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之一是拥有若干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形成以科学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模式为基础,建设一流学科无疑至关重要。基于学科的内涵、属性和分类标准,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学科布局量化分析发现,学科布局结构呈现如下布局特征:门类齐全,冷热不均;基础应用并举,理工社交融;冷门学科,特色突出。运用层次聚类法分析得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科发展模式主要有:理工社协同发展模式、基础学科群支撑模式、主干应用学科群引领模式和特色学科差异化发展等模式。依据学科之间的关联度、学科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开放度,构建学科布局生成机理矩阵,总结归纳出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生成具体学科布局:优势学科的自我生长;院系合作产生新的交叉学科;校校合作产生新的整合学科;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技术难题催生新特色学科。一流学科建设应积极培育健康的学科生态环境,优化"学科链"建设,实现我国"双一流"建设核心环节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科交叉模式研究不仅能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有益借鉴,更可以为如何通过学科交叉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并培育普适性的科技创新生态提供有效支撑。文章采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对一所“双一流”综合性大学B校2017—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文本进行了语义分析,探讨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的模式样态与可能动因。研究表明:学科交叉已成为普遍趋势,但不同主题、领域、院系的学科交叉强度和均匀度有所差异,优势学科更多以院系内交叉的模式开展,而相对弱势学科更多呈现跨院系交叉的模式。针对这一特征,提出通过加强高校对本校交叉学科模式认识、优化科研评估、促进交叉领域研究、科教融合发展和导入优势资源推动合作等路径强化科研管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交叉学科建设存在组织制度缺位、评价机制缺失、人才培养模式受制于传统惯性、学科交叉局限于传统“门类”等现实困境。学部组织是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学部制改革与交叉学科建设存在内在逻辑一致性,国际经验证明学部制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以学部制推动交叉学科建设要以“大问题、大融合”为宗旨重建学部结构,发挥高校学部“学科航母”的平台功能,挖掘学部制赋能交叉学科发展的路径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以一级学科为核心的国家学科制度下,交叉学科发展长期面临着“地位低”和“上不去”的尴尬困境。交叉学科门类的设置为交叉学科升格一级学科、进入国家学科目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机会。结合交叉学科评判标准的讨论、美国交叉学科设置的实践经验,以及《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关于一级学科设置标准的规定,认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设置要遵循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深度交叉为基础,以社会建制完善为保障,以服务学科发展、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学科设置标准。最后,以“知识产权”为例,探讨了将其设置为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构建的以“研究生领域”为核心、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主修和辅修学科相结合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以及组建导师特别委员会等有效措施,建立了完备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认为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该借鉴康奈尔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敢于打破体制障碍和学科壁垒,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构建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建立面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组建交叉学科导师团队,探索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2021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设置"交叉学科"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下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两个一级学科.作为学科门类,目前开设"交叉学科"的高校并不多,且暂未向本科生招生;但作为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近年的本科招生中,不少高校已开始尝试学科或专业交叉培养,且成效显著.如果对此类培养模式感兴趣,想成为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那么,现在就可以关注了.  相似文献   

7.
在界定学科和交叉学科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交叉学科建设包含营造学科交叉氛围、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等多层含义。从“双一流”建设工程推进、高校内部实践探索、高校外部政策环境等层面分析了我国交叉学科建设面临的实施困境,由此提出强化政策引导,在“双一流”建设中突出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实践探索,推动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组织与制度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为高校学科交叉建设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高校专业布局情况,不断提升民族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对少数民族分布广泛的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布局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呈现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大类覆盖率高、专业数量较少、专业规模小、专业设置重复率高等特点,并且专业设置不平衡、专业设置的内在动力不足、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缺乏有效衔接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质量。建议通过构建民族地区地方本科高校自主决策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化学生参与机制4个方面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建设内涵。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10):120-128
共同抗疫使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了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这为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开展境外办学创造了新机遇。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先后有三类模式:孔子学院/课堂模式、以鲁班工坊为代表的职业院校境外办学模式、海外分校或者海外校区模式。这三类模式的境外办学均取得了明显成就,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不均衡,办学经费筹集困难,学科门类不全、专业设置单一,质量监管不到位。为促进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有必要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中国高校在东盟国家境外办学的对策:加强国家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加大政策支持;提升中国高校自身国际竞争力,增强办学质量监管;加大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促进资源筹集多元化。这些对策既有助于实施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计划,又有助于提高中国高校的教育质量与国际声誉,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2002-2005年间我国学位授予单位在农学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现状,研究了农学门类自主设置学科的特征,分析了农学门类自主设置学科的交叉学科趋势,并对自主设置学科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质量学科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具有以服务需求为着力点、以内涵建设为增长点、以交叉发展为突破点、以融合布局为支撑点、以追求卓越为制高点的内涵特征。高校要通过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做好学科调整、推动学科融合建设高质量学科体系,以高质量学科体系促进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流的大学必然拥有一流的学科,而学科的交叉融合又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当前,我国高校正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步伐。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下,保持现有学科的“一流”及打造新的“一流学科”,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唯有打破禁锢,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聚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育适应高校自身发展实际的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载体,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科交叉管理运行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交叉学科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科交叉教育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交叉学科教育的特点,针对我国高校目前开展交叉学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改革管理运行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教师团队、共享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平台,以及组建交叉学科导师组等措施,加快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名单,全国455所高校共有505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彰显了高校的学科特色、充实了一级学科的内涵、响应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高校通过严格设置程序、加大扶持力度、纳入评估体系、建立预警机制等措施,动态管理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不断促进学科归属更加合理、学科活力得到激发、学科出现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所属一级学科内涵发展的动力,助推高校“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新,迫切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这是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的现实需要,亦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新文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指引、以知识应用为导向,促进跨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通过明确知识产权管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组建新时代高素质师资队伍,制定适应新形势需求教学体系,建设“资金+平台+基地”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实施路径,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人才“教—学—用—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国家、企业和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管理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涉水学科分为三大类:其一为"纯水学科",即完全以淡水为研究主题的学科;其二为"涉海学科",即以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为研究主题的学科;其三为"涉水交叉学科",即纯水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的涉水研究领域。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从学位点设置上展现出学科交叉的深度,形成了以涉水交叉学科为主,纯水学科为辅的涉水学科体系。在系所、院部的设置上展现出了其涉水学科交叉的广度,系所层面注重学科交叉平台的建设,院部层面则以大综合性院部为主。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集中分布在资源环境、工程、海洋、农林牧渔等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领域中,而理学类等基础学科领域中分布较少;这些涉水学科大都设置在资源环境类、农林牧渔类和工程及应用类学院中,以培养硕士、博士等较高层次的专业性人才为主。美国公立大学涉水学科学位点的学科领域与其所在系所、院部的学科领域并不一一对应。其学位点的设置方式也灵活多变,根据需要设置双学位点,采用跨系、跨院甚至跨校联合设置涉水学位点等模式,促进了涉水学科体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跨学科在知识生产、服务经济社会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重要性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但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国外普遍认同的“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与本土化语境下的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关系尚不明确;二是实践中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之间的区分模糊,任意交叉现象明显;三是学科交叉演变为交叉学科的过程,尚未与国外的跨学科分类研究相对应。高校跨学科过程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动,基于整合程度的不同,在瞬时性上体现为不同的类型。学科性是高校跨学科演变的关键维度,也是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演变的本质区分。因此,基于学科性维度,探讨了“Interdisciplinary”与“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其在分类上的对应关系,以加强国内外在跨学科研究上的沟通对话,促进高校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是健全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以我国高校2019-2021年连续三年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为基础数据,通过定量统计分析总结了我国交叉学科的发展态势和基本特征,对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均衡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测度,并应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不同学科门类的集聚优势、各交叉学科的连接度、交叉学科间的凝聚性进行多维定量测度。结合定量研究结果,分析了我国目前交叉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从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和高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交叉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双一流”建设背后遵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和目标逻辑,同时也面临空间布局、学科设置、人才布局、创新能力等不平衡发展的制约。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重中之重在于范式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同时需要处理好5个关系:高峰与支撑、中央与地方、理科与文科、学科与育人、中国与世界,实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6年以来高校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学科动态调整从政府主导学科调整逐渐向政府引导和监督、市场调节、高校结合特色自主调整的趋势转变。高校学科动态调整既深受国家政策影响,也展现出高校学科动态调整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高校学科动态调整与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加紧密、更趋理性和客观,高校学科动态调整逐渐摒弃功利、回归立德树人本质等趋势。这种高校学科调整趋势有利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以“增量”为主以及“存量”调整不足、缺乏科学学科规划和基础数据支撑、忽视交叉学科设置、盲目割裂知识生成性而导致陷入“实用主义”陷阱等问题,这些均需要通过一系列策略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