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课本注:“[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此注虽短,却小有可商之处。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里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对“敢以烦执事”句的翻译和理解,各年版的课本注释都是这样的:“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按说课本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学生应很容易理解才对,可在教学中却总有学生读到此处就会犯糊涂,老师也说不出所以然。  相似文献   

3.
蒋玉升 《学语文》2003,(3):48-48
高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句,本页注⒆释为“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从译文可知“敢”作“冒昧”解。对此注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词典》部分条目书证或有阙失,主要问题有三:㈠书证滞后;㈡书证漏略;㈢书证“断流”。本文就此三类问题为该词典一百多个条目分别提前或增补了书证,材料主要取自唐五代宋元笔记。  相似文献   

5.
彭再新 《现代语文》2008,(2):111-112
《烛之武退秦师》中有言“敢以烦执事”,对此解释有多种。一、人教2004版注释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认为当译为“哪敢用这个麻烦您(亲自动手)呢?”三、《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对此句的注释就是:“从文面看,‘执事’是指秦伯手下办事的官吏,实际是秦伯本人。此连上句言:‘郑亡国而对秦有益,那就麻烦您用兵也无所谓’。”四、中语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翻译是“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五、北师大训诂学串讲资料认为“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将《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译为 :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笔者认为 ,教材的注释值得商榷。一、这样翻译 ,文理不通殊甚。“敢以烦执事”前面一句是“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两句连起来翻译 ,译文就是 :“如果灭亡我们郑国对您有好处 ,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语意缺少连贯。二、“敢”在文言文中 ,还可以作语气副词用 ,译为“岂敢”“哪敢”“怎敢”。如 :①异时倘得脱颖而出 ,先生之恩 ,生死而肉骨也 ,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中山狼传》)②若为民不自谨 ,冒使君 ,杖汝 ,法…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注释如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我觉得这里对“敢”字的理解不准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2005全国教育信息化千名校长论坛的回顾与思考,提出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若干重要命题:㈠应用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已经到来;㈡教育信息化评估提上议事日程;㈢“为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信息化初级阶段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教育现代化正在走向信息化应用与创新的新阶段,应用与建设将在“柔性”互动中彼此推动对方的新发展,目标是应用引领教育现代化,塑造人的现代化;㈣2005年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迈向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深度学习领域之年,教育信息化将在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走进教育现代化的明天。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发现了语法学的不足之处。文章提出了一种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从汉语现象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研究这个问题:㈠从“僵死”的形式中追寻鲜活;㈡从变动的事实中寻求定则;㈢从单纯的形式结构研究走向多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景昆先生是北京第四中学一位具有三十六年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又是北京市特等优秀教师。我们初步去了解他的经验时就知道他教学上有这几个特点:㈠注意系统,㈡注意重点,㈢因为注意系统和重点就能较好地启发学生思考,㈣他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实际的化学知识。从这初步了解就引起我们极大的注意。一年多来我们断断续续地向他了解,和他研究。他自己的丰富经验还未能完全整理出来,我们了解也很不全面,现在先作一个初步的介绍,然后还要帮助他更完整地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11.
《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教学参考书》(苏教版)根据王力先生的意见,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了。此译句把以后省略的之解释为亡郑这件事,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把烦译作麻烦,不是很确  相似文献   

12.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高一语文教材收入该文,对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标点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文后注释为:“假如灭亡郑国对您有利,就冒昧地请您这样去做吧。”  相似文献   

13.
顾中祥 《文教资料》2006,(12):148-149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本活动安排在农业地理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旨在巩固学科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辩证思维及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感。二、社会实践活动前的安排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小组成员自愿组合。各组以农业生产中某一方面问题为核心,多渠道收集整理材料。先由各小组讨论、总结,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各小组主要调查方向:㈠农村耕地利用状况,由“土地组”负责;㈡农产品市场销售情况,由“市场组”负责;㈢农村家庭的收支情况,由“生产组”负责;㈣了解农民的主…  相似文献   

14.
智慧万花筒     
补填对联?下面的三副对联具有相同的写作手法,请你认真研究每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理解已有词的意思然后在空格里填上恰当的字。㈠.鸿是□□□蚕为天下虫㈡.子女合好□□同明㈢.踏破磊桥三块石辟开出路□□□巧填空格?请认真观察下表中的各行字,从中找出规律,然后在空格中填入适当的字。大夫丰悟匣柄厅茂酒献背种鉴桃炬坚(答案本期找)猜猜看?仔细想想,在图中问号处填上一个什么字,才能和周围的12个字组成动物名?猜出来后,把这十二个动物名称写出来,并加上拼音。“智慧万花筒”参考答案:补填对联㈠江边鸟㈡日月㈢两重山(或…  相似文献   

15.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段极其精彩的文字,不少古代文学、古代汉语课本和古代散文选之类的书籍都将其收入,烛之武说辞中有“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一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后一分句的解释是“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敢,表谦敬的副词”,句末标点是句号。这个译释和标点被很多课本和选本普遍采纳。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看法。我认为,应把“敢”解释为“岂敢、哪里敢”,句未标点相应改为句号,翻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我哪里还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这样标点和译释的理由是——1)更能体现烛之武的机智善辩。这个设问一方面能够引起秦王的注意,引导秦王思  相似文献   

16.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中的"敢"历来有两种释义的争议,令中学语文教师备感困惑。若充分关注其出处《左传》作为文学著作的价值,则可另辟蹊径,从全新的角度充分肯定"冒昧地"这一释义。  相似文献   

17.
张灏 《学语文》2011,(1):76-76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开始劝秦穆公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意思是说你们两个大国来围攻我们这小小的郑国,好比两个大石头来砸一个小鸡蛋,  相似文献   

18.
敬称和敬词     
敬称和敬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它们混淆等同起来。敬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一般都是名词,虽然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却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您”。敬称的情况有: 1.对君主的敬称:“王、大王、君、上、皇上、陛下”等。如: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3)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蔺列传》)  相似文献   

19.
高语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一把“敢以烦执事”译为: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将“敢”理解为表谦敬的副词。这样翻译,显然与上语意缺少连贯,理不通。于是有人认为:这里的“敢”字,应当理解为“岂敢”、“哪敢”、“怎敢”。此句可译为:“哪敢用这个麻烦您(亲自动手)呢?”以为这样译,前后理一贯,谦恭的语气也表达得很好。(见《中学语教学参考》2000年第11期《(烛之武退秦师)中这个“敢”字怎么译?》)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中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学好语文,字词原本是最为基本的,有必要在这方面作一番研究。新课改在我省实施已经多年,教材中文言文注释里的一些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受到关注。这里,仅就《语文》(必修1)中的一些注释问题,提出我的看法。 1《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