特点.弥补了我国公办学校的办学不足,承担了大批因诸多原因而无法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就近几年民办学校发展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这主要在于一些民办学校存在着自身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大地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民办教育随之出现。作为与公办学校对称的民办学校,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拟就民办学校的师资问题作点讨论。   一   民办学校当属私立学校的范畴,《教育大辞典》界定私立学校 (Private school)为“由私人或社团开办的学校。”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应鼓励私人集资、投资办学,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办学。故民办学校相对公办学校而言,即为私立学校。   在我国,私学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我国的民办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推动着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一个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规模逐年扩大,2005年全国已有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8.62万所,在校学生达到2168.1万人。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省农村地区,研究小组发现586所民办学校,这些民办学校目前拥有59,958名在读学生。出于研究比较的原因,研究小组同时调研了309所农村地区的公办学校。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生师比相等,但是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的女童入学率更高。尽管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收取相同的学费,但是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远远低于公办教师。仅有少量的民办学校得到当地政府的资助。研究结果表明建立民办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公办学校距离太远。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显著性差异。本文阐述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中国和国际发展机构在制定教育发展政策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民办教育正遭遇着在理念上受到高度重视,但在政策和现实中却处于发展相对无力的悖论。从教育服务公私合作供给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教育服务的供给模式划分为五种模式:教育产业化模式、企业化办学模式、非营利模式、政府购买模式、传统公办和捐助模式。如果将民办学校作为分析的中心,从民办学校的数量(所占比重)和性质(公益性还是营利性)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建构出民办学校在这五种模式中所扮演角色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未来,应该建立起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合作发展的制度安排;合理界分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制定分类管理的政策体系;在不同教育阶段和领域,要对民办学校的功能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做出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28日我国民办教育看到了曙光--这一天,<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该法律规定,民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侵犯民办学校合法权益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专家认为,<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中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  相似文献   

17.
《民办教育法》及其实施条例、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是规范我国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的主要政策。这些政策促进了我国公办学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但大量公办高校举办独立学院使得本来处境艰难的民办学校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之中,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相关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思路是明确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保证教育发展符合国家的整体政策导向,实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之间的有效融通。  相似文献   

18.
一个里程碑     
一直处于尴尬境地的民办教育终于在1002年12月28日看到了曙光——这一天,《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该法律规定,民办学校的学生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侵犯民办学校合法权益将被追究法律责任……专家认为,《促进法》是中国民办教育走上规范发展道路的里程碑,我国教育体系正朝着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同台竞技、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制学校影响了各类学校的公平竞争,妨害了教育公平,成为被清理的对象。继续进行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必须明确政府责任,保证教育公平;不能改变公办学校性质,明确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界限;推进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强化对改革学校的绩效监管,处理好"收费"与公平问题;以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各类民办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办教育发展不仅要有量的扩充,更要有质的提升。质的徘徊,必然造成良性发展的瓶颈。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构建学校特色并传达给社会,是解决民办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这几年教育行业的经历使我耳闻目睹了部分民办学校度日艰难的尴尬处境。这些民校的投资者与校长们普遍缺乏长期发展的信心,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勉强维持。从整体上看,在与公办学校切分生源蛋糕时,民办学校普遍对近期生源能否保障表示担心。种种信号显示,民办学校的发展遇到了困境。一方面,教育投资热情方兴未艾,另一方面,现有投资者则有苦难言。原因在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