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香蕉树茎秆原麻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香蕉茎秆纤维,并测定了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香蕉茎秆纤维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分别达到了25.81%和3.32%。超声波预处理法最佳工艺条件是:预处理时间为30 min ,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200 W ,其预处理胶质去除率达36%。  相似文献   

2.
绿茶渣中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热水浸泡过的绿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性提取法制备膳食纤维。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绿茶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绿茶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极少,没有提取的经济价值;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0.4mol/L、处理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50℃,此时提取率为34.64%。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竹原纤维的服用性能,迎合广大消费者个性化、新颖化、功能化的要求,以天然竹原纤维为原料,探讨了环氧氯丙烷、β-环糊精、含氟环氧化合物等十余种化学改性剂应用于竹原纤维的接枝改性,分析了各种不同化学改性剂用于竹原纤维接枝改性的反应历程,对开发具有多功能、高性能、好品质的新型竹原纤维及其纺织面料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化学改性剂在纺织印染领域中的应用指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为远志科远志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多生于山坡疏林下或沟谷丛林中。主要分布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属珍贵中药材。对黄花倒水莲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生态学)、繁殖与栽培、药用价值及药用成分提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与保护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正硅酸乙酯和氧氯化锆为原料,结合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和溶胶一凝胶技术制备了二氧化锆/二氧化硅复合纳米纤维,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A)、红外光谱仪(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复合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形貌较好,直径分布均匀,平均直径为250nm左右;复合纤维呈无定形结构;复合纤维中zr原子与&原子之间形成了Si—O—Zr键.  相似文献   

6.
竹纤维是一种正在引起世界纺织界广泛关注的新型生态环保纤维:其中竹浆纤维是一种以竹材为原料的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具有优良的透气性和舒适性:通过织造实践,开发和设计了竹浆纤维府绸织物,针对竹浆纤维的特点,对竹浆纤维织物的产品规格、生产要点、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水溶胶-凝胶法,以醋酸锂和醋酸钴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制得了LiCoO2凝胶纤维.采用TG、XRD、FTIR和SEM对材料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700℃可得到晶化较好的六方层状的LiCoO2纤维;SEM结果表明所得凝胶纤维的直径约10μm,经700℃热处理后所得纤维收缩,表面变得疏松;微电极循环伏安测试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LiCoO2纤维的可逆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探讨富川脐橙皮粉末皂化后番茄红素提取最佳工艺及分离纯化。以富川脐橙皮粉末为原料,0.Sm01/L碳酸钠溶液为皂化剂,在超声波协同下以氯仿和石油醚为混合溶剂提取番茄红素。设计了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研究了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以番茄红素的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番茄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g/ml)比1:20、超声提取时间25min、氯仿:石油醚(1:3,V/V),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番茄红素得率为14.72mg/100g。然后对脐橙皮中番茄红素进行分离提纯,得到脐橙皮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为62.83%。  相似文献   

9.
以荆门的蚂蟥蚯蚓为原料,将其清洗后加缓冲液匀浆,然后经提取、离心、脱脂、脱色、喷雾干燥后得到一种棕黄色超细粉末.经检测.证实其主要成分为Fe-Zn糖蛋白.  相似文献   

10.
酶-超声提取地黄多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市售地黄为原料,利用纤维索酶解法结合热水浴提取法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pH以及液料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地黄多糖提取工艺在液料比1:30的条件下的最佳参数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5min,提取液pH为6.0,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0%.在最佳参数组合下,多糖提取率为21.4%,地黄多糖对·OH的还原率为43.5%,此方法是简单、快捷和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汉乐府《江南》伊始,以采莲为主题的诗词从未间断。到了唐宋时代,采莲诗词伴随着唐诗宋词的繁荣,其成就达到了至高点。文章以唐宋采莲诗为范本,浅述江南采莲特有的习俗,以及采莲诗中反映出来的采莲情结和江南采莲女对爱情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以其悠久的荷花栽培历史,丰富的荷花品种资源及众多的赏荷景点,成为世界荷花的栽培中心.荷花在我国的广泛种植形成了一种以文化带动旅游、以科技带动发展的荷花产业带.大足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大规模的荷花种植与悠久的佛教文化相得益彰,在延伸荷花文化、发展农业经济、开发农业旅游等诸多方面,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莲花崇拜(或莲花信仰)为佛教早期崇拜之一。佛教借助莲花形象以宣传佛教理论,借助莲花生物特征以阐述其义理,提供了引导教内僧众和教外信众追求的理想目标。佛教和其它宗教一样,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认真审视其发展轨迹,挖掘其基本理论中与当代社会现实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主流文化实现新一轮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荷花既是佛门圣物,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同时又是道教标识,充满珍祥色彩。在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互动过程中,荷花充当了“信使”的角色。佛、道并存之日既远,两者之间的攻讦辩难、渗透融合就一直是研治中国思想史的学者所致力的课题。在佛、道思想的动态关系背景之下,荷花的两重“身份”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注荷花“身份”的微妙变化或可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歌是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吴歌中经常出现“鱼”和“莲”的意象,它们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可以被看作是原型意象,其原型文化内涵由最初的生殖繁衍及婚恋演化成了物产的丰饶、生活的富裕等,后世展现的鱼、莲的丰饶、吉祥、喜庆等原型象征寓意正是远古生殖信仰的衍化及其意义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荷”题材是绘画中一枝独秀的奇葩,“荷”被运用于绘画中由来已久,中西绘画作品中都有以荷花为创作母题的优秀作品,它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典型性。研究“荷”文化,把握其传承与发展的脉络,感悟其内在意蕴的生发,能够在美学意义上启示艺术家不断挖掘“荷”题材的深层内涵,探索“荷”题材研究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17.
以新鲜莲藕为原料,感官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鲜切莲藕的最佳护色剂及其浓度.同时采用3次煮制糖渍技术,研究了硬化、预煮、糖液配比和干燥等条件对莲藕果脯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5%的食盐NaCl、0.3%的柠檬酸和0.2%的维生素C进行复合护色后,CaCl2最佳硬化浓度为1.5%,最佳预煮时间为9 min,最佳葡萄糖配比浓度为50%,55℃温度下干燥8h,最终可制得品质优良的低糖无硫莲藕果脯.  相似文献   

18.
莲花作为一种圣洁的植物,具有特殊的宗教寓意。在越南民间歌谣俗语中,莲花是君子高洁的写照,是爱情的象征,是美妙女子的比喻。莲花深受越南人的喜爱,探寻越南人对莲花的情结,能更好地了解越南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测定分析了泰州地区荷花、山茶花、油菜花3种花粉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总糖、氨基酸、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其中荷花花粉水分、灰分、粗脂肪和氨基酸总量最高;山茶花花粉维生素C含量最高;油菜花花粉水分含量最低,蛋白质、总糖含量最高。测定结果为花粉产品的市场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以及音乐舞蹈文化中有着大量的关于荷(莲)花的记载。发展到今天,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歌舞中,依然还保留了"采莲船"、"莲花落"、"荷花灯"等表演形式。在全国舞蹈重大赛事中,我国特设了"荷花奖"舞蹈比赛,有关荷花形象的舞蹈作品更是不胜枚举,诸如《荷花舞》、《爱莲说》、《荷花梦》、《小荷才露尖尖角》、《六月清荷》等。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凭借它清丽的色彩、优雅的风姿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荷花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舞蹈艺术中的荷花形象,具有优雅之形、和雅之意、清雅之韵。它是我国人们生活中雅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之一,有着深刻的象征寓意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