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可从教育理论的性质入手.教育理论分为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和实践理论.其中,真正让"关系问题"凸显与拖沓的是哲学理论.它属于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因此,应该放入实践理性而非理论理性的视域中审查.在康德的实践理性视域中,"关系问题"体现为价值与事实的断裂.其原因是源自纯粹实践理性的哲学理论由于受到教师情感与欲望影响而无法转化为行动,故而,其解决方案在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论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科学教育理论,以教育事实为研究对象,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教育中一般的“规律”,属于事实判断。二是价值教育理论,解决“评价-规范”的问题,也就是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这类理论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规范,属于价值判断。三是实践教育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既存的教育事实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与概括,以简约、纯粹的方式来呈现的有关教育的理性认识.教育理论由于无法观照到变动不居的、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教育实践,暴露出理论理性在实践中的不足.教育实践者若一味地拔高教育理论的理性功能,会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离成为一个假想的问题.教育实践者应该认识到教育理论本身的理性限度:教育理论是一时之见、一孔之见;教育实践者要在恪守教育理论理性限度的同时,通过提升其实践理性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从逻辑的角度考察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认为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需要考察二者不同的逻辑基础;教育理论具有逻辑理性,而教育实践具有实践理性;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统一不仅是观念上的统一,而且应是逻辑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呼唤实践理性观--当代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之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要走出当前的“高原期”,必须转变指导思想,从以理论理性观为指导转变到以实践理性现为指导。理论理性观从教育理论出发联系教育实践,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为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手段,造成了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分离。实践理性琨从实践者的教育实践出发提升实践的合理性和实践者的理论水平,把中小学教育研究看作是常识的教育实践向理性的教育实践转化的过程,使中小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落差这一现象是人类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这就促使人们需要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来调节二者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因此,追求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统一,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而把握教育实践的状况,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现实统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分离”并不是传统认识论层面上的问题,即不是“知不知”,而是“愿不愿”、“为不为”。因为,专门的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两类不同的教育实践者,他们的追求目标、利益关系、行为方式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观念、意识及信奉、所需要的理论的差异。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是整合教育实践,进而解决理论上的困惑,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自然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自由教育思想的发展是被理性规定的。从理论理性看,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呈现的是求真的特征,要实现这种特征需要通过"洞见"的方式。从实践理性看,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呈现的是向善的特征,要实现这种特征需要通过"信仰"的方式。从创造理性看,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呈现的是致美的特征,要实现这种特征需要通过"创造"或"设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理论“冷漠”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认为应该重新认识教育理论。本文从教育理论的功能性和实践性角度阐述了教育理论的功能.并分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裂的原因,阐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统一之可能。  相似文献   

10.
教育技术是实现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其应用必须体现教育领域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开放教育要认真对待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理性,思索自身发展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对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应坚持成人教育的价值诉求,恪守自身"教育"的元真与本性,既需要对新技术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要用实践理性来丈量教育技术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理论研究要走到教育实践之中,但需要问责:“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的正当性是什么?”、“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去对于教育理论意味着什么?”、“教育理论是否自觉‘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后果?”。否则,“走到教育实践之中”并不明晓。“走到教育实践之中”须得对教育实践之本质有明白的概念,教育理论关注实践的目的恰恰在于此,在于形成“对实践的知识”。这是“走到教育实践之中”的前提和基础。这显然是“思”的事情,绝非简单易行。“知识即美德”,教育理论关注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一种道德重负。它拒绝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任何失重行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分为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研究(教育活动研究)两个向度。教育理论研究是对教育普遍规律和一般性知识的审视和再认识,教育实践研究是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感知、理解和认识,二者的逻辑起点不同,对象、方法、途径也不相同。教育研究既需要对于教育一般原理、规律进行理论向度的认识,也需要对于教育的特殊问题、具体事件进行实践向度的解释,更需要关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即在理论与实践中反思和判断,使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在不同的逻辑起点上,实现一个共同的指向——反思和判断力的提升以及教育智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嬗变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理论的演变不是趋向对其意义和功用做出统一解释的渐进发展过程,相反,教育理论的历史就是不同解释的范围不断增大、拓宽的历史,而每一种解释又是为了适应政治气候和实际问题的变化而出现的,任何对“教育理论”统一观点的追求都是幻想。近百年来出现的有关教育理论的不同观点不仅仅是持续进行的关于什么“理论”适合教育的哲学争论的产物,也是从未中断的关于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政治争论的结果。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经验和常识,但仅仅停留在教育经验和常识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而设想一种教育理论完全有效也是不现实的,教育实践永远需要实践者的创新精神。教育理论需要沟通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既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又寻求前进的最佳途径。教育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对人的发展具有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发展的否定性因素,因此就要对教育实践自觉地投射一种反思和批判意识。教育实践只有具有了反思性,教育理论才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时可以说教育学是实践科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理论是什么?它从何处来?它和教育实践的关系怎样?我国新课程改革中为何再次出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断裂“?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点究竟在哪里?本文试图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论应该指导实践。教育理论何以才能指导实践?我们惯有的思雏方式过多地带上了教育研究者理论话语霸权的痕迹,而忽略了教育决策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群体文化特征。为求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反求自身,加强与实践层的沟通,从研究问题的选择上、研究方式上、研究成果的内容上、研究成果的形式上谋求与实践的统一,并尽可能的追求自身理论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的问题是多年解决不了的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个新的起点,从思考一系列的基本问题开始。这些问题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到底是或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两的脱离与统一是不是具有某种必然性成合理性?如果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真地存在,如何在两之间搭建桥梁?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都有从对立走向统一的趋势,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仍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难题,所以需要从教育中介的必要性、可能性这一角度来探讨教育机智———克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离问题的概念,重新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实践理性"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将"实践理性"与教育相关联,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缺乏理性和实践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实践理性"本质内涵的变化趋势,并对"实践理性"之于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从中发现两者的关联原因繁多,关联效果则多为单向的应用层面,关联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知道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又来源于实践,这就需要人们在生活中有两种眼光。即感性的和理性的眼光。语文教育发展同样需要这种视野。从语文独立设科至今,百多年来,语文发展一直以感性的和理桂的眼光,走在法规层面、实践实验层面和理论层面的建设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主义是一种实践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独断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对实践主义思维和观念的诸种批判。梳理这些理论的思维倾向、特征、具体主张及其困境,祛除实践主义的崇拜,展示理论研究思考实践时的复杂性和局限,自觉养成教育理论研究之独立品性,从而以一种审慎的、绵密的、谦逊的理性态度来深思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