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常见到这样一些班主任老师,他们平日上课或与学生接触、交谈时,多半总是板着副面孔,脸上终日阴云密布,轻易不得转晴。究其原因,那就是“师道尊严”思想作祟:认为教师就是教训人的,教训人就得一本正经。尤其是班主任,只有不苟言笑,才能显示教师的威严,才能镇住学生,而结果呢,却往往适得其反。俗话说:“一副面孔一堵墙”。学生既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又是教师的服务对象,作为一个教育者和服务者,如果终日一脸冰霜,学生一见你那模样。早就心存戒备,对你敬而远之,你的教育又从何谈起?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原来就有…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教师同志,他们平日上课或与学生接触、交谈,多半总是板着一副面孔,终日阴云密布,轻易不得转晴。究其原因,除了固有的性格决定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师道尊严”思想作祟:认为教师生来就是教训人的,教训人就得一本正经,不苟言笑,这样才能显示教师的威严,把  相似文献   

3.
接班三访     
新学年开始,不少班主任惜别了朝夕相处、形影相随的原班学生,准备接任新班了。接任新班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接带新班要立足于“接”。所谓“接”,就是新任班主任要迎向你的教育对象,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只有尽快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接”要落到实处,就应该做到如下“三  相似文献   

4.
一天下午,某班一个男生气呼呼地跑进办公室,边哭边大声地质问他的班主任:“老师,你为什么不许同学们和我交朋友?”这个男生对班主任横眉冷对,厉声斥责,班主任感到颜面扫地,一气之下,就把“真话”全说了出来:“你就是很讨厌,同学们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我就是要让他们和你保持距离,少受你的不良影响,怎么啦?”这个男生愈加恼火,嗓门又提高了八度:“老师,你是人,我也是人,你有权利,我也有权利,凭什么要那样做?!”男生“得理不让人”,非要找班主任理论理论。办公室里所有教师都被这个男生的异常举动“吓”住了。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艺术,教育者应该用尊重、信任、理解、体贴、关怀去扶植幼苗。这就是班级管理的真谛。二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凝聚成六个字,那就是“解、严、勤、细、实、放”。“解”,即是了解。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想从各方面教育人,那么,他应当从各方面首先了解人。”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也就需要多和他们接  相似文献   

6.
说服,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但现在较为常见的现象是,老师们往往把说服看成是对学生的单向“训导”,而不是双向交流,于是教师“说服”学生的姿态就和“授课”差不多了。而且许多班主任看不到说服的局限性,他们竟然以为:我一“说”,你就应该“服”;既然我说得对,你为什么不听?这些班主任对“说服”的期望脱离实际了。  相似文献   

7.
杨红春 《湖南教育》2002,(10):49-49
换位,顾名思义,就是交换位置。所谓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进行思考。这种方法,若用来教育学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移花接木法学生甲在语文课上不做笔记,转过头和别人说话,被任课老师发现。任课老师批评他,他就在课堂上和老师顶起来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将他喊到办公室,随便地问:“你成绩较好,平时有同学向你请教过问题吗?”甲答:“有。”“那你告诉人家吗?”我问。“有时讲,有时不讲。”“你跟他讲时,他不听怎么办?”我又问。“没出现这种情况。”他答。“万一出现了这种情况呢?”我问。“那我就不…  相似文献   

8.
发现     
随着四十八个孩子一声真诚的问候“老师好”,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就为人之师了。   师范毕业前夕,我曾请教我的老师:“怎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怎样才能做个好老师?”老师送给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最后老师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学生爱你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我担任了五年级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全面负责,肩负学校领导的信任,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份重任有着一份担心,但我相信自己有“爱心”,所以工作上…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理智和强烈自主意识的人,对待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应该是这样”或“想这样”并不等于现实“已经这样”。这里有几例真实的故事。(1)有位班主任将一位学生安排在教室前排靠墙的座位上,该生的母亲发现后深感委屈,但还是半讨好地说:“看,老师多关心你,让你一个人坐在最前面,免得上课时说话。”而这位班主任却…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教育者和实施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是联系科任教师和学生集体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和家庭及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个好班主任就是几分之一校长。”“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优秀班级。”班主任若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学校实施教育的目标就能顺利实现。那么怎样当好班主任,搞好班主任工作呢?  相似文献   

11.
一、口头写作方案提出的背景 “如果让你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比如写你的班主任,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表现?”“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他哪些方面很特殊?”“有,很严。”“好,那就说些具体事例来表现他的严格。”“不知道,反正严就是严。有什么好说的呀?”“那好,假如你看到墙上有个斑点。你会想到什么?”“就是一个斑点,仅此而已。”“你就不会试着想想,这个点是怎么来的?它像什么?它的形状、大小等等?”“点就是点。我干吗要想那么多!”  相似文献   

12.
缺乏管理经验的班主任会以为学生是靠班主任的厉害“管”出来的,能把学生“管”住就是好班主任。于是,他们从上任的那一天起便对学生“约法三章”,满脸的严肃,把原本就很少的一点笑容也“取缔”了,长期摆出一副没有笑意的脸。故意让学生“怕”自己,和学生保持较大的距离,遇到学生做错了什么,便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严加训斥这样的班主任不自觉地步入了班主任工作的误区。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这是关系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重要问题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个性的发展。教育家苏…  相似文献   

13.
徐根荣 《成才之路》2011,(17):67-67
为人师表二十载,也当了多年的班主任,送走了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碰到过不少缺乏自尊心的学生。由于他们长期的自我放纵,加之教师的轻视、漠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他们愈加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差生”。面对这部分学生,无论你怎样批评,他往往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把你的批评教育当做耳边风,许多时候根本不会当做一回事,左耳进右耳出,依然我行我素。若是学生发展到这一步了,教师要转化他们,往往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在教育方式上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既要他乐意接受批评,又还要为他保护所谓的“面子”。只有如此,才有助于他们及时改正错误,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邓文圣 《教书育人》2001,(17):36-37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一分钟”艺术,你注意了吗?在此,笔者就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的“一分钟”艺术,谈谈管窥之见。一分钟目标:适量,合情,有利于学生积极反馈。弗罗姆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人在采取行动时,总希望获得一定结果。这结果就是形成行为动机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其目标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要求,另一个是自身情感需要。一分钟目标是指某个短暂时段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班主任向学生发出目标要求的行为。一分钟目标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倘若处理不好也将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处理好一分钟目标呢?美国心理…  相似文献   

15.
现今多数学生是家里的“独苗苗”,集宠爱于一身,从小就养成娇气惯纵的坏习气,到了学校他们一些原来的坏习惯仍旧存在,于是乎老师对学生总是这不满意那不称心,更有甚者跟学生形成心理上的对抗,这就使班主任工作开展得非常艰难。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少了一点宽容之心。那么,如何以一颗宽容的心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呢?首先作为班主任,你得了解你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专门在第十六条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显然是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的规定。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疑惑,不是班主任,就无权批评学生吗?怎样才算是批评学生的“适当方式”?  相似文献   

17.
曾读到一则寓言:两个人各面对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个说,我已经喝掉了半杯了;另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没喝呢。前者透露了无奈和苦涩;而后者却满怀着希望。由此,我想到了教育。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不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吗?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中,做教师的就像第一个人通常只看到那“空的一半”。有些学生因为空的是“一大半”,就便成了教师训斥的对象。教师在批评这些学生时,因为情绪激动往往措辞严厉而伤害了他们的自尊,结果学生自暴自弃。如果教师换个角度,像第二个人那样,盯住学生的“满的一半”,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  相似文献   

18.
化教育局)班主任教师在大学的整个教育环节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教师若是千里沃野,学生必是那盎然春色;班主任教师若是那荒凉沙漠,学生无疑是那萧瑟雪冬。因此,在班级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笔者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五载,最大的收获是:作好班级德育工作,组织一个健全的班集体的关键在于一个“导”字。一、“导”的基本含义所谓“导”就是班主任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想品德教育在集…  相似文献   

19.
张筠 《今日教育》2014,(11):54-55
《礼记·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其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围绕这个话题,我们邀请了某教育刊物资深编辑和两位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与读者分享他们的体验和认识——教师德性体现在其对学生成长的耐心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德性最重要的因子就是信任,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做一个思想独立、懂得因材施教的真有“真德性”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20.
去一所学校交流。在闲暇时刻,我习惯性地一人到学生宿舍,想找学生了解一些情况。在一位同学放在桌上的电话本上看到他写的通讯录当中有一个“911”的代号,很是令我好奇。我问他怎么会这么一个带有点恐怖色彩的号码,他诡秘地笑了笑,还是告诉我了,说是他们班主任的外号。作为教师,我心里一愣。为什么班主任在学生眼里成了“911”呢?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和他聊天:“你平时怕班主任吗?”“当然怕了!”“是全班同学都怕班主任吗?”“那也不是。”“你为什么怕?”“学习成绩不好呗。”“成绩对你来说很重要吗?”“那当然。”“重要在哪?”“这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