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z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计算分析了目标数据的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一致性指标η、h 指数、p指数和z指数,实证研究了z指数应用于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效果。【结果】 z指数相较于h指数以及p指数更加适合于综合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被引分布情况。【结论】 利用z指数评价期刊有助于激励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z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区分度。但z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不能区分施引文献影响力大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被引频次的sc指数和基于下载频次的sd指数在多学科期刊评价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2011—2015年理、工、农、医、社会科学五大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为基础,构造期刊sd指数与sc指数,比较2011—2015年不同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的相关性变化情况以及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h指数相比,s指数更适合综合评价期刊的影响力;2011—2015年理、工、农、医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相关性高于社会科学,各学科在2013年和2014年相关系数波动较大;除社会科学学科外,2011—2015年其余学科样本期刊的sd指数、sc指数与其他期刊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相差不大。【结论】 s指数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期刊评价中需要考虑不同时间、不同学科期刊的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出比较不同语种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新指标——高频作者指数,比较中、俄文图书情报学(LIS)领域的期刊学术影响力。【方法】 以中、俄文不同学科的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期刊作者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发文情况评价期刊,检验新指标在不同学科、不同语种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以期刊新指标得分、期刊数量等为依据,比较中、俄文LIS领域期刊学术影响力。【结果】 社会科学类期刊的新指标得分比较理想,并且期刊的新指标排名与影响因子排名的相关性较高;中文LIS领域期刊在新指标得分、期刊数量等方面均好于俄文LIS领域期刊。【结论】 高频作者指数目前更适用于评价社会科学类期刊;中文LIS领域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高于俄文LIS领域期刊。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h指数、特征因子等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引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取《JCR2009年版》中心脏与心血管系统学科下的93种期刊为样本,基于相同的计量对象(2007-2008年的期刊载文),对其影响因子、h指数、相对h指数和特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期刊规模的依赖性以及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影响因子相比,h指数与特征因子的相关性更强,且特征因子对期刊规模的依赖性更强;而影响因子和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在同一学科内部体现的更为显著;相对h指数与影响因子之间呈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价指标的缺失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提出将h指数纳入到《总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建议,并进一步阐释了其价值与意义及目前h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认为:h指数与《总览》评价指标中较受关注的被引量和影响因子指标基本上代表了期刊评价的三个不同维度,是期刊评价的“三驾马车“,《总览》如果将h指数纳入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评价指标体系对重要论文考察不足的缺陷,凸显出期刊的核心价值,而且也能够使《总览》的评价更深入、更全面;另外,h指数巧妙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力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稳健性,对于引导期刊进入既“好“又“多“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图书馆的发文数量、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R指数及标准化(h,g,R)指数角度,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同时通过计算图书馆各作者h指数,研究了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对图书馆整体影响力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h指数兼顾了传统的发文数量和被引次数;标准化(h,g,R)指数对其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比单一指标更加公正合理;具有高的h指数的图书馆,高的h指数作者对图书馆整体影响力贡献比较大,对低h指数的作者群而言,仍然有一部分作者单篇被引次数很高,这部分作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如果只依靠单篇文章被引次数的静态增加而发文数量并不增长来提高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并不利于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期刊动态与静态h指数的概念,并以<中国引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统计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的动态与静态h指数,探讨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分布特征及变动趋势,同时将结果与期刊其他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h指数测评期刊需要有个时间跨度;期刊h指数较之影响因子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与期刊其他评价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期刊动态和静态h指数是从不同侧面对期刊的测评,其结果可以成为同行评议的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以CNKI为数据源,将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的hd指数进行统计,然后从动态和静态的视角对期刊的网络影响力进行刻画与描述,同时将结果与期刊其它计量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hd指数与总下载频次、篇均下载频次正相关,而与被下载篇数负相关;hd指数较hc指数具有时效性强、区分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网络时代可以作为审视期刊发展、开展期刊评价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微博与传统文献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探索h指数、g指数和p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三者的评价结果来探索3种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上的合理性和各自的特点。首先,基于信息计量领域中的h指数、g指数和p指数的定义,针对微博转发数、评论数和点赞数构建9项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然后,以40所"双一流"高校的微博为实证对象,通过整体对比、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将h指数、g指数和p指数对微博影响力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个指数在微博影响力评价中都有一定合理性;在区分度方面,g指数和p指数都优于h指数,其中,p指数最具优势,并能挖掘高影响力的非活跃用户;在敏感度方面,h指数不易受极端值影响,更适合评价微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SSCI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为例,分析JCR最新公布的期刊评价位置指标——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等位置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对期刊的评价效力。【方法】 计算SSCI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期刊2015年的2年、5年、7年、10年的h指数和累积h指数,在WoS中下载各刊2015年的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和影响因子百分位,对上述指标做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引证时间窗口h指数和累积h指数及影响因子百分位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0),各指标与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00)。【结论】 影响因子百分位与h指数、累积h指数对期刊的评价效力一致,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出版单位编辑学论文的发表情况,从而探讨出版单位编辑学研究水平与其办刊质量的关系。【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2012—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的文章,对参与发文的期刊出版单位的发文量进行统计和排序,得出发文量排名前10的单位,另外抽样只参与发表1篇论文的期刊出版单位,对二者办刊质量的相关指标,包括拥有期刊数、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变化、复合总被引频次、复合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和总下载频次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这两刊上参与发表编辑学论文较多、编辑学研究水平较高的单位大部分旗下拥有多种期刊,有较多期刊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并且旗下大部分期刊近两年的影响因子处于上升趋势,相关评价指标均优于发文较少的单位。【结论】出版单位开展编辑学研究活动可以促进编辑水平提高,促进出版单位建设,促进期刊外部发展环境优化,最终共同促进办刊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期刊发展动态指标“增长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动态、静态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农业科技期刊2009—2012年总体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进行定量评价。【方法】 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2013年版)为数据来源,选取5个核心定量指标对全国13个类别911种农业科技期刊增长指数的变化幅度、整体水平、地区分布,以及增长指数在农业核心期刊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综合性农业类单个期刊增长幅度最大,园艺类整体进步期刊最多,正增长最多的农业期刊主要分布地区是北京。2014年遴选的189种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44个期刊由于增长指数跻身于核心期刊行列。【结论】经过4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也有一半以上的期刊发展较为缓慢,甚至逐渐下降。引入表征期刊发展动态指标——增长指数,对全国农业科技期刊进行评价,在目前各大机构评价体系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3.
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期刊评价指标近年来受到很大的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正不断探索新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Bonnevie-Nebelong所构建的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选用《情报理论与实践》为评价对象,分析了该期刊的引用率、自引率、自被引率、新期刊扩散因子等指标,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图书情报学刊物的对比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Abstract:
Journal evaluation indices with impact factors as the core have aroused great controversy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re constantly exploring new journ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Based on the Journal Citation Ident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structed by Bonnevie-Nebelong,and taking Information Studies: Theory Application as the object of eval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itation ratio,self-citing ratio,self-cited ratio and new journal diffusion factor of the journal. By comparing with related LIS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and based on the relativity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indices,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journal citation identity evaluation indices.  相似文献   

14.
International patent protection: 1960-2005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This note provides an update to the index of patent protection published in this journal in 1997. The original paper presented the index for 1960-1990 for 110 countries. The index has now been updated to 2005 and extended to 122 countries. The adoption of stronger patent law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atent rights vary across countries by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期刊网络传播力的评价相对薄弱的状况,提出基于下栽量的期刊hd指数,并以CNKI为数据源,选取哲学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hd指数用于评价期刊网络传播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探讨影响期刊hd指数的个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主要期刊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从作者维度和读者维度阐述了作者机构指标在期刊评价中的重要性,提出应将作者机构指标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期刊评价体系之中。作者机构指标是一个复合指标,由作者机构数、机构选出率、海外机构比、机构扩散指标和选出机构扩散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揭示期刊声誉与高影响力论文的关联,探讨高影响力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期刊科学地理解与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过程]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通过定义期刊影响力区间,分析一组大样本高被引论文及刊载期刊在不同影响力区间的分布情况,并比较期刊高被引论文刊载量/率区间差异和高被引论文引用层级区间差异。[结果/结论]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在高影响力区间期刊上,但无论论文引用层级如何,仍约有2%~3%的高被引论文刊载在影响力居后的50%期刊上;而高被引论文期刊仅占期刊总量的53%,其分布也呈现高影响力区间聚集效应,且刊载量或刊载率越大,高被引论文期刊聚集程度越高。最后提出在不同的评价情境下,辩证使用高影响力期刊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国内期刊评价及其方法研究的进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情报科学》2012,(8):1232-1237
从我国期刊评价研究的视角、热点、方法与实践出发,分别探讨了我国期刊评价研究的单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进展,试图理清我国期刊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演进的方向和脉络,以期为期刊评价研究和合理使用期刊评价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单指标评价方法的创新、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价方法提出我国期刊评价研究发展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房威  朱安  张镅 《情报科学》2012,(1):72-76
从h指数和整数分割思路出发,构建"线性增长"赋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高被引指向性的h型指数--hl-g,并通过与hT、hm的比较,得出hl-g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完善的结论。以8种综合性农业核心期刊的hl-g比较和分析为例,阐述了hl-g在期刊评价中具有着重考查高被引区域表现和完整反映被引频次分布情况两大优势。据此推测,hl-g可作为期刊评价赋分指标,弥补现行期刊评价方法在这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