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众的阅读习惯与途径也较之前产生了一定变化。为了紧随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我国民众实际阅读需求,各图书馆也积极投入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通过数字化转换图书馆管理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品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整体管理水平。探究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数字化阅读发展优劣势及具体思路,以期能为我国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是受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制约而形成的,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本身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只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提高技术起点,适应我国国情选择战略起点,根据各自优势把握发展起点,是可以超越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阶段超越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图书馆现代化进程中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是受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制约而形成的,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本身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只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提高技术起点,适应我国国情选择战略起点,根据各自优势把握发展起点,是可以超越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4.
王勋 《兰台内外》2020,(4):52-53
互联网时代下,各行各业都急需融入互联网技术。信息传递的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由开始的图书转变为互联网,数字化图书馆面临着技术浪潮的挑战,要想在这场挑战中胜出,就必须要突破传统模式获取全新的方式方法。信息服务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核心,拥有关键的地位。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业务的拓展与发展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作为民众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伴随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字化图书馆也应运而生,并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检索可视化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其工作模式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文献信息数字化对图书馆的影响.面对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的移动服务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环境下,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馆藏数字化是未来图书馆建设的主要方向.图书馆三大系统中,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属于研究型图书馆,规模小,数字化进程比较缓慢.在普通文献和特色文献数字化工作中均存在着不足和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在网络环境下,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应当充分认识到文献数字化的急迫性,以教字化普通文献作为数字化工作的基础,数字化特色文献为数字化工作的重点,力争实现资源共享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党校图书馆也在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时代潮流。在充分处理好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与制度体系建设关系基础上,从图书馆自动化和资源数字化方面入手,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王皞 《电力档案》2004,(2):55-5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的飞速进步,图书馆现代化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的发展进程,并以其特有的快速、高效和便捷改变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数字化图书馆的中枢是网络阅览室,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快速的、方便的电子信息服务。它是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衡量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尺度。  相似文献   

11.
In spite of the growth of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the resultant questioning by some of the value of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usage data indicate there were 497,600,000 more visits to public libraries in 2013 than in 1993. Why do people still visit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digital age? While many factors drive people to visit public libraries, one thing that public libraries offer that cannot be duplicated online is physical space. Over the decades, library space has been the glue holding the library universe together even as the specific activities that take inside libraries have evolved. While public libraries do an excellent job of promoting their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technology, and a host of valuable services, they must also promote the value of public library space itself. This requires more than trotting out numbers; it requires telling compelling stories of how public library space is used and reminding the public that the kind of spaces public libraries provide are, in fact, a vanishing resource. The post-911 tightening of security in public buildings of all sorts—coupled with the increasing privatization of what were once public spaces—has left public libraries as perhaps the last remaining indoor public spaces where an individual can remain from opening until closing without needing any reason to be there and without having to spend any money.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promote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spaces in much the same way that National Parks promote the unique spaces they preserve and mak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图书馆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大城市图书馆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排头兵,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城市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力度,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培训工作,策划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要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之中,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传输快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改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图书馆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大城市图书馆是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排头兵,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大城市图书馆要进一步加大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力度,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培训工作,策划重大项目,充分发挥其在事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要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之中,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传输快捷的数字图书馆服务网络,改善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澳大利亚数字包容指数(ADII)的介绍分析,结合国内外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实践的现状,论文探讨了ADII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面向少数民族提供数字资源及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ADII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获取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机会、能力和意愿相对匮乏是其数字包容指数偏低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公共图书馆促进少数民族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确保其族群认同和文化传承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图书馆数字资源及服务的易用性、能效性和保护性。  相似文献   

15.
示范区(项目)创建与公共图书馆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抓住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的契机乘势而上,将会为公共图书馆在"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赢得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示范区创建标准中的"公共图书馆指标"体现的导向和特点是:把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效益作为重要内容;促进远程服务能力和流动服务能力建设;重点任务指标化推进。第一批创建示范项目中的"公共图书馆项目"有三种类型:总分馆体制的探索与实践;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全民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参与示范区创建,首先要形成全面达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保障条件,其次要提炼出在创建过程中重点突破的问题。公共图书馆打造示范项目应特别关注的问题包括:免费开放环境中服务能力建设和服务效益提升;建立科学合理的设施服务半径、覆盖面积指标,探索流动服务、数字服务与阵地服务的配置原则和标准;探索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和网络的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文化馆一体化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6.
Today, access to digital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to patrons using public libraries, whether they have contact with computers at home, work or school or whether the public library is their only cont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and ultimately enhance public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t is critical for administrators, librarians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architects to recognize the impact their current digital offerings have on users. This study utilizes a survey to gauge the perceptions of patrons who use digital resources and services in six urban New England public libraries as part of ongoing research into digital information acces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图联与一些国际组织共同发起“图书馆致力数字包容”的共同承诺和“行动呼吁”,国内外图书馆界领导及知名专家学者就“图书馆与数字包容”进行了讨论。饶权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鸿沟问题日益突显。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工作思路,以期引领带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全面实现智慧转型,在促进数字包容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克里斯汀·麦肯齐阐述了国际图联在支持联合国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第16条:“构建和平与包容的社会,使人人享有公正,提高政府机构效率和能力,强调政府和图书馆必须成为数字包容的积极推动者”;杰拉德·莱特纳指出,促进数字包容的任何努力都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互联、内容和能力。缺乏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数字包容。图书馆作为社区中心的公共空间、内容的储存空间和门户,以及经验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者,在更广泛的政府战略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陈超指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早就告诉我们,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的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公共图书馆必须承担起“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的社会责任,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上网、为每一个人赋能、让每一个人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吴建中认为,我国图书馆界应积极配合国际图联的呼吁与倡议,并发出我国图书馆界强有力的声音。第一,大力宣传我国在保障公民获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方面的政策及举措。第二,积极推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第三,继续提升媒介和信息素养服务的质量;于良芝从个人信息世界的概念出发思考数字鸿沟现象及图书馆的作用,揭示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及社会包容与数字包容的互为条件性,认为这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数字包容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肖珑表示,支持国际图联(IFLA)关于数字包容声明的提出,中国高校图书馆应清醒地认识到信息贫富分化问题的存在,并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保护不同群体利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阿曼达·里德与金·汤普森认为,当危机、变革和挑战来临之际,也是我们努力前行之时,并以一所美国图书馆为例,显示了在新冠疫情这样的危机面前,公共图书馆如何满足当地居民需要,支持社区朝着更加数字包容的社会可持续地发展;金武刚认为,图书馆应当加强科普功能,开发新媒体产品,融入公共传播平台,帮助社会民众辨别网络信息真伪,查询获取正确信息,解决数字包容深层次问题;吴丹与刘静基于技术环境变化的背景,以人与技术的交互为焦点,从“技术→人”与“人→技术”两条路径对数字包容内涵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图情领域工作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论述了坚持图书馆公益性对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公共利益的整合、扩大读者范围、提高服务工作绩效、维护与读者的关系。公益性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的实践,将增强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公益培训、创新服务方式。针对当前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坚持公益性服务展开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共图书馆RFID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RFID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的应用逐步扩大,它是图书馆走向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形式。在普及应用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深入探讨它对图书馆的价值、技术标准规范、如何在读者服务中发挥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论西部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数字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礼 《图书馆论坛》2004,24(2):68-70
对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数字合作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对合作模式以及合作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主张为了加快西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步伐,应加强馆际间数字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