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色建筑是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重要途径,绿色建筑需顺应信息技术发展使建筑智能化。梳理绿色智能建筑发展情况,评述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最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构建绿色智能建筑评价体系,建立五级评价等级标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我国绿色智能建筑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绿色节能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将我国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与GB/T50378-2006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正>2005年,原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国家标准,提出了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概念,并将我国的绿色建筑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此后不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相继发布,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随之启动。  相似文献   

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春燕 《内江科技》2008,29(1):54-54
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有效建立其评价体系开始被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英国BREEAM、美国LEED、加拿大GBC、澳大利亚NABERS等体系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推进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化,要发展适合绿色建筑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绿色建筑材料;要做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认定。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意识不断加强的当下,世界各国都异常重视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关键性的问题又是绿色建筑。本文以绿色建筑评价的需求为着眼点,设计了一个以改进模糊评价法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这一模型最先借助生物优胜劣汰规则以及染色体信息交换机制来实现因素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来优化单排序权值,之后再对其进行总排序权值的优化。并针对这一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绿色建筑时的性能较好,摒弃额可以得出对绿色建筑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就我国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标准体系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的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M(英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较成熟的评价体系相比,仍存在一定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国外有许多典型的案例经验值得学习,尽管中国有超过1500个已注册和取得LEED认证的项目,但却鲜有代表性的项目出现。概念震天响,经典案例却无处可寻。针对这样的现状,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就在今年发布了新版的LEED,并将对第一批铂金级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8.
发展节能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开始推广绿色建筑的,避免了发达国家对节能建筑进行二次改造的弯路。但绿色建筑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存在着意识和知识的欠缺,同时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有效的新技术推广交流平台、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严密的行政监管体系及合理的城市能源结构。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定强制执行节能标准、促进国际技术和经验的学习交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提倡建设绿色建筑,保障室内环境质量、节约能源消耗都和暖通专业息息相关。从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暖通专业方面的设计必须参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项目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以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中的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点以及计算量大等问题为着眼点,并根据绿色建筑评价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以LM-BP算法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评级啊模型。最先借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把BP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转变成Hessian矩阵,然后将计算目标函数的二阶倒数转化为求解其一阶倒数,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计算的工作量,最后在最优值附近产生一个理想的搜索方向,使目标函数一直保持较快的下降速度,以提高绿色建筑评价的准确性。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LM-BP算法的绿色建筑评价模型能很好的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评价,并且评价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特点、以及国内外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现状,并探讨智能绿色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绿色建筑及智能建筑作为人类平衡建筑及居住问题所得出理性思考的最佳结果,成为我国现代化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及主流方向。如何将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二者共同优势,是相关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以绿色建筑及智能建筑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二者间联系及影响,就提出具体的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面临的能源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控制能源的过度浪费,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建设,可关于绿色建筑方面的评价标准却不是很全面,内容的划分不够细致,缺乏地方性的评价标准,阻碍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使得建筑能耗量大,但是绿色建筑的实际建造量却不高,绿色建筑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利用熵值分析法,从建筑主体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和能源利用设计六个方面,结合哈尔滨地区特点对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部分建立评价体系,对绿色建筑在哈尔滨地区的发展和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落实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理性的开发商总是追求能使开发项目达到相应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所需付出的最低成本,途径之一便是学习行业优秀项目的先进经验。基于此,运用DEA-个性优势识别法,确定同一星级绿色建筑中的"个体标杆"与"群体标杆",以期找到绿色建筑开发商可以学习的标杆项目,同时为客观评价绿色建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是提升建筑宜居水平、实现建筑碳减排目标的最佳途径。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326期双清论坛“建筑碳中和的关键前沿基础科学问题”的学术探讨,围绕“低碳建筑设计标准体系与方法”的论坛主题,梳理了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的建议: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全面提升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体系,修订建筑学专业教材体系,解决我国绿色建筑推行过程中效果不理想的根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智能建筑是当前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设计原则,比如明确建筑的智能标准,只有先了解标准,才能拥有设计思路,进而明确设计方案。智能建筑也有很多类型,不同的类型其功能不同,智能标准也就不同。所以确定建筑智能标准的前提是先了解智能建筑的功能及其规模,最后在结合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水平。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设计原则,进而探讨了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措施,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智能建筑的设计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层次融合分析法的低碳节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模方法,并进行仿真实现。首先进行了绿色建筑评价的参量模型分析,采用层次分析和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参量指标体系的数学建模,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根据功能完整、节能、安全、美观、可持续、经济的总体要求,提高阳光、氧气、光照等参量指标的收集量、动态调整适应阳光照射变化,最大程度地实现节地、节水、节材,达到保护环境,克服污染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有效提高了绿色建筑的满意度评价,改善居住环境,实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估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态势,本文运用2008-2015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统计,基于标准差椭圆理论体系对我国绿色建筑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椭圆中心集中于安徽与河南交界地区、重心由东向西移动,椭圆范围主要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沿海地区,椭圆形状呈现扩张和扁平化趋势,方向具有逆时针旋转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研究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得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集聚现象突出,区域发展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作为全球最大能源使用国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国,中美的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分别占到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5%和40%。在建筑节能领域,绿色建筑的出现为消除建筑业所带来的对能源以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了解决方法。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市场转型,推进设计和施工的差异化,中美均制定了国家绿色建筑分等评级程序以及配套政策。1998年,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首次推出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LEED),而中国政府则于2008年建立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本文对美国LEED与中国GBEL评级程序、流程、评分系统以及扶持政策作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两国所采用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操作评级程序的评分等级较为相似,它们在项目管理、评分要求和分配以及扶持政策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美国能源与环境先导设计是由建筑产业利益相关者委员会制定并实施管理的。判断是否达到认证水平的灵活性更高。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则是由政府操控的。判断是否达到评级水平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中国政府将在2014年下半年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评级程序作出修正。本文对评级程序以及扶植政策的相似点以及差异是如何影响绿色建筑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作了分析,还讨论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政策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