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优化高校育人成效的重要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要树牢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构建嵌入式立体化校外协同育人平台,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原则、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加以探讨,为校企协同创新合作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滁州学院学报》2021,(3):107-111
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连接高校与校外实务部门的纽带,其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重要依托。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定位不清、基地管理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基地建设保障不力,导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形式轻内容。因此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的高度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双方应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共同推进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校外实务部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打破传统实践育人模式的壁垒,切实提高实践育人效果,本研究以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为例,分析传统实践育人模式现状,重点探讨“校企政协”协同育人,构建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育人新模式,以期为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通过社会、企业、政府、市场等渠道引入优质创新实践资源,在校园内创造条件,共建校内实践教育资源与平台,"让学生能够感受企业一线的企业文化及先进技术",可以弥补高校送出去校外基地的难度较大、人数较少的缺陷。实践表明,高校需立足自身,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践资源与平台;依托共建基地开展多模式、多层次、协同式的实践教学工作;重视和完善基地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吴彩霞 《科教导刊》2023,(23):13-15
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办学质量的基础保障之一,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校外实践能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对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校外实践基地管理机制的建议,为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课程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技能、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其组织能力和处理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面对目前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发展所面临的教学基地建设理念不清晰、管理工作不规范、人才培养观念落后、合作单一等问题,以汕头大学-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项目为例,就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发展情况加以探讨,以期为全国大学生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10年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为例,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强与高端医院的深度合作,健全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师资互用互培制度,协同开发专业教育资源、协同创新技术项目,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实践表明,该校外实践基地可全面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虽然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但目前高校在与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时,还面临许多困境。文章分析了交通工程专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基地建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还介绍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承担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可有效弥补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方面资源与设备的不足,推动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但部分校外实践基地的资源有所欠缺,且高校在课程安排、教师队伍以及评价机制建设方面有待调整。对此,高校应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丰富校外实践基地资源,优化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堂实践平台、第二课堂平台、校外实践基地平台、网络即时交互式教学平台和考评制度平台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只有这五大平台协同推进产生相关效应才能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体网状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刘娟  蔡周明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2):103-104,119
建筑市场需求的人才具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可以达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或"近距离"接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项目实训的课程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经过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提出以项目实训为主的课程实践改革思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应用为目标,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顶岗与校内实习相结合 改革传统实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工学院经10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将校外参观实习、顶岗实习、与校内实习有机结合的实习模式,建立了一批校外参观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修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15.
依据课程评价的新理念和方法,在调查我校动物学野外实习现状和分析国内野外实习评价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制定了野外实习的评价量表,探讨了野外实习的评价方式、内容、标准、方法和实施条件,以指导野外实习实践.评价改革的实践表明:该改革大大提高了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国家对培养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出发,在现阶段用人单位对资源勘查工程毕业生的需求和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五条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和具体实施内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普通高等院校实现核反应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专业知识联系生产实践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南华大学于2011年6月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开展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探索。生产实习前的充分准备工作、严格的实习管理、实习单位优越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确保了生产实习工作的平稳开展。学生的认可和实习单位的好评,表明了核反应堆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成功性。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实验课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实习目的,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理论教学提供参考。在网络实习课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实验课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实习目的,以便更多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为今后的理论教学提供参考。在网络实习课中,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管理与指导中,实施介入指导是一项新的举措,本文对介入指导的基本特征、主要方式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