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谈民办高校产权的法律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我国民办高校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民办高校的产权必须明晰,而产权的明晰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法律的保护机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产权和民办高校产权的内涵,然后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看民办高校产权法律保护的现状,最后建议如何进一步健全民办高校产权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突出的问题就是产权的不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明晰归根结底需要依靠法律的保护,只有通过法律的健全与完善来明晰民办高校产权,才能保护民办高校不同主体的合法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民办高校举办者的积极性,解决因民办高校产权不明晰所引发的约束民办高校产权运作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一定争件下允许和鼓励民办高校产权合理流动,不仅符合资本本身的逐利特性,也是优化组织体资本机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民办高校产权流动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权流动,要始终坚持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度法制化原则。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主要涉及举办者产权流动和民办高校的产权流动。当前,影响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主要障碍在于产权体系残缺,产权流动不完整;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成本较高;产权流动不规范,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明晰举办者与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建立完整的教育产权流动体系,依法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产权交易市场,并积极完善民办高校产权流动的相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产权即对民办高校财产的权利,主要包括收益权、剩余财产分配权和控制权三项。处理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的关键在于维持激励性与公益性的平衡,激励性要求加强对民办高校产权主体(投资者和创办者)的权利保护,公益性则要求对民办高校产权主体权利的适当限制。目前亟需明确产权主体的剩余财产分配权,同时适当限制产权主体对民办高校的控制权。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共同构成了现代学校制度,而产权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民办高校产权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产权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产权的定义和属性,剖析了不同性质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问题,并对民办高校产权运作及其制度安排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办高等学校产权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办高校产权问题是一个在理论上尚未得到解决、在实践中严重制约民办高教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作者运用产权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的由来和意义,剖析了不同性质民办高校的产权界定问题,并对民办高校产权运作及其制度安排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办高校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文章从民办高校法人产权制度的内涵入手,围绕"产权关系明晰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产权主体人格化、产权属性商品化"等几个方面探讨我国民办高校法人产权制度的构建,着重突出了加强我国民办高校法人产权制度的法制化建设的途径及其核心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的产权是指民办高校的财产权利。在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尽管国家已经先后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民办高校的产权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但民办高校的产权依然存在着归属不合理、收益不明确等问题,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瓶颈。因此,我们要坚持产权的公益性,建立激励性的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解决当前的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析民办高校产权及其对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问题是民办高校发展和研究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分析产权与民办高校产权的含义,以及不同体制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出发,对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的探讨,并提出了完善产权与相关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权是协调民办高校各方利益关系的边界。清晰而完整的产权制度是民办大学实现多元治理的行动逻辑,也是民办大学治理的微观基础。主体权利与机会平等可以推动民办高校治理格局的转变,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提升民办高校办学的综合效益。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治理存在产权主体模糊、产权分割有失公平、产权边界不清晰的困境。化解这一困境需要实现产权治理话语体系从法律层面转向经济层面;建立现代学校产权制度,厘清民办高校产权归属;建立和完善资产监管体系,规范民办高校产权的流转秩序。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状态整体平稳向好,但各类风险挑战一直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现存风险主要表现于资金财务、内部治理、教育质量等领域。建立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借鉴组织免疫理论来构建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分析框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组织与环境间关系三大要素。非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事先进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结构、制度规则和组织文化。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后天形成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监视、组织防御和组织记忆。在组织与环境间关系层面,要构建民办高校风险治理协同体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构建常态化评估监测。  相似文献   

12.
民国私立大学师资管理有教师聘任、薪酬体系、培训进修、民主治校等制度性规范和校长情怀、熟人关系、个人利益和政治因素等非制度性因素,呈现出公私并举的制度性安排、兼任教师比例高、教师流动性大、浓烈的人文关怀等特点。民国私立大学师资管理经验对当下民办高校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注重法律法规建设,营造有利于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强化人文关怀,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充足的资金与充分的自由是大学走向高水平乃至一流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既有资金危机,又有理念危机,在生存和发展上均出现了问题,创建高水平大学乃至一流大学任重而道远。体制机制灵活是民办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制度优势,但是由于受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我国民办高校的这一体制机制优势并没有转化成办出特色尤其是办出水平的结果。资金是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联姻或以企业为后盾,改变依赖学费收入的局面,这是我国民办高校走出办学水平不高困境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民办高校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多方面长足的发展,也经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影响,使之在主体构成、目标变换和经营策略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变化,体现了中国民办高校从适应到成熟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分类管理改革的推进,现有民办高校将真正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不同的法人组织。法人属性的差异,意味着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机构的调整和变化。从公共性视角来看,目前我国现有民办高校内部治理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私人性特征,表现在治理目的、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等方面。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来说,其内部治理从私人性转向公共性,是现代大学公共属性、民办教育政策导向、获取公共财政支持的综合使然。提升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公共性,应形成树立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的,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建立公平、透明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一些民办高等教育集团在港股上市融资,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全新影响。通过对某上市的民办高等教育集团进行探索式案例分析,揭示出集团上市对旗下高校产生的影响:集团为民办高校铺设了联结政府和市场的沟通桥梁,上市融资扩充了集团的办学资本并影响了资源在成员高校之间的流动与配置,上市集团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对高校传统办学体制产生了冲击。这些影响通过资本市场的介入和企业化管理体制的嵌套来施加,体现出教育、市场两种组织规律的博弈和融合。应慎重把握规模扩张和内涵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探索企业化管理和传统教育管理之间的融合模式,健全民办高校资产监管和质量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合法性起源于母体高校的"魅力"和教育环境的危机,它拥有经验主义和规范主义双重路向的合法化来源。虽然它从一诞生就持续地进行着后天的合法性建构,但是仍难以摆脱合法性危机。具体表现在:价值目标与教育应然价值间的紧张,与母体高校和投资方之间的必然的矛盾性,制度设计的缺失,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冲击等。独立学院必须持续地寻求规范化,更加努力地进行合法性建构,其合法化有四条途径可选。一是,独立成为普通民办高校;二是,回归母体高校或二者整合形成战略联盟;三是,与其他民办高校甚至公办转制高校合并;四是,合并组建综合性的民办大学。在现实中第一条道路正成为主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陕西民办高校的组织转型——以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四所陕西民办普通院校,均完整地经历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发展阶段。从这四所民办高校的发展历史来看,已经历并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重大的组织转型,即从普通的自考助学机构发展成为专科院校。目前这些高校正在经历着从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转型的重大过程。陕西民办高校在其组织转型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还深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促进民办本科院校快速健康发展。是“十二五”时期振兴河北民办本科教育的一项重要途径。现阶段河北民办本科院校面临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素质有待提升。教师权益尚需保障,学科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从高度重视民办本科教育、加快实施二元分类管理、完善民办高校制度、设立民办教育专项资金、构建对口支援协作机制、充分保障民办院校教师权益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对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让民办高校将学分制改革提上了日程。本文从学年制、学分制及民办高等院校的特点出发,提出学年学分制在民办高等院校实施的必然性。并针对民办高校的特点,深入剖析了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为学年学分制在民办高校中顺利实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