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离开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携眷西行,来到了秦州。三个月后,又移居同谷。迫于衣食无着,只在同谷住了一个月,便奔赴成都。在寓居陇右的四个月中,杜甫共写下了117首诗。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既可以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思亲怀友的真情,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同情关心弱者、富有正义感和勇于自责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杜甫流寓陇右期间,写下了不少忧国伤时、遣兴抒怀、思亲怀友的诗篇.透过这些诗篇,可以了解诗人流寓陇右时的生活、思想和情怀,也可从中审视杜甫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创作出许多瑰丽的诗篇,其中<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是其思想发展、艺术创作、高远志向的突出代表,反映出毛泽东不仅在思想上不断走向成熟,而且在艺术上达到巅峰,更是其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他心路历程上的变化,既反映出毛泽东的宏大高远志向和其思想日趋成熟,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过程,对后人有深刻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茅盾,文学之名掩盖了他的书法之名。社会上有人说他学的是瘦金体,其实那是凭空想象。茅盾是在母亲、祖父、国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的颜、柳、二王的传统之路,在他的字里行间充满了颜柳风骨。由于茅盾的成长年代处在中国社会的大动荡时期,他又处在大动荡的浪尖上。这动荡中的岁月磨砺了茅盾的性格、锤炼了他的字体,自然形成了坚毅、挺拔、瘦劲的与他性格一致的书法,字如其人,这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成仿吾是现代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与他艺术派的立场相一致,他主张文学是“表现”而非“再现”,提出文学批评应有“同情”与“超越”。从具体的批评实践看,他的“同情”显然更在他的同志一边,而他的“超越”一方面凸显他的独特,但又时显偏激与片面,造成某种倾斜。这一切又与他峻急的性格和“超越”的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谭家斌 《职大学报》2012,(1):28-31,112
屈原作品善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古今学人多有认知,但对屈原具体的自喻系统及其蕴含的人格心理特征却鲜有论及。屈原自喻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在爱国、立德、修身、讽世。通过自喻系统,能透视出屈原高贵的人格心理和无穷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7.
孟迟是位不可忘却的唐才子。由于历史的时代风雨和文献记载的空阙,以致出现其字及籍贯混淆、《全唐诗》所录其诗中多于他人诗重出等现象。本文于广集资料基础上,对其籍贯与字予以驳正;对其功名取得过程,予以梭理;对其仕途官职,力尽寻觅;对其部分诗章名篇,予以逐一赏析。努力勾勒出他的原本面貌与文化价值,试图通过其闪亮价值,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的一生充满了孤独感、恐惧感,这在其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实际上,他的创作就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本文分析了卡夫卡这一性格产生的原因,探寻其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的体育观与人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的体育观,是建立在他的人生观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真研究他的人生观,才能真正了解他的体育观。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观在体育观上的反映,或者说他的体育观中所表现的人生观的特征,可以归纳为5个方面,即:崇高、贵我、尚动、奋斗、吃苦。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以《背影》一文名扬天下,文中流露的父子真情更是为世人称道。而有学者著文对此提出质疑,并称朱自清文中的“背影”意象暗指母亲,是他潜意识中女性意识投影的结果。对此,笔者从父亲形象、父子关系以及女性意识三方面进行考察,一一反驳了该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桑愉是我国20世纪后50年凸现的杰出的篆刻家之一,因过世较早,对其篆刻艺术的研究不多。本文钩沉了桑愉的生平、交游,历史地阐发其美学思想,揭示其以汉金文为基点、以“方刀治印”为特质,与黟山派拉开距离、自树一帜的艰苦过程,探讨了其艺术作品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优化人的智能结构、培养人的思维品质、健全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审美意识、完善人格品质来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宾虹的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表面上看,画面蓬头垢面,但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后面,更多的是他向我们陈述了他的人生,传达他对绘画的观点,讲解老庄哲学的精髓。他的绘画向后来者传递了他的山水世界的众多的绘画符号。黄宾虹绘画的面貌是“黑团团中墨团团”,黑、密、厚、重,厚到透不过气来,密到透不进风去;其次,他用笔的千变万化,乱草一堆,但笔笔分明,每一笔都严格遵循着绘画的法度。  相似文献   

14.
贬谪黄州的苏轼似乎与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著名的赤壁三咏(《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自然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试从赤壁情结产生缘由、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及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等方面阐释,力图让苏轼赤壁情结更具体、更形象地呈现出来,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试探邓小平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与思想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探索和概括邓小平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实践经验 ,包括他所关注和喜爱的若干体育运动项目、从中体现出来的哲学风格以及个性特征 ;深入地研究和辩析他的丰富而精湛的体育运动思想理论对于新中国体育运动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 ,他还以政治家的眼光、军事家的谋略和哲学家的智慧 ,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规划部署和兴旺发达提出过很多真知灼见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6.
丘逢甲生逢清末乱世,遭遇台岛沦陷的渗祸,他的一生既有为保故土而悲壮抗敌的经历,亦有黯然内渡后矢志恢复的希冀,更有为新政、为革命奔走呼号的激昂慷慨.感愤时事,寄托心志,成为他创作山水诗时一以贯之的主题,粤东山水、罗浮胜景、南洋风物共同编织成他与众迥异的山水诗内涵.作为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山水诗始终激荡回旋着一股忠贞郁勃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7.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凝聚了门德尔松多年的心血,该作品是门德尔松音乐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门德尔松的生平简介以及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赏析,全面分析了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系统探讨了门德尔松协奏曲的演奏技巧,表明了他在音乐中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为深层次的理解门德尔松的作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自身的生活成长经历,让他从小就在思想里萦绕着一种浓浓的恋母情结。随年龄的增长,这种情结更加浓烈,以致对其诗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诗人笔下对母爱的直接抒写和赞颂,都是这一情结直接影响的结果;而他笔下妇女、儿童的题材,以此为主题的诗歌则是他恋母情结泛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茅盾一生热爱儿童,五四时期为中国儿童翻译了许多外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从目的论的角度通过对翻译目的、文本选择、翻译方法等方面可以看出茅盾在其翻译活动中的策略再现。  相似文献   

20.
昌耀的诗歌是独特的,他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基本的诗歌环境和语言方式,无视当时的诗歌时尚,与当时的时尚保持着清醒的距离。他的诗歌的这种独特性固然与其本人个性有很大关系,也与其生活的环境关系极大。所处的藏族文化极大的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文章试图从藏族文化方面来解读昌耀诗歌所表现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