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别利用主成分法和核主成分法,对2010年江苏省13个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核主成法分析的结果更加合理,并分析了原因,最后对江苏未来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汶川地震36个严重受灾县市进行了综合分析.一方面,得到了用来判断灾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灾情指标,另一方面,依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对36个县市按照灾情严重程度进行了排序.同时,依据主成分综合得分的均值化数值对36个县市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3.
支持向量机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但该算法不能够对复杂高维的生物医学数据进行准确的分类,而FSVM方法能够利用模糊性对标记样本数据进行较准确的归类,故采用FSVM算法对老年痴呆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数据的11个主成分,并筛选前3个主成分和前2个主成分分别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利用基于FSVM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将老年痴呆的121个样本分成了正负两个类别,实验结果表明,FSVM算法能够有效地分析老年痴呆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五味子脂肪酸的组成和主成分亚油酸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五味子中脂肪油进行提取,并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由五味子中分离鉴定出9种脂肪酸,脂肪酸的主要组成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成分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复共线性对LS估计的影响,复共线性存在时主成分估计比LS估计有较小均方误差.通过实例说明利用主成分估计对LS估计改进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简明扼要地对青海1985-2002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动态描绘.结果表明,动态轨迹与客观实际能很好吻合,为促进青海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机调试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核参数,从而建立了一个核主成分模型.然后用核主成分法对2010年江苏省13个市的居民生活水平进行分析,并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作了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核主成法分析的结果更加合理.最后对江苏未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降维技术,在用于综合评价时,在不损失原有信息的基础上,主成分分析结果易受异常值的影响,分析结果稳定性差.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惯性系数加权的方式对原始指标进行分级优化,再利用均值化的思想对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弱化了异常值的影响,增强了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科学地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避免主观随意性带来的偏差.选取8个原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析表明,普通高校数、财政性教育支出、工业生产总值3项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利用定性资料数量化理论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找出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成分与主要因素,达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随机利率下的消费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研究经典消费模型和今年我国利率上调的实际情况,在收入是确定的假设下,建立利率是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消费优化模型.利用随机模拟和遗传算法求解此随机优化模型,得到了消费者选择的最优消费和最优消费效应.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利率变化时,消费者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2.
资本预算折现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净现值法是在资本预算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它需要的一个重要输入变量是项目的必要收益率。本文关注的是如何估计出项目的必要收益率。CAPM是估计必要收益率的最常用模型,为了应用该模型,我们需要了解无风险利率、市场风险溢价和项目贝塔的取值。本文详细论述了从已知信息中估计这些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小波变换对含噪语音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结合隐马尔可夫和人工神经网络混合模型进行识别的方法,进一步反映语音信号的动态特性、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识别率.实验证明,该模型适合于对噪声背景下的语音进行识别,同传统的HMM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抗噪鲁棒性,在信噪比较低情况下,识别率比传统的HMM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因应产业外移导致结构性的失业,失业者更需要投资职能训练增加其就业率。金融风暴的来临,失业率攀高,行政当局投资大量训练费用予职训主管机构提供训练课程,但是成效与否与投资成本之间确切关系必须有一准确计算公式,使失业者及行政当局能在有限投资成本下提高就业率,故本论文研究弹性职能训练费用与成效率之最佳预测模式。配合信息科技之到来,弹性职能训练费用与其成效率之计算公式,未来可输入在民间及行政当局与职训业者计算机应用程序中,作为控制成本找出最大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将非线性科学的主要方法——混沌分析方法与汇率理论相结合,为研究汇率决定问题开启了新的视角。本文在介绍和分析Paul De Grauwe等提出的基本混沌货币模型及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存在的不足,较全面的介绍了Frank H.Westerhoff等学者提出的参数改进模型、基于流分析者引入和中央银行干预所提出的汇率决定混沌模型。通过这些模型的介绍,有助于理清混沌分析方法应用于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为进一步研究汇率决定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汉语方言辨识系统中如何建立合适的语言模型用以提高系统的辨识率。采用了基于统计的语言建模方法,首先把各方言的语音材料转写成音素序列,然后让机器统计方言音素的组配规则,建立各方言的语言模型。结果表明,加入语言模型的辨识系统比仅仅依靠声学模型进行辨识的系统,辨识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7.
A macroscopic frost heave model with more clear parameter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porosity rate frost heave model and segregation potential theory, a porosity rate function was deduced and introduced into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and verified by frost heave tes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osity rate within the frozen fring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quar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current porosity, and is also proportional to the exponential function of applied pressure. The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of frost depth and frost heave are within 3% and 15% respectively, demonstrating that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applied pressure and current porosity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hile temperature is just the constraint of frozen fringe. The improved model have meaningful and accessible parameters, which can be used in engineering with good accuracy.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建立起我国居民货币需求的回归模型,分两阶段对我国居民货币需求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近年居民住宅所占的货币需求增大,居民对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货币需求弹性在变强,居民行为更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后,再利用LSSVM进行建模和预测,由此得到了一种新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PCA-LSSVM)。以甘肃省天水市的胆囊炎发病率为例,应用PCA-LSSVM预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PCA-MLR,ARIMA,LSSVM等参比模型。  相似文献   

20.
Early interventionists seek to docu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efforts with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In order to do so, they need to have available as many techniques as possible to ascertain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child's progress. One tool that has been used effectively in efficacy research, but has not been widely employed in program evaluation designs is the rate of change in development index.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ate of change in development index as a useful tool for early interventionists who are attempting to interpret and evaluate child progress. A model for the use of a rate of change index is described which uses the Proportional Change Index developed by Wolery (1983). The model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rate of change index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