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在产品责任诉讼中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就产品责任诉讼中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承担的关系作出论证。认为严格责任为产品责任诉讼设置了低度证明标准,有利于消费者期望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产品责任法的发展历史上,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经历了担保责任,疏忽责任到严格责任的发展过程。严格责任原则对消费者的保护是最为充分的,是产品责任立法的发展方向。在我国,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承担严格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3.
产品责任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责任主体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产品责任的权利主体是受到产品缺陷损害的一切受害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产品责任的义务主体主要是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在特殊情况下,还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的制造者,但不包括产品的设计人、运输者、仓储者和受害人。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所需得到极大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驱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极大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产品质量责任提起的诉讼不断上升.本文从产品质量责任的两个重要界限出发,对产品质量责任进行论述,以便确定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和承担责任的方式,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浅析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责任从最初的合同责任发展到现今的特殊侵权责任,其归责原则也经历了合同责任原则、过失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些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表明了在不同社会时期法律的价值取向。我国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实行对生产者适用严格责任、对销售者适用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相结合的综合归责原则,笔者对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提出了承担严格责任的主体应扩大到销售者及以市场份额补充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产品责任     
本文结合有关政策、法规和法学理论,从产品责任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产品和责任的条件、主体和归责条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产品责任的性质及其发展历程、产品缺陷、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对产品责任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和反思,以澄清一些理论上的认识,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适用的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生产者与销售者不同的归责原则,即生产者的严格责任原则和销售者的过错责任原则兼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三种原则并存的一种综合责任原则.我国已加入WTO,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适用同世界经济接轨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同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才能更加有效地兼顾消费者和企业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对消费对象的保护范围过窄,本文通过对“买一赠一”活动,商家的单纯赠与行为以及给“旁观者”造成的产品致损事故的分析,建议对传统的赠与合同做扩大化解释,扩大产品责任保护对象的范围。同时,我国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制度对产品责任诉讼主体的规定不甚明确,导致法律适应上的困惑。为了增加社会效益,减少维法成本,本文建议我国的相关法律,包括《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统一界定各责任主体的责任,使产品责任的诉讼责任主体更加清晰、明确、具体,便于操作上的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损害赔偿体系不协调;人身伤害赔偿数额偏低;损害赔偿功能过于单一;产品合同责任损害赔偿责任限定标准不公正。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如产品合同责任损害赔偿应包括人身伤害赔偿;人身伤害赔偿应具动态性;适当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责任的限制标准应公平、公正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加入WTO,涉外产品责任纠纷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我国落后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并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从实体法与冲突法两个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制的建议,并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加入《上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公约》应是各方面条件均为成熟之时。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产品责任相关立法中,应把严格责任原则明确规定为产品质量侵权的归责原则.我国产品严格责任原则的完善主要应着重于抗辩事由、惩罚性赔偿机制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责任辨析及大学生责任承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是同个人的现实生活条件密不可分的,因而,责任、使命等具有社会的根源和客观的内容,它是个人现实生活条件在观念中的表现,是个人的道德实践精神和道德力量。作为未来社会脊梁的大学生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义务和社会责任,在社会实践中磨练和铸就责任感,这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缔约过失责任自罗马法伊始即成为立法及学说上讨论的主要问题,不同国家、地区对于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着不同的立法规定,但是一般均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责任类型,二是法律效果。为能更好的把握缔约过失责任,有必要关注其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关系,因为其与违约责任均属契约上责任,而侵权行为说曾一度被认为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尚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责任中的许多问题,相关法律都欠缺明确规定,或虽有规定但疏漏之处颇多,不利于产品责任的正确解决和当事人权益的保护。本文在比较相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产品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对机动车的操控关系,对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产生冲击。大部分学者建议综合运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和高度危险责任来重新建构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框架。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不宜盲目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承担全部责任,而应通过给自动驾驶汽车加装"黑匣子"和要求车企购买生产者强制责任保险的方式,实现损害救济与鼓励科技发展并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从比较法视角来看,世界范围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由过失责任原则、担保责任原则到严格责任的发展历程。我国《产品质量法》按责任主体不同,对生产者适用严格责任,对销售者适用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相结合的综合归责原则。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应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统一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以市场份额补充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损害赔偿体系不协调;人身伤害赔偿数额偏低;损害赔偿功能过于单一;产品 合同责任损害赔偿责任限定标准不公正。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如产品合同责任损害赔偿应包括人身伤害赔偿;人身伤害赔偿应具动态性;适当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赔偿责任的限制标准应公平、公正等。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和道德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父慈子孝、兄爱弟悌的家庭责任伦理;修己安人、仁者爱人的人际责任伦理;重义济世、敬业乐群的职业责任伦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伦理;民胞物与、爱惜万物的环境责任伦理等责任伦理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弘扬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思想,强化责任伦理意识,这实际上是修整人的心灵秩序,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道德自律精神,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精神支撑和责任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产品责任是生产者或销售者因其生产或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进行赔偿的民事责任。产品责任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向纵深发展,产品责任的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完善。产品责任问题的研究发端于西方社会,不足为奇,而且西方国家对此领域的研究依然继续,这也说明了产品责任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