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代城市风险灾害耦合衍生,冲击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给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立足刻画韧性概念和基本研究图景,分析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的认知演进,细化对城市韧性研究的整体定位。借助CiteSpace对国内外城市韧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挖掘,通过演进过程及时空热点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城市韧性议题研究需要强化多学科、多尺度刻画及其政府能力提升,未来应着力构建统合性的理论诠释框架,系统性的韧性评价以及实效性的区域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内蒙古地区城市建筑群抗震韧性水平和抗震韧性提升效益,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群为例,从建筑物受损面积、经济损失、修复时间与费用和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抗震韧性评估,并分析易损性建筑加固所需要的加固费用及其加固前后的抗震韧性提升效益.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地震引起建筑群受损面积为1621万m2、直接经济损失为1...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2,(2):81-85
为提升我国城乡面对灾害的适应力与恢复力,对城乡韧性提升方法进行了探析。提出通过优化城市中现有建筑单体结构、完善城市内部交通转运设施,提升城市响应能力进而提高城市整体的韧性,以及通过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提升乡村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韧性社区是现代化城市韧性建设的基础单元,结合相关学者研究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从应急管理的角度将风险管理纳入社区治理过程中,同时基于社区韧性的核心维度,针对社区在风险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建立风险识别清单、推进风险状态评估、落实风险应对策略、加强社区环境抗逆、增进社区组织能动和提升社区制度稳定等六个方面,建立健全社区风险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社区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心理韧性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心理韧性和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特点及其对城市适应影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过程性因素即到京时间、转学次数和结果性因素即学校类型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有显著影响。到京6年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方面显著高于到京6年以下的流动儿童。公办学校、未转学、家庭收入2000元以上的流动儿童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这五个方面均高于打工子弟学校、转过学、家庭收入2000以下的流动儿童。尽管流动儿童不利的过程性、结果性、其他因素对其心理韧性、城市适应有不良影响,但在同样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城市适应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是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基准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长三角城市的经济韧性,并且对城市经济抵抗与恢复力的提升效果最明显。(2)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经济韧性的促进效果显著。(3)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创新创业和改善社会保障两条路径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4)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群内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由上可见,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有关方面应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社会保障体系联动发展,加快都市圈人才引进,以及加强非都市圈城市数字经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7.
物理韧性相同、可用公共资源相似的城市社区,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出现政策执行和社会治理效果上的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城市韧性不只是基建生态层面的物理韧性,还体现为政府统合下的政治社会治理韧性。街头官僚是地方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韧性治理纽带,其联系服务和组织动员群众的能力,决定了城市整体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效果。街头官僚直面群众、为群众服务的工作属性,为其发掘、组织社会应急资源,正面强化社会治理韧性带来优势。然而,当前基层群众工作也存在少数化、形式化、外包化等问题,减少和降低了基层工作者联系服务群众的机会和能力。而城市基层治理的科层化、技术化和专业化,或推动公共服务变成没有温度的产品,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逐渐弱化,街头官僚存在脱嵌社会的风险。政府应注重街头官僚的群众工作能力建设,发挥群众工作的时空弥散性优势,依靠人民群众建设人民城市。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城市应急物流的效率、保障应急物资供应,以加强城市韧性,是城市应急物流研究的重点。数字经济时代,探索如何应用数智技术提升应急物流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对城市应急物流运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数智技术对应急物流的影响,以突发事件对城市应急物流的功能需求为导向,提出构建基于数智技术的城市应急物流云平台、构筑数字安全防范应急物流云平台、培育“数智化+物流”复合型人才等举措,为提升应急物流服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果,助推韧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韧性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提升高职学生心理韧性,应从心理素质教育、家庭与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干预与训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初中生心理韧性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以621名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女生的人际协助和积极认知优于初中男生;独生子女心理韧性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心理韧性优于乡镇学生;是否留守学生其心理韧性无显著差异;高心理韧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有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韧性对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预测值分别为37.1%、14.2%、10.6%。要针对不同初中生群体开展有效的引导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韧性水平,进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学生心理韧性的情况并试图分析心理韧性和生活事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对4所中学12个班共607人进行调查。结果:(1)被试心理韧性的平均值为94.89,标准差为14.11;(2)中学生心理韧性或各维度上的得分在性别、学校类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等变量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3)中学生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O.636,p〈O.01),和生活事件负显著相关(r=-0.320,p〈O.01),生活事件和幸福感显著负相关(r=-0.230,p〈O.01);心理韧性对幸福感的主效应显著(F=50.76,p〈O.001),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对幸福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03,p=O.86)。结论:增强中学生心理韧性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幸福感水平;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对幸福感的影响中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韧性是一种优势视角处理不利处境的资源与能力,帮助特殊儿童家长在面对障碍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压力,及时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家庭韧性的内涵体现在内在特征、问题解决能力及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家庭韧性的评估和干预对于特殊儿童家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韧性”是风险社会中的重要概念,是不确定环境中主体所应具有的适应性、回应性等能力。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国家韧性”成为政治学中探讨国家在风险中特定能力的话语。然而,目前对于国家韧性的讨论多以国家内部的制度体系为主体,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国际关系中作为整体性存在的国家。审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韧性,必须立足于系统思维,在“纵”与“横”的国际关系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中探寻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从纵向角度看,国家韧性以国家为原点、地缘为延伸,具体表现为从边境到全球风险环境中的国家韧性结构;从横向角度看,将国家韧性放到竞合关系中,分析在国际竞争—合作的不同领域中国家韧性如何彰显。总体来说,国家韧性是大变局时代国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认为研究生的心理韧性在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生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各因素、人格因素等存在着相关性。通过测量调查,分析了各指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更为直观地了解研究生心理韧性现状,为有针对性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心理韧性团体辅导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的改善以及对心理适应的提高作用,以北京市东城区某打工子弟学校两个平行的四年级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2*2混合设计,对实验组班级的流动儿童实施七次心理韧性团体干预活动,对照组班级不做任何干预.结果发现:(1)心理韧性干预活动对于心理韧性总分和情绪控制维度的干预效果显著;(2)心理韧性干预活动对低分组的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总分、积极认知、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人际协助干预效果显著;仅对高分组与中间组的心理韧性总分干预效果显著;(3)实验组心理韧性的变化状况可以预测心理适应的变化.结论:心理韧性团体干预有利于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建议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途径联合开展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16.
心理韧性的研究为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它关注的是儿童的积极保护力量和才能.心理韧性是个体良好适应不利环境及在遭遇挫折和逆境打击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心理韧性对儿童期个体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意志力的培养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期心理韧性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儿童自主性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帮助儿童建立乐...  相似文献   

17.
心理韧性是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它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机制,受个体先天气质、家庭、学校、社会及人际交往等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强化个体积极心理品质、营造良好家庭和学校氛围、构建良好社会支持系统及加强心理教育和传授心理韧性的知识和技巧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少数中职生学业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测量450名贵州省5个地区的少数中职生。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中职生学业韧性和应对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2)少数民族中职生学业韧性和应对方式在总体及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3)学业韧性的得分能够有效的预测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9.
南岭走廊曾经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这是一条以汉—客家、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走廊,当前脱贫村寨和脱贫群体发展脆弱性突出,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分析其原因,既与乡村传统社会性因素沿袭有关又与乡村结构性改变相连。针对南岭走廊民族脱贫区域发展脆弱性特点,基于乡村韧性治理理论,南岭走廊脱贫村寨内生发展动力可通过制度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主体韧性、文化韧性、体系韧性等多维度韧性治理进行提升,以增强村寨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实现内生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但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问题和困境,如何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以物理韧性、组织韧性、制度韧性、技术韧性和心理韧性建设为着力点的“韧性”理论不断发展,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基于韧性理论,以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行性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