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思想力“原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组织模式已然成为各国学校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它与中国传统的学校组织管理模式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中国传统的学校领导模式已不再能够完全适应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需要,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对做好学校管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学习型组织"与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高职学习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学习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学习社会的基本细胞——学习型组织,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点入手,引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学校。从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学校里教师学习的特点、学校应为社区做出贡献等几个方面,说明学习型学校应该在学习社会的创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组织”与高职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且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一种基于人的学习与创新行为的组织发展策略,重视人的发展与组织发展的融合,带动了组织发展范式的改变,因为它客观适应了学习化社会的要求,代表了当前组织理论的最新思想。学校要完成自身的使命,学习型组织的定位成为其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全新视角。在分析学习型组织的背景、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建立学习型学校是目前学校管理中比较流行的管理思潮。文章通过对学习型学校以及变革型领导有关概念和特征的分析,认为构建学习型学校需要变革型领导。同时探讨了在构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的领导策略:建立学校共同愿景;引领学校组织学习;改革学校组织结构;倡导学校学习型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9.
学习型组织:弘扬人性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明确的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伴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创建学习型组织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全球性法流。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公司凭借创建学习型企业而迅速崛起称雄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提出创建学习型政府,一些城市正成为学习型城市。在我国,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和企业日益增多。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是我国教育体制和观念改革的重要思想宝库,需要我们深入开掘。  相似文献   

10.
学习型学校是依据学习型理论提出的。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Pecer M.Senge,1947-)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学思想。圣吉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组织,将是那些能够设法使全体成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建立支持师生互动共生的管理文化——学习型学校,是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关键。学习型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不断用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顺应”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使学习成为学校成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真正增强学校以应变力和创新力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1.
学校组织的本源特征,更能体现学习型学校组织的特点,但现行学校的组织特征背离了其本源特征,不利于学习型学校的构建。前瞻学习型学校,组织与人双赢共同发展、网络化、以人为本构成未来学校组织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顾敏 《上海教育》2001,(20):45-45
所谓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建立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改造,以便能充分利用新机会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不同于传统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根据知识经济的社会特征,提出了现代组织已不能依靠一个“超级首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教育》2001,(11):26-28
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思想引入我国后,引起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5月15日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发表的“五点主张”中,其第二点就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在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上阐明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深远意义,为创建学习型组织指明了总的方向。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为了深入研究和支持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活动,探讨创建“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社区”等活动,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就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结构要素,以及“学习型组织”原理在创建“学习型社区”中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今将会议观点摘编刊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创建学习型组织遇到的问题 在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活动中,中国社会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就有创建学习型组织搞成单纯的学习活动,甚至出现严重的形式主义,同实际工作相脱节,这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创建学习型组织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有一些领导和学者对创建活动并不热衷。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当前学校组织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学校组织走向学习型组织是必然的趋势。学校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从培育学校教师的自我超越意识、优化学校组织的心智模式、建立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建设学习型团队和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主要有管理者、学校、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对策包括:(1)校长任用制改革;(2)发展性的校长评价理念;(3)正确认识教师工作与学习的关系;(4)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5)建立共同愿景;(6)与教师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合作机制、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倡导教师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学校成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和社区。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学习型"学校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改革中,引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建立学习型的学校已成为当务之急。学习型学校是成员能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进而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每个成员都能在学校组织中获得内感报酬的学校。根据我国教育的现状,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学校建立学习型学校存在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因素的一面。但只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区共同努力,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我们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校与社区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有关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和学校日益增多,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学习型组织理论内涵丰富,对这一思想宝库应深入开掘,不断有所发现。本文试从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角度予以探讨,以就教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研究者和学习者。一、人道——企业管理之道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以来,人道主义就成为近代人类社会进步的主旋律,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影响着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部百年企业管理史,可以说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9.
从学习型组织到学习型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受到了管理学家的广泛关注。现在,学习型组织理念不但在各类私营组织中风行一时,而且还有向其他类型的组织扩散的趋势。政府组织作为一类重要的社会组织,也有必要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建立学习型政府。建立学习型政府,有助于提高政府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士气,有助于促进政府的改革和发展。而建立学习型政府,除了必要的宏观指导,还需要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校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崭新的学校组织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建设学校学习型组织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改革对学校重建、管理重构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主动适应变革,追求卓越发展的内在要求。校长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又将进一步引领学校组织成员不断提高持续性的变革力和创新性的学习力,提高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水平,促进校长、教师与学校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