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F0003-F0003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成立于1999年,现拥有2个重点学科,即体育测量评价和运动人体科学。3个教学研究中心:体质测试中心、实验中心、运动康复保健中心和6个教研室: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教研室、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教研室、运动医学教研室、体育测量评价与统计学教研室、应用心理学教研室、基础心理学教研室。运动人体科学系教师承担着全院本、专科及研究生100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运动人体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者27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8人,硕士学位19人。他们中间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相似文献   

2.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F0002-F0002
王人卫(1952-),女,浙江杭州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200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体育保健康复系副主任。现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3.
深泽 《网球天地》2011,(4):106-107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凯瑟琳·奥尔特加教授是世界运动伤害防护与治疗联合会(World Federation of Athletic Training and Therapy)主席,曾担任过WTA医官,对网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治疗有着专业研究。  相似文献   

4.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F0003-F0003
陈文鹤(1947-),男,上海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9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大学进修运动生理学和康复医学。1984年后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兼任上海市第9届生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医学会肥胖儿童健康之家专家组成员,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讲师团成员,上海市民健身热线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最大脂肪氧化运动强度(Fatmax)进行减脂、促进健康的研究进展,为进行科学运动减脂提供了理论依据。Fatmax受最大脂肪氧化率(MFO) 制约,而MFO随个体年龄增加而降低,训练有素的人MFO较高,且Fatmax较低,性别与肥胖程度对MFO的影响仍存有争议。药物(营养物)不同程度影响个体脂肪氧化;参与运动做功的肌肉量影响个体脂肪氧化。MⅡT、HⅡT、SIT有着与中等强度或Fatmax持续运动相比拟的减脂效果和健康促进作用;并阐述了不同强度运动的脂肪氧化机制。目前研究仍有4大问题亟待解决:(1)Fatmax的标准测试协议;(2)Fatmax是否是最佳减脂强度?(3)MⅡT、HⅡT、SIT运动的最佳减脂方案问题;(4)间歇运动减脂的机制:刺激的间歇性或脉动性对机体适应性反应起到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教育理念认为,国内外运动康复与健康相关专业基于"运动是良医",把运动与健康的科学证据应用于专业实践并付诸行动,成为积极锻炼的人群,获得"运动是良医"专业人员资质认证。  相似文献   

7.
高静  黄元汛 《精武》2013,(35):4-4,6
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的运动保健康复是指采用体育运动来预防、治疗糖尿病和促进健康。用运动治疗或预防糖尿病已经得到世界上许多专家的认可和推崇。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运动保健康复的作用和意义,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适应症和禁忌症及其它相关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方灿博士曾任美国纽约大学康复系助理教授,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医疗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加州大学康复治疗和生物运动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香港教育学院体育系荣誉副教授,并担任香港赛马会运动医学健康科学中心总监,运动伤病预防和运动表现提升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学运动体能和健康促进部主任。专业资格包括:美国和香港的注册康复治疗师,美国体能协会特级体能专家和特级私人教练。  相似文献   

9.
2001年全国体育保健康复养生学术年会暨全国高校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论文报告会于2001年7月21~24日在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师范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体育保健研究会、大学生体协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教授协会体育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共收到论文104篇,有58位代表到会宣读论文,代表来自全国21个省市,论文题目涉及:全民健身、健康教育、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心理健康与运动伤病防治;还包括:传统体育、武术与太极拳的教学、训练与科研,少数民族体育,农村体育教学,老年人体育健身与中医…  相似文献   

10.
张海平(1964-),男,1987年6月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同年到沈阳体育学院从事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2003年6月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10年10月晋升为教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力学教研室主任,《运动解剖学》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解剖力学院级教学团队负责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担任运动解剖力学教研室主任以来,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中,为教研室的和谐构建和创新发展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荣获2004-2006年度沈阳体育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2008-2009年度沈阳体育学院先进工作者和2010-2011年度沈阳体育学院优秀教研室主任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国外运动减肥研究的热点内容和演化趋向,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SCI、A&HCI为来源数据库,对其中运动科学领域减肥研究的1 211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文本内容分析。结果显示:(1)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运动减肥进行研究。2004年之后,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的研究体系;(2)研究演进过程可分为萌发、快速发展、深入发展和领域拓展四个阶段;(3)主要聚焦于减肥对健康的影响、减肥的方式方法、减肥后如何防止体重恢复等热点主题;(4)呈现四个方面的发展特征,研究对象越来越有针对性,研究内容从减肥健康原理向减肥方式方法的应用性转化,干预手段从单一运动方案向多重组合方式转变,研究结果倾向量化的数据指标反映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2011,(4)
手表变身运动教练 心率。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数。为了达到训练最佳效果,了解运动适宜心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锻炼或运动计划,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运动频度(例如每周3次),运动时间(例如:每次30分钟)以及运动强度。在这三个因素中,运动强度比较难定义,只能通过测量运动中的心率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日本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文部省于1999年颁布了日本中小学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小学叫体育课程,初中和高中叫保健体育课程。小学体育课程特别强调活动性;中学保健体育课程还融入了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 现将《纲要》简介如下:一、教学目标(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适宜的运动体验和对健康、安全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时,使学生努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能,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初中保健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和接受健康、安全的教育,学生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汪俊祺 《体育科研》2000,21(4):8-9,13
科学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组织形式的主要部分是科研人员与教练员互相结合、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在我国,曾出现过:(1)科学训练小组;(2)多学科科技人员攻关组;(3)科技先导型运动队等组织形式。世界各体育强国也在摸索将科学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合理组织形式。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科技子系统和运动训练子系统的集成程度,构建科学研究与运动训练一体化的组织。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主动健康为导向,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健康关口前移到健康维护和疾病防控,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与任务。国家运动处方库建设是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在借鉴学习国外运动处方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运动处方内容系统、运动处方师培训系统、运动处方应用系统的构建,通过健康人群、疾病风险人群、慢性疾病人群、功能受损人群、发展性障碍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运动处方推广应用路径的选择,将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向着科学、严谨、规范、深入推进,让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并适合中国人体质特点的运动处方惠及我国亿万民众,为增强国民体质、增进国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做出应有贡献,为世界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中国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训练演变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在古代,运动训练与医学初步联烟;(2)在近代,运动训练向科学训练过程;(3)在现代,科学在运动训练中大量运用,科学训练不断发展。历史证明,科学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进行运动训练手段、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由某一不科领域的专家或教练唢动用科学技术理论具体实施。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训练模式。凭经验摸索或通过模仿别人的方法进行训练的作法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7.
保健与康复处方对高校体育康复课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保健与康复处方——《经络刮痧法》结合太极拳练习对普通高校体育康复课学生心理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健与康复处方有利于减轻学生因病痛而带来的焦虑,有利于学生掌握保健与康复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从而为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国外运动康复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及其前沿内容,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XPANDED、SSCI、A&HCI为来源数据库,对其中2000—2017年运动康复研究的5 969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和可视化操作,并对高频关键词、高被引文献对应的科研成果进行深入阅读分析。研究表明,除体育科学之外,护理学、病理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多个学科都对该主题进行研究,成果逐年递增;研究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和成年人,内容集中在运动损伤、老化、病变和伤病预防等四个方面;研究热点随社会文化、人口发展状态演化,但心脑血管、肺、肩、膝等始终是主题,并且研究不断深入;通过知识基础积累,形成以肺康复、心血管康复、前十字韧带重建为主要方向的前沿研究,核心内容包括:(1)间歇训练、力量训练、上肢训练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等对肺康复具有积极作用;(2)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能有效降低心脏死亡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3)平衡训练能够降低前十字韧带损伤风险,康复过程中,高强度比低强度恢复程序有更好的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保健专家的翁维健先生虽然年届古稀,满头银发,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在他接受采访时,十分地健谈。翁维健,1933年出生,1950年之前学西医,1951年开始转攻中医,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创立国内第一个中医营养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创立中医养生康复专业并任教研室主任。在中医中药教学、科研工作及食疗、养生康复等诸多领域均有突出贡献。翁维健教授几十年来从事研究中国古代保健医疗食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因而他被世界誉为“打开食疗宝…  相似文献   

20.
林华  苏艳红 《体育学刊》2003,10(2):46-49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的教学与训练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学生科学地训练,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0-PES),测试了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头发中9种化学元素质量分数,发现运动训练使体育专业男生头发中锰(Mn),铁(Fe),钙(Ca),镁(Mg),硼(B),铬(Cr)6种元素显降低。锌(Zn),磷(P)两种元素没有明显差异,体育专业男生铜(Cu)含量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头发中铜、钙、镁、磷元素含量不受运动训练的影响,大强度训练使女生头发硼、铁、锌、铬明显减少,而锰显增加,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运动训练的保健指导,保证每日营养素摄入充足及在运动前、中、后补液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