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汉朗咏集》是日本平安时代一部具有独特文学史意义的文学作品选集,它同时收录中日两国作家、汉日两种语言的作品,将中国诗文、日本汉诗文与日本和歌建立在“他者”与“自我”的整体框架之中,显现出多层面的“和汉并列”表征下的文化交融与竞争。日本汉诗在《和汉朗咏集》中不仅数量居各类文体之首,而且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连接、协调、模糊了外来文学与本民族文学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异质文化的价值意义,成为日本汉诗“他者想象”与“自我建构”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日本美术一直对照着中国文化艺术的范本进行建构。近代“日本画”的确立,也是以西欧文化体系为他者进行自我形塑。然而,在以信息交换与经济网络架构的后现代文化全球化的讨论框架中,“他者”与“自身”的对立轴已经消失,当代“日本画”必须在全球一体化的文化空间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自己的坐标。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我主要从事日本后现代批评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战前战后日本对中国的研究这一方面,2011年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氏兄弟与日本》一书,其中有一半篇幅介绍了战后日本的鲁迅研究,从竹内好一直到现在的代田智明。顺着这条线索继续往上推,最近主要是做二战以前日本人有关中国的研究,而且不仅仅是文学方面,更多涉及到明治维新以来一些人士有关中国社会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整体分析等。以前,我们称这些为“汉学”或者“支那学”,如今叫“日本中国学”。  相似文献   

4.
在列维纳斯的哲学中,主体性是存在于他我关系中的,自我依赖于“绝对他者”。为此,主体具有了为他者的“被动性”的特质,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实现了由“理论主体”向“伦理主体”的转变;最后,主体性转化后的绝对伦理责任主体和诸多他者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影响到中国现代学的一种小说形式。中、日私小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私小说的“自我”是自我封闭、不求进取,内向深深的反省;而中私小说中的“自我”却在渭叹感伤中潜伏着进取、反抗、并伺机向外扩张个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作家的个人境遇、社会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青年鲁迅在日本度过8年,形成对日本深刻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以“窃火”者的姿态,介绍日本进步文艺,号召国人向日本人学习.从1920年代后期起,鲁迅逐步接受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随后又鉴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其“日本视域”明显转换,他不仅旗帜鲜明地对日本“支那通”及“转向”文人提出批评,而且对日本的武力入侵表示坚决反对,借鉴日本和反抗日本两种取向明显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7.
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延袭了传统的男性凝视视角,以第三人称有限全知视角和赫索格第一人称视角交替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父权制下男性如何诉说不说话的“他者”。女性作为第二性,是赫索格“自我”外的“他者”。但索尔·贝娄又赋予这些女性新的独立个性,她们颠覆男性的主宰地位,反过来牵制男性,主动化为说话的“她”者。从“他者”到“她”者,不仅反映出美国当时的文化现状,即女性改变被书写的历史,她们给男性主导的父权制社会带来危机,更展现了索尔·贝娄对这一转变的思考和担忧。  相似文献   

8.
有学者认为:方苞是“汉学”的对立面,是桐城派与“汉学”交恶的肇始者。针对这一论断,提出:汉宋学之争的框架不适合于方苞,方苞没有也不可能反对“汉学”。方苞的学术思想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背景下形成的,他深受“实学”思潮的影响,这一影响不仅表现于方苞前期的学术取向,也表现于他对程朱理学的选择,即重在程朱理学的经世方面,而不是本体论方面;从方苞最为致力的礼学研究中也不难看出“实学”思潮的影响,他的礼学思想从渊源上可以说是与“汉学”同源的,他的“理寓于礼”观点,在一定意义上还为“汉学”家“以礼代理”思想的形成开拓了道路。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从“医生”到“文人”,再到“政治家”的转变,在不同的转折点,为寻求新身份的合法性,一方面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另一方面也对自传叙述作相应的调整。在“弃医从文”的转变中,他在与田汉、宗白华二入的通信中表现最为强烈的是一种忏悔意识,而这种忏悔并不完全是宗教意义上寻求“宽恕”的行为,也是郭沫若获得新的身份认同的心理机制。论文所探讨问题的是郭沫若如何通过忏悔的心理机制和言语行为,获得新文学圈的认同,以及这种心理机制在他身份的第二次转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否定稍作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他者”意味着非自我,这是新课改以前学校课程“去真实性”的主要体现,随着新课改以后对自我强调的与日俱增,出现了理论层面强调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实践场域依旧践行他者课程的怪现象。从“课程他者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无论是他者还是自我都只能片面的反映出课程的本质,课程应被理解为实现自我与他者间互动的过程文本。  相似文献   

11.
走近“魔鬼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魔鬼训练”的起源与发展“魔鬼训练”起源于日本,开创人名叫大江白内城。大江白内城带着他的学生,赤裸着身体,在北海道一处荒凉的山谷进行残酷的训练,他们用西伯利亚寒潮带来的猛烈风雪来训练自我的意志力。在大江白内城看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先具备坚强的意志力,而这种极度残酷的的训练方式是修炼自我意志的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其训练方式的残酷和近乎不近人情,舆论就将其命名为“魔鬼训练”。后来,这种训练方式渐渐引起了日本企业界的关注,并加以改造,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训练中。“魔鬼训练”在日本企业界大…  相似文献   

12.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巴赫金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对话性。“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汇,“他者”与“自我”相对,“他者”与“自我”的对话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他们两者在对话关系中是平等的。因此,翻译批评标准应兼顾自我和他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发扬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平等与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翻译批评标准中树立牢固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与中国新学相关的外国学中,日本和中国的现代学的关系极为密切,私小说就是这种密切关系的具体例证,本分析了中,日私小说中“自我”的差异并揭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的广播,不仅敲响了轴心国同盟完全覆灭的丧钟,也宣告了日本帝国的灭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这是反法西斯盟国军民英勇奋战的必然结果,它揭示了“玩火自焚”的真理。然而日本政治家“谋和”成功,是二战结束的“催化剂”。从主观上说,它是日本政坛显要们居于难以接受而又无可奈何的现实的基础上,力图挽救日本帝国彻底毁灭的努力。从客观上说却导致了战争的结束,使盟国减少了百余万人及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不管怎么说,迅速结束战争对战胜者和战败者来说都是非常合算的。因为,战胜者可以放心地享受胜利的荣誉以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失败者也可以保住复兴的更高更有利的起点。因此,回顾这次“谋和”活动进程,追忆“谋和”者们的努力,都是有益于历史研究的。正在日本战争狂热者高呼“死战”到底的时候,日本政坛宿老们却开始了向盟国的“谋和”活动,这一活动几经周折,但在天皇的亲自干预下,终于以广播天皇停战诏常为标志而获得成功。这些谋和者,虽以自己的政治前程乃至生命换来了停战,却避免了日本的毁灭,保住了它复兴的根基。这次谋和成功在客观上减少了盟国百万余人和巨额经济损失,这对交战双方都是有益的。因此,回顾这次“谋和”活动的艰难历程和谋和者们的种种努力,不仅将会获取经验教训,也是对历史研究工作的一种负责。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开设第一所“教师养成塾”之后,日本各地教育委员会纷纷尝试这种集“培养—录用”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这一模式虽弥补了教师培养“大学化”原则下“重知识轻实践”的短板,却引发了日本教育界关于教师教育变革“进步”与“倒退”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6.
张方丽 《文教资料》2010,(32):15-16
《不一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相似文献   

17.
勒维纳斯关于“他者”的认识是以犹太教为背景的,不过他在利用犹太教过程中对之做了适合于他自己“他者”理论的改造,因此在他那里,“他者”已经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过程之中抽身而去而成为“神秘化”的存在者,这样勒维纳斯就使得现代伦理学中赋予“主体”的优先地位在后现代伦理学中被“他者”所占有,而“主体”真正地回归到自已“道德孤立与自我负责”的道德“原初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18.
私小说是产生于日本 ,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小说形式。中、日私小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日本私小说的“自我”是自我封闭、不求进取 ,向内深深的反省 ;而中国私小说中的“自我”却在喟叹感伤中潜伏着进取、反抗、并伺机向外扩张个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作家的个人境遇、社会文化和时代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图1中一个日本兵左手挥舞着带血的刀,指向“中国”,右手紧握“大陆政策”的招牌,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而在图2中,一个残疾的日本兵左手撑着拐杖,右手提着钝刀.刀上系了一面有“投降”两字的小白旗,落败、沮丧的神情跃然纸上。两幅漫画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从开始的狂热到最后失败的过程,这种从“彼一时也”到“此一时也”的戏剧性转变.告诉我们日本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野心不可能得逞,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社会科学在表述“他者”时遇到的挑战以及随之而来一些学科在认识论方面的转型或突破,接着指出这些转型或突破存在的问题,即“他者”仍旧是被另外的“他者”研究的对象,最后论述了“自我表述自我”及其存在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