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王重民先生(1903—1975)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是卓越的文献学家、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其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泛,治学勤奋,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为保护和传承中华珍贵文化典籍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生前身后虽有大量著述发表,但遗珠尚多,且分布散漫,倘不及时收集编缀,恐再无机会面世,实有负其竭力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之至意。值此王重民先生去世42年之际,王重民先生始创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牵手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印刷学院诸单位,争取到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王重民全集》编纂"的正  相似文献   

2.
<正>尊敬的郝平书记尊敬的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并纪念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成立七十周年,我代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全体教师,欢迎并感谢海内外嘉宾、老师与同学们光临北京大学,参加并指导系庆学术活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创办于1947年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1956年改为4年制图书馆学系,1987年拓展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系,1992年由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为信息管理系。我系是王重民先生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先生的支持下成立的,是我国自己创办的、长期坚持办学的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机构之一。自20世纪中期开始,王重民、刘国钧、赵万里、袁同礼、于光远、傅振伦、王利器等一批著名学者先后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月18日上午,《王重民全集》编幕商讨会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507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华书局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王重民(1903-1975),字有三,号冷庐主人,现代著名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创始人;  相似文献   

4.
信息通报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5):73-73
2003年是我国著名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创始人王重民先生诞辰100周 年。王重民先生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敦煌学、史学与索引编纂方面,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达到了他所在时代的最高水平。在他发表和遗留下来的论著中,有些是里程碑式或奠基之作。王重民先生致力于图书馆学目录学教育,一生桃李满天下,为我国图书馆学目录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台湾胡适纪念馆联合编辑的《胡适王重民先生往来书信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4月2日,北京大学举办了该书的发布会和座谈会,20余位专家和记者出席了会议。王重民先生是著名的文献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是胡适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知己、助手,正是在王重民先生的积极建议下,在时任校长的胡适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北大于1947年创办了图书馆学专业。下面发表该书主编王锦贵教授在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以帮助读者比较深入地了解该书的编辑出版缘起、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王重民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和缅怀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与对图书馆学教育的贡献,本刊编委王余光受编辑部的委托,邀约了以下一组论文。其中部分论文是在整理王重民先生的遗物(部分图书、手稿、书信、剪报、读书笔记、照片等)的基础上写成的。这些遗物是由王先生的夫人刘修业先生赠给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当时由孟昭晋教授加以整理。后来孟先生不幸患病,整理工作交由北大信息管理系李世娟、王媛、杜桂玲3位研究生继续进行。他们以极高的热情与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整理工作中,一边整理遗物,一边关注目前王重民先生研究的某些薄弱领域,并分别写出了《王重民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建立》、《王重民教授著述目录补遗》、《刘修业与王重民遗著的整理》3篇论文。这3篇论文为学术界研究王重民的教育思想、学术成就等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阿英的六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书信主要内容为王重民为阿英编纂文献查找资料并提供文献线索的情况,同时在通信中也涉及王重民先生编纂出版"敦煌叙录"的一些往事与细节.这六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王重民先生与阿英的互动交流,是王重民研究史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拓中求生存、求发展——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前身是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几十年来为我国图书馆、科技情报事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专门人才。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1992年10月改为信息管理系。  相似文献   

9.
王媛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5):20-25,58
王重民先生(1903-1975年),著名的目录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借着整理王先生遗稿的契机,笔者对刘修业先生所编的《王重民教授著述目录》加以补遗,使读者得以窥视王重民先生一生著述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王重民是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本文从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王重民对我国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的重要贡献:(1)发起创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并不断推动专业发展,是新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最重要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2)制定图书馆学系教学计划,组建图书馆学、目录学教研室,筹建系资料室,不断充实图书馆学系的师资队伍;(3)构建立意明确、反映时代要求的图书馆学课程体系,并亲自讲授大量专业课程;(4)注意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计划并亲自编写大量讲义和教材;(5)尽职教育,倾心教学,培育专业人才,培养了众多爱岗敬业的图书馆工作者。王重民在整理古籍、发展图书馆事业,特别是创办图书馆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纪念王重民先生的意义在于:一是继承他以弘扬光大祖国优秀典籍为己任、献身工作和治学的敬业精神,二是不断梳理和深入研究他在发展图书馆学和目录学教育、培育专业人才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刘国钧先生(1899—1980),字衡如,其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泛、治学勤奋,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和著名学者。为编纂《刘国钧全集》,全面反映刘国钧先生为中国图书馆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刘国钧全集》编纂课题组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刘国钧先生相关资料及线索。一、征集范围及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以下类型:1.手稿、书信及题签等相关手迹;2.记录刘国钧先生工作、生活和活动的照片、音像资料;  相似文献   

12.
王重民(1903~1975年),字有三,号冷庐,河北高阳人,曾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系主任等职.先生著述宏富,学问精深,在目录学、版本学、敦煌学、图书馆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其中以目录学方面成就最大.  相似文献   

13.
毛坤先生(1899-1960年)是中国图书馆学从西方移植而来时期的第一代学者。他被当代文献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在《图书馆学史研究与学术传承》一文中,列为“20世纪四十位重要图书馆学家”之第十八位(按出生年排列,参《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卢震京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求学经历,及其所著《图书学大辞典》的版本流传、编纂出版过程进行了考证,比较了《图书馆学辞典》与《图书学大辞典》的异同,介绍了卢氏遗稿《中国古籍书目解题》的详细情况,探讨了卢氏图书馆学著述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重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同时又是蜚声国内外的敦煌学大家。文章评述了王重民先生在敦煌学研先领域的成就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是检索清代文集篇目的重要参考性工具书,是王重民先生担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索引组组长期间,带领组员们完成的代表性索引专著。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此书及其编写过程中有关的文献资料,揭示《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的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和王重民的参与角色,全面解析这一时期王重民在传承中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总结这部首次对清人文集篇目进行整理编纂的索引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文骏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在全国图书馆界享有盛誉.1979年他发表《图书馆工作的传递作用、体系和发展》一文,提出了图书馆情报传递职能的新观点,作为“百年图书馆学经典文献”之一被收入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的《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1986年他出版了《文献交流引论》一书,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最重要文献”之一,所提出的“文献交流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今天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仍然有重要意义.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多年,长时间内集系领导工作、教学、科研、著述于一身,是杰出的图书馆学教育家.此次访谈我们很想请先生谈谈他的求学经历、治学经验,但看到先生的亲笔回信我们调整了采访提纲,请先生主要谈谈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于是有了先生的《“碎片阅读”和“小微写作”》.看到先生的手稿,我们很感动,将其中两页扫描随文刊出,以飨广大关心周文骏先生的业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阐述王重民先生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自创刊之日起,就受到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当时称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师生的欢迎,因为我系出版管理大专函授班就是在1988年开始招生的,1995年又开始招收编辑学专业本科生。历年开设的《编辑学概论》、《出版管理》、《图书营销学》等课程都从《出版参考》中找到最新的数据、生动的事例、鲜活的资料。学生们完成作业也常翻阅它,有的同学还给它投过稿。 《出版参考》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它一直保持这样一些特点:内容新颖,十年来始终紧紧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王重民研究深入,王重民致邓衍林的五通书信进入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经过识读、排序和文本梳理,发现前四通主要内容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聘请邓衍林任职事,后一通为王重民代耿鉴庭求《辞源》一书事。文章以"聘约""开课""讲学""安居""求书"五个主题对这5封书信进行了考释。这五通书信揭示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早期对海外归国人才的延揽与聘用、课程设置、社会讲学、人物交游等相关史实,有助于深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机构史、中国图书馆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