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为消解“智能技术+”教育的伦理隐忧,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思考与研究,需借助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以伦理学视角对其中的人机关系进行审视,深入剖析智能技术当前以及未来在价值、责任、隐私、人性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由于智能技术具有“类主体性”等独特特征,因此,需要以寻求自我价值、加强法律监管、建构理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等为中心思想,提出可行的消解路径,并力求在未来的教育中坚守教育本质,秉持理性态度,遵守伦理规则,从而保证智能教育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教育已经迈入融合创新的发展阶段,但随之出现的技术融合教育的争议也此起彼伏,人们由此陷入“技术乐观”与“技术悲观”之间摇摆的尴尬局面。技术社会实验理论认为技术本就存在一种控制困境,只有真正引入社会才能消解技术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技术、教育以及两者互动关系三个角度辨析了技术与教育融合争议的原因,并从技术社会实验的理念中启迪教育中技术社会实验,进而聚焦到智能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社会实验的实践要义与研究内容,以期为智能教育治理提供研究参考,在社会实验的行动中缓和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争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阐释了智能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助力个性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驱动精准教研、推动家校协同等方面对教师教学的赋能;之后,文章省视了智能技术之于教师的本体隐忧、思想隐忧、技术隐忧与实践隐忧,并对这四种隐忧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提出教师隐忧的消解路径,即"一个教育理念的回归""两个发展方向的平衡""三大重要能力的提升""四种教师角色的重塑"。文章从隐忧消解的视角,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性建议,可为智能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和路径层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其技术教育在经历了中央集权管理、合作治理以及多元互动治理三大阶段后,基本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当前印度技术教育强调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的共同治理,并分别扮演着“守门员”“执行者”“催化剂”及“仲裁者”角色。在未来,印度在持续优化当前技术教育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应着重关注治理体系从“治理结构”到“治理效能”的深层转移,强调信息技术与技术教育治理的有机结合,尤其要关注妥善处理各治理主体“利益冲突”的技术及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教育面临着“唯数据论”“数据泛化”“数据互斥”等危机,变革教育治理方式,走向循证教育治理成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科学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循证教育治理是多元治理主体依托智能技术,利用经由数据、信息、知识转化而成的研究证据,精准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方法。从治理背景、依据、理念综合阐述了传统教育治理方式转向循证教育治理的发展逻辑。最后,从构建“领导力—有效证据”长效互动的教育治理引导机制,推动“公共价值—有效证据”双向平衡的教育治理证据传播机制,完善“领导力—公共价值”多元沟通的教育治理协商机制等层面提出了循证教育治理的实践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技术赋能教育成为时代的选择,却也因技术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暗藏未知影响。“跳出教育看教育”指出了新时代教育治理的系统思维。立足社会大生态,教育治理应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构成治理网络,从不同的层面协调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进程。在技术成为教育发展动力的趋势下,技术社会实验以其开放性、不可预期性、持续性和反身性为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据此探讨了技术社会实验启示的教育治理路径。最后,遵循“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治理理念,讨论了未来教育之于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以何种形式介入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行为实践是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亟需解决的理论创新问题,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教育质量保障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内在要求,大数据技术对于推进治理主体内外部信息共享、诉求表达、自主治理具有先天优势。高职专业教学诊改是大数据技术赋能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教育数字化转型赋予了高质量教师发展的新思想、新方向与新路径。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审视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强师之路”的现实隐忧,包括能力之困、发展局限、公平隐忧与治理偏差等方面。据此,提出相应的消解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优化教育新基建“自主”建设;赋能教师数字能力转型,打造互利共生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培训资源开放共享,深耕分层分类的精准化培训改革;寻求积极差异与弥补数字鸿沟,探索协同联动教师发展模式;推动数据循证的教师队伍治理,优化治理偏差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智慧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我国数字教科书迅速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数字教科书发展现状的梳理,总结出技术的过度介入、“教”与“学”的混乱无序、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以及内容形式的貌合神离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需要分别在技术层面、主体层面、社会层面以及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层面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不仅要把握技术合理的“度”、立足教学适用性,还要树立大众正确的认知以及注重信息技术下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延伸。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迈入智能时代,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融通形成的元宇宙引发广泛关注,教育元宇宙如何发展与应用也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尽管教育元宇宙有利于克服以往传统教育的弊端,有望赋能教育数字化的转型与升级,但也存在相应的技术伦理问题:其一,元宇宙数据治理缺位催生数据信任危机;其二,人机虚拟互动场域下教学权责模糊不清;其三,智能感知空间的“拟像化现实”诱发个体情感认知混乱;其四,沉浸式数字空间的隐匿性存在自由度失控风险。据此,应强化教育元数据收集系统的审查与分类功能,构建基于师生权益保障的元宇宙伦理责任准则,优化基于教育情境评估的沉浸式情感体验,创设基于开源元宇宙规则的教育主体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背景下,教育技术尤其是ChatGPT、DALL·E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应对教育公平问题上被赋予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期待,然而现实中教育技术“失控”和教育公平“失败”的遭遇,呈现出教育技术反噬教育公平的风险。教育技术融合视域下推进教育公平的话题,蕴含着教育发展、教育技术革新、教育技术反噬、教育资源配置等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教育技术反噬教育公平,表现为技术“偏见”、技术鸿沟、恶意滥用三种典型类型,本质上是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失控,以及教育活动的理性应然状态被遮蔽。剖析教育技术对教育公平之“善恶”共存的逻辑,教育技术的价值呈现出以增加教育机会为核心的效率观,而效率实现主要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法治状况。教育技术的角色决定了其向善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且向善有其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教育技术发展观、哲学观,论述教育技术和学与教的理论的关系。强调教育技术工作者要正确处理“教育理论”与“技术”的关系,把教育技术和学与教的理论整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算法时代,智能算法技术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了“硬核”支撑,基于“内容—过程—情境”的整合框架,分别对智能算法技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展开理论演绎。优质资源的精准供给增强了职业教育内容适应性;全周期过程性的追踪增强了职业教育过程适应性;具身认知的沉浸体验增强了职业教育情境适应性。而算法“茧房”、算法“黑箱”及算法“霸权”等技术异化困境的存在,构成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隐忧。因此,完成算法“茧房”突围,需要扩展职业教育对异质化内容的接触面;破除算法“黑箱”诅咒,需要强化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数字化治理;推进算法“霸权”规制,需要提升职业教育情境中的主体自反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前只有单一的理论型普通本科,“专升本”意味着从职业技术教育转变为理论型普通高等教育。因此,有必要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体系。建议允许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专升本”,但仍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学校的水平。实事求是地控制。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画像技术助推精准思政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应然之义。该技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画像方式以及画像标签的建立模式,为精准思政提供了技术可能。但同时,其画像过程也给精准思政带来身份建构的挑战、“信息茧房”的困境以及技术盲目应用的风险。当前,以大数据画像技术助推精准思政,要通过提升大数据画像的精准度、保持大数据画像的“技术正义”、培育技术应用者的数据素养等举措,推动精准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从架构主义到行为主义的渐变过程,其中贯穿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内容、不同技术水平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直至作出相应完整的定义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从视觉运动到视听教育再到程序教学的演变,从系统技术改造教育技术再到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反映出教育技术从一个运动发展到一个领域和专业的演变过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教育技术界发生了教育技术观念的大转变,从“媒体观”向“系统观”过渡,教育技术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与智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愿景。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建构基于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的智慧教育教学,需要从教育网络大平台建设、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课程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数据挖掘与学习过程分析、学校教育系统重构等多个角度去推动。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治理将显著提升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社区教育领域数据治理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相对较少。研究表明,社区教育数据治理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社区教育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构建一系列的实践和活动集合。当前社区教育数据治理存在资源更新滞后、数据融合困难、数据价值没有充分体现等问题,同时还面临数据数量与数据质量之间、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之间、数据治理与传统数据管理之间的矛盾。因此,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我们需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的实践路径,并构建社区教育数据治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按照“国家急需、全国一流、面向专业”的要求,建立健全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是当代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职业院校提供教学全过程信息化服务为目标,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为己任,进而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以及评价机制变革,其不但能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还可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也必将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化发展。旨在研究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在线教学的应用与实践,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探索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逆全球化浪潮和“人工智能+”推动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的阶段。《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社会契约”的视角。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旨在将教育视为“全球共同利益”,并呈现出治理主体的扩大化、治理客体的动态化、治理规制的协同化、治理目标的原则化、治理效果的多维化等特点。迈向“社会契约”的全球教育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多元主体参与的“合法性”危机、混乱世界秩序中的客体泛化风险、教育大数据的孤岛阻碍及智能鸿沟、教育治理效果异体问责的实践壁垒、基于教育公共利益的价值认同困境。迈向“社会契约”全球教育治理的变革将探寻“教育法治”的复合型治理规则体系、转向基于教育证据共识的治理范式,推动建立以教育大数据为依托的“云边端”协同机制、在管评分离的基础上强化第三方评估、发展“公众需求”逻辑下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