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职计算机专业按大类招生后,教学需要划分为通识教学和专业教学两个阶段进行,前者时间为1年,后者时间为2年。以此为基础,按"1 2"模式构建"大类平台 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大类平台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入门引导课程、大类基本技能实践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理论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实训课、综合素质与拓展选修课,以及专业核心技能提高课、订单课、技能拓展课。  相似文献   

2.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一直是高职院校开展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的目的要求。本文结合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提出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应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兼顾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并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模块、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及实践教学体系等几方面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与改革。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气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现有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不足,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平台-模块"结构的进阶式课程体系的思路.该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基础、职业技能、岗位对接和拓展学习4个平台,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核心技能课、专业技术课、职业考证课、岗位综合实训课、顶岗实习课等9个模块.在课程开发中,应注意不能割裂基础课程与工作任务,工作任务分析要抓主线、挖细节.  相似文献   

4.
改革基于职场化的“416463”实训课程体系是提高高职医药营销专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借助模块区隔、职场社区等4条纬线,搭建素质拓展、专题讲座等16条经线,分解医、药、管理、营销4大核心能力,构筑营销沙龙、毕业实践等6个实训平台;最终实现岗位素能与职业证书、企业任务与实践课程、实践环节与职场环境的三融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施工过程对接,构建标准引领、施工导向、工学结合的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拆分整合,并与施工过程融合,建立以职业素质平台、专业岗位能力平台、专业综合技能平台、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的技能层进、课证合一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全程渗透工学结合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相似文献   

7.
基于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及职业岗位能力的调查分析,以提高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软件技术专业的"双实践+三模块"动态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兴趣,以拓展学生可持续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职业能力结构化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力本位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职业能力和课程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桥梁。以冰山层次模型为理论基础,以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为载体,整合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建立由对应的平台课程、方向课程、拓展课程和公共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为职教课程体系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高职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面临的就业岗位类型、诊疗方式、动物种类、疾病类别和主要处理方式的变化,在现代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高职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以畜种病代替五大临床课的核心地位,由专业基本能力素质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等方面满足现代企业对动物医学高职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社会对秘书人才的能力需求,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构建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1+n+1"优质核心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先导,以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为重心,以综合技能实训课为小结.结合课程体系改革,还建立了覆盖秘书职业岗位技术要求,集实训、培训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及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1.
高职应用化工专业建设应坚持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原则。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是课程设计,在这一核心工作上更要坚持这一原则。以应用化工专业课程设计为例,首先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上,根据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煤化工类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采用模块式设计课程体系与结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基本理论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技能课程模块、特色拓展课程模块构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需从对应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出发,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运用、商务技能、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多元化就业岗位格局,服装表演专业应实施“一目标、分阶段、多方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职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综合课、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课、专项职业能力课和选修课模块构成。这六大课程模块将服装表演专业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和专业方向技能培养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课程结构"层次—模块"课程结构,即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主体结构。从人才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要求出发,分析职业岗位群对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以此为依据,自上而下设计课程体系。先设计专业的核心技术课,一般一个专业确定5~6门,保证足够的讲授  相似文献   

15.
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文章通过对机械制造类各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即围绕机械制造类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素质(发展)课相互串接设置课程;融入技能大赛赛题,创新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组织等,探索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情况,展示了课程体系构建后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方面。本文将成果导向引入到高职民航服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别以民航空中乘务专业、航空服务专业、地面服务专业和机场运行专业为例探讨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核心是预期的学习成果,通过社会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进而设计合理的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细化为知识、能力和素质指标点,构建由"通识教育"模块、"能力结构"模块、"拓展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从金融机构管理岗位下移到基层金融机构一线岗位,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定能力、拓展能力等四种模块课程体系,从空间、内容、种类、方式等方面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王延丽 《时代教育》2012,(23):25-26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要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突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基础,多方向,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特点,加强校企合作,体现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要以职业岗位剖析为起点,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精心设计核心课程及其支撑的专业课和素质拓展教育课.  相似文献   

19.
“1+X证书制度”有助于推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也必将带来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在“1+X证书”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遵循“厚基础、宽岗位、活技能”的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综合素质课程模块+语言技能课程模块+若干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融合,能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为培养高素质商科职业人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3"模块课程体系为载体,以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课外活动、校内职业技能大赛),第三课堂(实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3"课堂为平台,以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4"育为核心,以课程考核、职业考证、素质学分认证"3"考质量评价为保障的高职商科人才"3343"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