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学宝库里,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秀色可餐。阅读古代的诗文,常常会邂逅“美人”。例如李白的《长相思》:“美人如花隔云端。”杜甫的《寄韩谏议注》:“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等等。在这些诗句中,“美人”很多时候并不同于现实的美女,而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以美人、香草作比喻象征,是屈原《离骚》的特色之一,此后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传统,构成了特殊的意象。《离骚》中所说的“美人”,比喻或象征品德、才能美好的人,有时是屈原自喻,有时指作者理想中的贤君或贤臣。《离骚》中写到的许多香花芳草,如兰、蕙、杜衡、芳芷、秋菊、  相似文献   

3.
辛锋 《湖北教育》2008,(2):33-35
一、品位、领导(活动)的价值论考量 1、什么是“品位” 按以往学理解释,“品”有种类、等级与规格,评价与标准以及品格与品德等意;“品位”两层含义:一是指矿石质量单位,二是指对事物有分辨与鉴赏的能力。由此看,“品位”是主体的人对对象的把握,只是以往的解释试图将它纳入到知识范畴体系中去,作为方法论来看待。  相似文献   

4.
在周易研究中,作为八卦之一的《兑》(三)卦,现代对其含义的解释是“象征沼泽”。本文对此提出了疑义。指出《兑》(三)卦的基本含义应为“象征恩泽”,并根据八卦的内涵和先秦时期的论述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主客望着朦胧、淡雅的江月,举杯吟咏《诗经·陈风·月出》时,在他们的眼里,月亮是一位冰清玉洁的女子,款款而深情,主客因之而欢愉;沉浸在烟波浩渺之中,扣船而歌:“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月亮却是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即,主客因之而生悲情。可见,牵动主客情愫的便是这多情的“美人”,“美人”承载了作者苏轼复杂的情感。“美人”意象最早见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这首诗记载了一个男子…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宝贝”一词的解释是:“名①珍奇的东西。②(儿)对小孩儿的爱称。③指无能或奇怪荒唐的人(含讽刺意):这个人真是个!”然而,下面这些例句中的“宝贝”似乎都很难用这几种释义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也即闺中待嫁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他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8.
200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课选录了屈原《离骚》的开头几章,作者叙述了自己高贵的出身、非凡的才能和高洁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政治混乱的忧虑与自己存君兴国、忠贞不渝的抱负,其中第五章有这样几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一词,课文注释上说是指楚怀王。以这种注释来理解,那么“美人迟暮”则是诗人担心怀王一旦衰老,楚国将无法改变目前存在的“秽政”,无法“修明法度”、“授贤与能”。因此,诗人呼吁楚王应趁着壮年,及早改弦易辙,实现楚国的巩固与强盛,这样解释,自然也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什么是史料”这一问题,在史学界是没有争议的。这里只是转述史学界的普遍认识,即:史料是指研究或讨论历史问题的根据或依据。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或原始材料)(primary source)和第二手史料(secondary source)。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的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后者是指后人对第一手史料所作的诠释或解释。  相似文献   

10.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11.
<离骚>之诗句含义丰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最少应有四种解释:一是指时不我待,怕自己老而无用,一事无成.二是年岁将尽,愿楚王得循正路,莫失时机.三是恐贤才受冷落、遭弃逐.四是指高洁的屈原怕时光空掷,急于砥砺修行,以效忠于楚王.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这样一句引人注目的言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中“先汉”、“后汉”,即“西汉”、“东汉”(分别见《汉语大词典》缩印本842、1853页)。由于这种称代并不为现代人所熟知,因此.一些大学教材如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星《古代汉语》等均对“先汉”加注。而笔者所见到的各种版本的中学教材.  相似文献   

13.
“舶来品”“活动漫画”“美术片”,还是一种“可操控的艺术”,这些词汇都不能简单地将动画的含义解释清楚。国际动画组织(ASIFA)对动画一词所下的定义是:“动画是指除真实动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法创作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影像。”动画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将现实或梦幻的情景通过一张张存在微妙变化的绘画逐帧拍摄而形成连续运动的艺术影片-动画片。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实践活动是将数学生活化、应用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增进了对数学现象的体验。如:一年级加法含义的掌握,教师安排了如下活动:学具操作:(1)两部分“合”在一起的操作。(2)操作“并”在一起的含义。(3)两堆“圈”在一起的操作。经过学具操作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人体接触:(1)两只手握在一起或两个人亲密地拥抱在一起。(2)三只手握在一起或三个人拥抱在一起。(3)几只手握在一起或几个人围抱在一起,让学生体验“众”、“多”的含义。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增加许多体验。探索规律: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上古先民在创造汉字“月”的时候,已经象形地仿真了月亮,随之文学艺术生动地仿美了月亮。《诗经·陈风·月出》写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以月起兴,表现美貌女子的行为情思,月美人美,相互映衬。屈原被谗害而流放江南,作《涉江》,描述自己“年既老而不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相似文献   

16.
明月 《英语沙龙》2010,(8):24-25
象征(symb01)是超越表面含义,传递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或感情的具体人物、事物或者事件。虽然象征的基本概念看似通俗易懂,但是文学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却没少让我们迷惑过,类似“我怎么没看出这个故事有什么象征意义?”的慨叹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17.
对号入座     
“老”字含义挺丰富的,由“老”组成的三字词语中有不少专意指人。请同学们根据意思将下列词语填在合适的括号内。老黄牛老好人老夫子老江湖老油子老狐狸老顽固老师傅1.():指脾气随和、待人厚道、没有原则性的人。2.():指旧时私塾老师或不爱活动的知识分子。3.():比喻非常狡猾的人。4.():比喻老实、勤恳、吃苦耐劳的人。5.():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处世圆滑的人。6.():指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7.():指有一定技能的年纪大的人。对号入座@史孝宜  相似文献   

18.
“万人空巷”是个高频误用成语,曾在199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被作为考测点出现过。它的整体语义固然是“形容哄动一时的盛况”,然而对其中的“空巷”,几乎所有工具书都解释错了。请看(所引释文一律省去前面的“[万人空巷]”):①“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新版《现代汉语词典》) ②“空巷:指街、巷的居民都走出来了。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 ③“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街道空荡荡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④“人都聚集…  相似文献   

19.
《说苑·善说》载《越人歌》,以楚语译之。歌末二句云:“山有木兮木有技,心说君兮君不知。”古来学者多能指出“山有木兮木有技”乃用兴。今读《越人歌》,觉得此句实乃以谐声隐语之法,抒发“说(悦)君”之意。今按:“山有木”之“木”,盖谐音“慕”,而意同“说(悦)”;“木有技”之“枝”,盖谐音“知”,而意亦同“知”。以此说读《越人双》,则所谓“今夕何夕兮事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告辞耻,心几顿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云云,诗意贯通,而“一榜世越人犹得”与鄂君子…  相似文献   

20.
兮今音“奚”(xi,平声),是延续《广韵》“胡鸡”切之读音,王力先生将其归人上古声纽的“匣”母,上古韵部的“支”部。《说文》:“兮,语所稽也。”左安民说:“‘稽’本为‘停留’的意思,这里是指声音延续义。”据《汉语大字典》,“兮”是“语气词,多用于韵文,相当于‘啊'”。但《说文》未给出“兮”字读音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