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地学方面的传统专业,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由学校培养计划和企业培养计划两部分组成。本文从优化教学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基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卓越计划"下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期为新形势下我国地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工科高校转变办学理念,实现从强调科学基础到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从单一的校内培养到校内校外共同培养的转变。笔者基于对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剖析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并从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期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的适应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特点,构建了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个中心、三个层次、三个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了"强地质、宽专业、高素质"的培养特色.认为培养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外向型国际化人才,将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未来几十年所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全国油气地质技能大赛的赛题及评分标准为出发点,结合重庆科技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学三个专业的石油地质核心课程群的教学现状,总结历年来参加全国油气地质技能大赛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油气地质技能培养的工程案例教学改革途径和实践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针对传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并实施了"校企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校内外教师共同指导"教学实践方法,从师资建设、实习计划、实习内容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生产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我国地质类本科大类中的组成专业,实践教学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总结出地质类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4个问题(实践授课量与教学目标发展不匹配、实践课程教学思想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理念不足、实践教学内容更新相对较慢和课程设置顺序仍然需要进一步调整)基础上,提出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即:重新厘定实践教学大纲内容、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合理的综合考核方式和增加具有实践背景教学团队成员,构建了基于OBE的资源勘查工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并在应用中证明有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7.
现代工业价值链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工程理念。本文首先对现代工业价值链下实践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进行论述,提出了"理实一体、自成体系、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而结合所在院校近年来以学生为本、围绕业界需要和价值导向为中心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归纳以实践教学培养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培养内容重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重置、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多元化为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物联网以应用为引导的特点,研究物联网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依托学科、面向教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指导方针,对于实践教学内容和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了研究,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设计了物联网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强调课程知识体系与工程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期望能对实践教学改革及质量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沉积岩石学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专业课程。通过对当前我校沉积岩石学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建立野外剖面-标本-薄片为一体的标准化系统、加强实践训练、注重现场应用以及建立一支具有高实践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模拟训练,突出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与生产单位的结合,突出应用能力;教师和学生不断互动交流,真正实现沉积岩石学实践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依据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分析了现状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旨在为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升工科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型工程实践平台强化工程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和教改实践的研究,发现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实践能力培养实行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线的教改思路,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建立比较完整的勘查技术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工程师素质的培养。通过搭建新型工程实践平台,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为满足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新工科"教育改革方向,立足学校"工学并举"的实践指导思想,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进行讨论和研究。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改革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践改革措施,以期通过实施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工程训练教学体系和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是当前各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实行金工实习与电子实习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工程训练平台,激励引导学生向能力、素质、创新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难以满足软件产业的需求的不足,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在借鉴国际软件工程标准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在确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研究和实践,在设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构建渐进性阶梯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量化可控的过程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分析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经验,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提出了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可行措施,要求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夯实共性工程能力的前提下,以中国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从而培育出能够解决我国新时代农业环境问题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从实践出发,结合OBE教育理念、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要求,论述在机械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教学改革方法。该方法基于OBE教育理念,将机械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结合,并应用于机械专业生产实习整个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17.
聚焦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的三教改革,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施策略、教师能力结构等方面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web前端1+X认证和国际比赛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探索实施三教改革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化工程实践训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控制系统完整的设计及调试过程,包括系统要求、系统方案设计、系统软硬件设计与调试、系统故障查找及排除、性能测试、改善及数据分析等,最后完成工程实践训练报告。在实施教学时,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求,合理布置训练内容,工程实践训练的难度和内容均有别于面向所有专业的工程训练,对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实际控制系统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浅谈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和确定其职业岗位能力,把专门能力与职业关键能力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验实训方式方法与手段改革,在实验实训课程中渗透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课程内容形成职业关键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在高职高专实验实训课程中实施工学结合,以达到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复合人才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高校教学的实践环节,生产实习是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实践联系的纽带,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针对本专业目前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对生产实习的模式和方式进行实践。通过改革与实践,实习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在社会认知、协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