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广播无处不在,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不受地点和收听工具的约束,这种可以在流动中收听是广播的特点和优势,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在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广播媒体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随着DAB和CMMB等新技  相似文献   

2.
广播的许多特点被人们所熟知,首先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把突出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的告诉受众。其次是生动传真,感染力强,广播热线利用电话同听众交流,增强广播对受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再次是传播面广,渗透力强,广播收听方便,不受空间条件限制,传播区域广泛。不受文化水平限制,传播对象众多。同时,广播的音响运用,也是广大听众喜爱广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广播市场听众规模庞大、时间资源丰富,在新媒体竞合的市场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如何通过广播媒体的价值深度挖掘、客观测量和评估广播媒体价值成为广播人日益关注和重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4.
广播的伴随性特质是广播所独有的,通俗地说是指人们在收听广播时可以边听广播边做其他事情。其他媒体则不具备这种功能。如在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飞机上,读报看杂志看不一会就会令人头昏眼花,电视、互联网也是如此,而且对视力的损伤极大。广播则不存在这些弊端,广播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想听就听,广播的这种伴随性功能,得到了像喜欢晨练的受众人群、  相似文献   

5.
吴波 《视听界》2012,(3):99-100
在媒体市场上,广播是否最弱势,正走向穷途末路?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作为一种便于移动收听的“贴身媒介”,广播具有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与报纸相比,广播的时效性不言而喻;与电视相比,广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与网络相比,它不受工具和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广播以有声语言为传播途径,既不受知识层面的限制,又适合各个年龄的人群需求,同时具备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理论广播在传播效果上更优于其他媒体。理论广播平民化既是理论研究的目的所决定的,也是广播所面对的受众群的多层次、多元化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利用音响进行报道是广播的特色。电话采访是把电话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谈话向听众广播的一种录音报道形式,也是最具广播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在万里之遥或者用其它采访方式难以进行采访的特殊环境下,都可以进  相似文献   

8.
声音是传统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利用音响进行报道是广播的特色。而电话采访是把电话中记与采访谈话的实况录下来向听众广播的一种录音报道形式,也是最具广播特点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形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在万里之遥或用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进行采访的特殊环境下,都可以进行采访。它可以及时、迅速、真实生动地把社会公众关注的新闻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9.
以推动广播媒体转型升级为目标,分析突发事件报道中广播媒体的作用,介绍突发事件,从信息传播效率、时间地点限制、互动性三个方面总结广播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意义,并且提出广播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强调突发事件报道作用、发挥广播媒体导向作用、拓宽新闻信息途径四点建议,能够充分体现出广播媒体的独特作用,以期能够提高广播媒体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俊健 《河北广播》2007,(2):56-56,53
广告创收是广播媒体经营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的将广告时间销售出去一直是广播传媒的战略核心。但是,目前广告作品在媒体中所处的状况与其地位极不相称,在广播媒体的所有节目中广告成为了一只“软肋”,当人们提起广播媒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类不切实际的广告,这严重影响了广播媒体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虽然常常让媒体猝不及防,但是新闻界有句老话:新闻是易碎品,意思就是,新闻是最新事实的报道,时间稍微滞后即成为明日黄花,因此,媒体面对突发事件重视报道的时效性十分重要. 广播所特有的“短、平、快”功能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广播媒体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异地连线播报,与报纸和电视等其他媒体相比,其优势不言而喻.面对突发事件,广播记者应充分发挥广播的这些优势,及时抢占新闻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手机电视产业链定位及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和3G的广泛应用,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不断涌现和发展。手机电视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传播渠道,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以最快的速度观看最新的动态信息。手机电视具备电视媒体的直观性、广播媒体的便携性、报纸媒体的滞留性以及网络媒体的交互性。  相似文献   

13.
宋莉 《中国广播》2013,(9):49-51
笔者通过观察多年来媒体报道内容的变化发现,广播媒体经济报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报道内容越来越宽泛,报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广播媒体对经济类问题的报道在高度、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旨在通过对广播电台经济报道现状的梳理,找出弱项,探讨改进对策,推动广播媒体提高经济问题的报道水平,做好转型期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4.
孙弘 《新闻采编》2006,(5):18-19
新世纪的中国广播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传播受到其他媒体的多重挤压,尤其是电视和网络媒体。要实现广播媒体在新世纪的复兴,首先得了解广播受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广播音乐为广播撑起一片蓝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新世纪 ,面临严峻挑战的广播业还有没有生命力?广播音乐如何进一步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和促进人类文明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从事广播音乐工作者共同关心、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使命。多媒体时代 ,广播音乐生机无限曾有人认为 ,50年代是广播的全盛时期 ,而今面对各种传媒的激烈竞争 ,尤其是随着报纸时效性的不断增强 ,电视业的迅猛发展 ,加上号称“第四媒体”的网络的强烈冲击 ,广播这种曾在人们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媒体 ,由于其自身各种限制 ,仿佛有江河日下的衰微之势 ,使广播再也…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各种媒体的竞争不断加剧,特别是新兴媒体的涌现,更是让广播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有着百年历史的广播,以它自身独特的优势,在众多媒体中仍然显现出不俗的表现力。本文从更新广播新闻传播观念,有效和最大化利用广播特点等方面探讨如何增强广播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戴婷  张亮 《声屏世界》2016,(5):11-13
当前,传统广播在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新途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着力点,一些广播媒体大力发展APP。广播媒体为何要建设APP,做APP该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怎样做好APP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考验着广播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广播广告由于以声音为传播形式,因而它与平面媒体、图像媒体、网络媒体的广告相比,具有接受度较高、受众较少受文化素质的影响,投入成本低、回报较高,伴随性强, 收听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优势。虽然,报纸广告可以传阅、留存,可以细细的品味;电视广告有声音,有图像, 能够听得着、看得见。但广播广告却可以利用播报的语言、气息、音响、音乐等多种声音表现手段,营造出一种广阔的想象空间。尤其声音中的情感色彩是广播媒体的重要特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也正是广播广告之魅力所在。所以,要做好广播广告,必须充分发挥语言、音乐、音响的特有优势,以达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视的迅猛发展使广播的阵地不断被蚕食,第四媒体——因特网又向传统大众媒介发起了冲击。这使当今的广播广告与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就连一些广播人自己也认为广播是一种夕阳媒体,再没有什么发展余地了。有些广告公司在为客户制定媒体计划时,  相似文献   

20.
孙鉴清 《视听界》2007,(6):86-86
不少农民反映,现在电视上市场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不少,但他们整天闯码头、跑街头、转田头,很少有空闲坐下来看电视,而广播不受地域、时间、文化的限制,可以边干活边听,边吃饭边听,边走路边听。对此,农村广播可从加强听众的参与性人手,让广播在农村更有人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