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7,(3):101-107
大学体育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根据哈贝马斯确定一个社会系统陷入危机的三个表现,认为社会成员对大学体育的社会认同发生了质变、社会系统对于大学体育的控制功能失效、大学体育的组织原则遭到破坏,大学体育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要求大学体育以"大学生"为本,以"生活"为价值取向。它以体育与大学生生活的融合性、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多样性和自主性、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时常性为基本特征。因此,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能够提高社会系统对于大学体育的控制效率,促进社会成员对大学体育的社会认同,确立大学体育的组织原则,引领大学体育走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张利娜 《体育世界》2010,(10):31-32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面宽广渊博的程度,更关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却恰恰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此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女生,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和研究不同专业大学生在接受和提供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检验提供社会支持和接受社会支持的作用,本研究对体育类、文科、理科大学生男194人、女172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女生提供主观社会支持维度高于男生,并有显著性差异;文科学生提供和接受主观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理工科学生,但低于体育类学生。结果提示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学途径提高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与接受社会支持的程度,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大学生为对象,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并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培养需主要从影响主体的态度、主体规范和认知控制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中日大学生体育态度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文化背景相似的中日两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体育态度的比较分析发现:与中国大学生相比,日本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具有较为成熟的社会心理特征。鉴于这一研究结果,建议我国的体育教学应该重视体育课堂社会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几年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呈现出一种融合的态势。这种融合态势主要表现为社会体育形态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的依赖性逐渐减小;高校体育场馆开始向社会有偿开放;社会体育的管理形态开始进入校园;高校体育教师扮演“双重”角色;社会体育场馆开始为大学生提供有组织或松散廉价、快捷的有偿服务;社会体育组织、各种俱乐部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大学生身上;余暇体育成为大学生体育的一种新时尚;大学生体育信息大量来源于社会和宣传媒体;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愈见突出。为此,高校体育社会化的作用,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现今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体,以其独特性和青春活力在社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因此了解现今大学生的娱乐与学习,显得重要起来,为建设21世纪中国大学生健康面貌提供一些帮助。在此为了了解现状,进行对这方面的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论时尚体育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时尚体育是具有流行性、新颖性和开放性的新兴社会体育运动,作为高雅的休闲手段,可以增进个体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时尚体育的开展,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引导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方向,增进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与高校体育改革方向一致,有利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主客场制比赛的施行,使得如何安排主客场制中的小周期训练,解决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学训矛盾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在这种训练周期中,对训练的控制即掌握各种强度的强度比例及此后的恢复,就是该周期中训练控制的关键。而在训练期间训练控制应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而定。  相似文献   

10.
情商是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因此,在高校体育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培养大学生情商,注重对大学生健康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对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定大学生社会健康的现状及体育对大学生社会健康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大学生社会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理念的缺失,导致社会体育专业一直处于摸索中发展。文章提出了确立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理念的必要条件,只有面向市场、依托社会,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确立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改革,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运用哲学、社会学理论,以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脉络,通过对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比分析,对社会体育的本质进行探索,以期引起体育界对社会体育的理论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社会体育公共关系的含义及特点,构建社会体育公共关系的意义,社会体育公共关系的内容体系,社会体育公共关系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虽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增长,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余暇时间的不断延长,对体育价值观念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体育的参与程度和发展规模都在不断壮大。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将需要一大批拥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就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因此,本文从体育产业、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体育康复保健四个角度来分析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军  杨涛 《体育学刊》2012,(5):14-21
社会资本是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角色和重要变量,也是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受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社会资本研究的影响,近10年来,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也逐渐为体育学界所关注。从研究的分类来看,国外学者对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体育组织、团体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体育参与与社会资本生成研究,体育参与对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研究;国内学者对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类型有:社会资本在体育领域中的影响研究、体育作为重要变量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从研究的范式来看,体育领域所做的体育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属于基于观察访谈获得事实性材料的经验性研究。从研究的问题域来看,体育与社会资本在研究上还有不少盲点,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优秀运动员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引起人们对运动员社会责任的关注。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既可以是法律上的义务,也可以是伦理或道德范畴的义务或者角色定位。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主要体现着优秀运动员对社会伦理的回应,反映着优秀运动员对社会期望的实现。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存在道德和法律上的依据。要使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实现,需要完善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的法制建设,主要包括加强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的立法和执法、建立优秀运动员"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机制、建立优秀运动员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提升优秀运动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18.
依据社会稳定原理,分析体育促进社会心态稳定理论,探索体育促进社会稳定机制.研究主要结论:(1)体育在转移和抚慰社会不良情绪、缓和与化解社会心理震荡、消除与弥合不满注意力、调适和缝合社会创伤与积怨,削减和缩短不公平的社会心理,都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2)在社会变革初期,体育润滑功能、释放功能处主体,随"心理震荡期"减弱,体育投资功能、缓冲功能和公平功能逐步发挥它的作用.(3)体育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功能上还只是对于社会矛盾的调节作用,还不能够独立的解决社会矛盾.(4)体育促进低收入群体社会稳定还要与"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其他社会支持活动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内涵出发,阐述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价值,分析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的困境,提出完善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法律法规,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和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公民危机意识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健全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保障体系和补偿制度,从而加强对体育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鲍捷  周青 《搏击·武术科学》2006,3(11):77-78,80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越来越大,存在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增多和数量减少之间的矛盾。如何提高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认证的地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个人背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方式、证书认证形式以及社会需求与待遇入手,分析了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状况,并比较各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情况,进而找出一种合理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模式,从而为我们国家更好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