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音希声"的再诠释--兼说"空无"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音希声”说,是用“希声”来赞颂“大音”,倡导有无相生,音声相和。它的美学潜义,一考用全身心去感受,去拥抱那整体的音乐形象,如痴如醉,忘我无他;二是兼指休止符的运用,可能达到无声似有声的妙境。这正是中国潜美学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和音乐欣赏里的颠峰状态。中外俗文学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有无相生”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灭不已的变化规律 ,因而必然通过人们的哲学—美学思想反映出来 ,进而影响到文艺创作和欣赏。在艺术文本中 ,“有”即直接描绘和传达之物 ,是有限的“在场”者 ;“无”指艺术的间空 ,是无言之言 ,“不在场”者 ,它隐而不显 ,却内涵“万有”,意味无穷 ;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 ,使“有”与“无”互为生发 ,相得益彰。以“有”带“无”,以“无”蕴“有”,方得艺术表现之妙  相似文献   

3.
庄子、康德的审美无功利论均具有开创性。其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 ,着眼于对审美主体心理的分析 ,并且重视从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二者的差别在于 ,庄子的理论出发点是其人生哲学 ,而康德的理论出发点是其“批判哲学”;庄子认为审美主客体是相融的、“物我同一”;而康德认为审美主客体是彼此分立和对立的 ;这种主客意识的不同导致了二者理论的彻底与不彻底之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有”与“无”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对重要的审美范畴。有无相生,是文艺创作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段。本文从文艺创作的具体实践出发,论述有无相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美学文艺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是浑然一体的,庄子论道有如老子,崇尚自然无为是他哲学的核心。“自然”批评论是以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作为背景,以天道论人道,用自然眼光去广泛考察人生处世方式和态度,主张自然、自由、朴素的人生理想,要求“法天贵真”。这对审美和艺术有着深刻的启发,在审美和艺术上反映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达到“天乐”、“天籁”。“自然”批评论,高扬艺术创作主体自由的心境,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艺术风格论和各艺术门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音希声”说,是谓无声之乐方是至上之乐,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老子从“道”这一形而上的本体出发.以为天下万物皆是有生于无,有无相生,虚实结合,从而有声之乐非大音也,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7.
庄子“物化”说的本质就是通过消除物我在形骸上的差异,达到相互交融、物我两忘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启发了文艺美学思想中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理论,显示了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留白”本是传统中国画的一种常用技巧,指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从而造成疏密相间、空灵飘渺的艺术境界。这种技巧后来延伸到其他多个艺术领域。如文学中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艺术表现;书法上讲究虚实相生,密不透风,疏可走马;音乐中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等等。  相似文献   

9.
庄子论“道”,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任顺自然。由此生发出了庄子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庄子将“道法自然”作为审美的最高原则,强调“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将自然率真之美推为极致;倡导“无以人灭天”,反对任何对自然的矫饰乃至损坏。庄子“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审美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抛开了庄子在“有无”问题上的哲学思辨而直入其现实关怀层面 ,从意识形态批判、处世哲学、悲悯情怀几个方面 ,着重挖掘了其“有无”观的现实内涵 ,借以展示庄子逍遥游世的人生态度背后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朴素"美学观的宗旨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推崇的"朴素"的审美理想,不仅吸收了老子的思想精髓,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主要通过向自然本真的复归、无色的平淡朴素之美以及有无相生、虚实相济等独特的美学概念和范畴来阐释的。庄子的"朴素"美学理想对后世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象"与"体道"     
中国的“象”思维在整体上遵循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同世界的本体“道”是相通的。“象”与意象审美范畴之于艺术创造和艺术接受都与庄子所言说的“体道”的思维和境界具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无为为美的本质与核心、以物化为审美的最高境界的庄子,具体讨论艺术之处并不多见,因为在具体的艺术问题与整体的审美把握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但无意插柳柳成荫,庄子并非直接针对艺术而言的有关“言”与“意”、“道”与“技”的许多论述,却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形象和艺术创造的特征,对后世的艺术理论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言”与“意” 在“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上,庄子首先认为“言不尽意”,也即“言”无法传达不可见不可闻的意所依随的“道”:“世之所贵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  相似文献   

14.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在艺术实践中,自然表现为“技进乎道”的过程。而庄子美学中的“游”则体现了“游戏”和“游世”的特征,最终目的则在于“游心”。同时庄子还继承了老子的虚静观,将虚静视为心与道交融的基础,而“心斋”和“坐忘”又是虚静心态的基础。在言意关系上,庄子强调“得意忘言”、“言不尽意”等特点,并将言意关系提升到道的境界,阐释“大美不言”的境界。这些思想对后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虚实”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求“虚”与“实”的妙用 ,追求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模式。虚实分写 ,情景互见 ;实象涵虚 ,融情入景 ;虚中有实 ,景藏情中 ,是“虚实相生”的三种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读者接受角度对叶燮的审美意象论进行全面观照。从俗儒的接受角度,叶燮主张“理于何通”“处当时之境会”的解法;“解与不解”造成“陈熟生新”的表达效果;“虚实互立、有无相生”“非实写理事情”的创作方法,这些与读者接受理论的“情境论”、“读者期待视野”、“虚实效果论”、非求真论的批评标准颇具相似之处,本文就此逐一论之。  相似文献   

17.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生,相映成趣,创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它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使人从一种几乎"无"的状态中达到高境界的"有".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探讨“空白”艺术问题,追述“空白”这一古老的美学概念的审美特性。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从操作层面看,“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把它嫁接到语文教学中,阐述“空白”在语文教材(文学文本)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审美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美学历下分复杂,其中又以庄子的理论最为玄奥费解,从对庄子自然无为美学观之意的韵神髓的神视阐释出发,重点剖析“法天贵真”与“自然的人化”、“绝圣弃智”与“美的创造”相互间的对照关系,可见其美学过失,同时,庄子“言不尽意”论对后世艺术审美的重要遍意义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廖淙 《现代语文》2006,(4):125-125
《庄子·德充符》中有鲁哀公问于仲尼的一段话,里面涉及一个“恶骇天下”的人叫哀骀它。“恶骇天下”即指此人形貌丑陋残缺到了极点。但是“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这里出现了一个审美标准与取舍的问题。通常的标准是人或者物的端正貌美能给受者以亲和力,而丑陋甚或残缺的人或者物往往引起受者的下意识反感。但庄子反常理而提出新的审美尺度(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