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实录 一、游戏,引出"角"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还记得吗? 生:记得,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还有圆、平行四边形和五边形. 师:老师这儿就带来了这些平面图形,不过,它们都藏在这个信封里,你能从中把圆给摸出来吗?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学生观察演示过程,感知圆 在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后,教师将细绳的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手里,用力甩动小球,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形成一个什么图形?这种图形是直线图形吗?然后,教师用拉线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让学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师:首先,请大家回顾一下,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师: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吗?  相似文献   

4.
片断一: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六种图形。师:你们能利用小组中现有的六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这六种图形吗?(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师:从这些平面图形来看,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呢?生: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评: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解了“围成”“所有”“总和”的内涵,并进一步理解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意义。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此环节使周长知识进一步延伸,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而且掌握了一般的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平面图形的周…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非常有幸,听到了几位老师同上《圆的认识》一课,感触良多。圆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平面图形,学生学习圆的知识是在学过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直线图形的认识后,对一种新的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6.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圆 师:这个袋子里有一个圆,除了圆还有其他的平面图形(投影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能把圆摸出来吗?想一想,怎么摸?(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到前面摸)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48页。一、提供材料,激发兴趣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一个信封,内装许多基本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拿着这个信封猜一猜,信封里有些什么?然后拿出来看一看,说说信封里纸片的面积怎样计算?12圆的面积怎么算?14圆的面积怎么算?[评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运用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打开信封,发现都是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学生想:这些图形我都知道,面积也会算,老师提供这些图形给我们干什么呢?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六年级自编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圆等图形的旋转,明白通过旋转平面图形能得到立体图形。2.通过平面图形旋转后所  相似文献   

9.
<正>原题呈现(2008年连云港中考题,315300)我们将能完全覆盖某平面图形的最小圆称为该平面图形的最小覆盖圆.例如,线段AB的最小覆盖圆就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1)请分别作出图1中两个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探究三角形的最小覆盖圆有何规律?请写出你所得到的结论(不要求证明);  相似文献   

10.
【引例】阅读下面材料: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一个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被这个圆所覆盖.对于平面图形A,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圆,使图形A上的任意一点到其中某个圆的圆心的距离都不大于这个圆的半径,则称图形A被这些圆所覆盖.  相似文献   

11.
近读《关于圆》*(以下简称文1)一文,作者认为"圆是平面内的那条封闭曲线""平面内的线都是一维图形"(见文1,84-85页),由此推出不仅是圆,平面内的图形无论封闭与否都是一维图形(见文1,85页"二"最后一段)。关于圆是一维图形的说法早已有之,以往也没有引起多少讨论,之所以如此,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现象一:在一节"轴对称图形"课上,当学生通过"折纸—剪纸—观察"等一系列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长方形、圆等8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折一折,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和小组交流后,一致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三角形、一般梯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从表面上看,教学效果不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这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难道仅仅是判断某一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说得很好。它们都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还很多,有的是平面曲线图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种平面曲线图形。(板书:圆的认识 圆是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5页. 教材分析: 本课“圆”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也是学习的唯一一种平面曲线图形.圆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美观又充满神秘的图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奇妙的形状.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已经为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这是圆与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其他平面图形最本质的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7页的例7、例8、例9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的第1题。教学分析:圆是小学数学平面图形教学中重要的曲线图形。"圆的面积"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先是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验证圆的面积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通过了解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教学,是在小学生系统地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及扇形等简单图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在小学数学中是一个难点,怎样突破“难点”呢?第一,复习简单图形的特征、面积公式等知识;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启发学生完成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成一个图形和由组合图形  相似文献   

17.
<正>圆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低年级教学曾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认识。这单元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六年级下学期我们还将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圆是一种曲线图形,我们前面学习的是直线图形,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认识曲线图形的开始。不论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方法,都有很大的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渗透曲线图形与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5页。教材分析:本课"圆"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也是学习的唯一一种平面曲线图形。圆被人们认为是一个美观又充满神秘的图形,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奇妙的形状。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就已经为圆下了一个定义:"圆,一中同长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作圆。这是圆  相似文献   

19.
案例:"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中对"平面图形对称性"探究的教学片断。 第一层次: 出示几个平面图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一般三角形、正五边形、圆)。  相似文献   

20.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