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稳鸢 《航空模型》2008,(1):61-63
有一位84岁的老航模松田恒久(日本,图1),虽年势已高,但创作热情不减。不久前,他设计制作了一架推进式遥控模型滑翔机——“毕逸哥拉斯”(见题图)。这架滑翔机装有一副独具特色的螺旋桨:起飞和爬升时,螺旋桨仲出桨舱张开,为滑翔机提供所需升力(图2);爬到预定高度或遇到上升气流时,螺旋桨折叠收纳到机身内,模型飞机可自由翱翔。那幺,“毕达哥拉斯”是如何实现这些特殊功能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袁伟 《航空模型》2005,(2):44-45
国际级橡筋模型滑翔机(F1B)的飞行可以分为动力爬升和滑翔阶段。动力爬升阶段是指模型滑翔机以运动员事先绕紧的橡筋为动力,用橡筋释放所产生的能量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使模型飞机以小半径右盘旋上升。当模型滑翔机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橡筋的能量已释放完,螺旋桨停止了转动,这时爬升阶段结束;而后模型滑翔机自动进入平稳的下滑阶段,也就是滑翔阶段。完美的爬升轨迹需要机翼的好扭与螺旋桨的右拉力线之间配合恰当;而滑翔阶段也需要模型飞机的机翼有一定的好扭,以使其具有良好的滑翔性能和“吃”气流性能。  相似文献   

3.
二、制作机翼(2) 2.外翼段 外翼段制作方法与内翼段类似(图33)。在为机翼前缘蒙板以及将两段机翼粘接前,不要忘记在翼盒内预留副翼舵机信号线牵引棉线(图34)。机翼前缘采用6mm×6mm轻木方条,先用刨子削去棱边,再打磨成圆弧状(图35)  相似文献   

4.
制作篇是笔者有关“模型飞机制作工艺”系列文章的重点,将重点介绍:模型飞机的基本知识;模型飞机的结构形式;怎样设计一架模型飞机;如何利用Auto CAD制图软件和Profill 2翼型软件,绘制模型飞机三面图、结构图、工作图、零部件加工图.  相似文献   

5.
机身:模型飞机的机身样式很多:舱身结构(即盒式结构或框架蒙板结构)外形规则,较为常见;板身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杆身结构则多用于模型滑翔机。本文这架模型飞机的机身采用舱身结构(图26),下面介绍其绘制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笔者第一次看到1/25比例的“飞行者一号”遥控模型飞机时,以为仅仅是一架作为摆设的静态模型。因为这架模型的像真度很高;比例精确;做工细腻。与其说是一架模型飞机,不如说是一件艺术品。当上海航模协会前主席陆钟毅先生告诉笔者,这是一架可以飞行的两通道的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时,备感意外。  相似文献   

7.
《航空模型》2009,(7):20-23
这架“快拆式”微型模型飞机的设计灵感来自拆装便捷的山地自行车。该机全重仅12.4g,可被拆分为7个部件(图1):机翼、尾翼、机身,机翼连接架(包含前起落架)、动力系统、接收器和电池。机翼位置可前后调节,其安装角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相似文献   

8.
宋磊 《航空模型》2010,(2):34-36
因为这架模型飞机的机翼外段有3°上反角,所以当机翼内、外段翼肋全部垂直于翼弦平面时,内、外段机翼翼肋外形线将存在一个很小的差别,严格来讲,中段翼肋应该是外段翼肋旋转3°后的投影。如果上反角不大,为绘图方便可省略这个投影关系,但本文为了深入阐述CATIA作图,采取最准确的画法:外翼段翼肋采用标准翼型;内翼段采用标准翼型的投影(图48)。接下来讲投影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9.
二、起落架安装实例一给一架翼展1.3m的AT-6电动像真模型飞机(图14)安装机械式收放起落架。(1)该模型飞机起落架为后三点式,只有机翼下方的两个主起落架可收放。起落架的套件如图15所示。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航空模型》2007,(4):63-63
编辑老师: 您们好!我阅览了《航空模型》2007年第1期《插上智慧的翅膀》一文后,觉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们设计的参赛机很有创意,敢于突破传统,没有千篇一律。我也想了一个方案——制做一架“伸缩式两用机翼”的模型飞机。在一架模型飞机上安装两套机翼:一是直升机旋翼,垂直起降和悬停时用;二是水平机翼,模型高速飞行时用。两套机翼可在地面上或飞行中人为进行切换,缩此伸彼。请把我的奇想转给他们,不知是否实用,仅供参考,谢谢!  相似文献   

11.
杨格 《航空模型》2005,(6):24-25
高效率无刷电机在航空模型上的应用使电动模型迅速发展,一些爱好者甚至将喷气式模型飞机的动力系统改装成了电动涵道动力(图1)。螺旋桨电动模型飞机一般采用内转电机加减速器驱动螺旋桨,或者利用外转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这两种动力方式都可以提供较大扭矩,驱动大直径大螺距的螺旋桨。而本文介绍的是一款利用内转子无刷电机直接驱动螺旋桨的竞速模型飞机。  相似文献   

12.
王挺 《航空模型》2007,(4):58-59
无论是制作模型飞机套材,还是组装一架成品模型,都要有工具来测量和调整模型飞机的各种参数。一架机身扭曲、机翼安装角度不合适的模型飞机是不可能发挥出全部性能的。本文介绍的这个多功能测量尺,就是为了帮助爱好者调整模型飞机以达到最好的飞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螺旋桨的桨叶角与产生拉力的大小很有关系。图1表示了同一桨叶剖面桨叶角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迎角a相同,相对气流速度相同,产生的升力也相同,但若桨叶角越小,那么升力向前的分力即拉力便越大;反之,如果桨叶角越大,螺旋桨产生的拉力便越小(图2)。这就是为什么竞速模型飞机必须使用高转速的发动机,以用小桨叶角的螺旋桨来产生足够拉力的原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笔者几个月前购入一架46级油动KT板花式模型飞机,飞行性能很好。但考虑到油动模型飞机飞行成本较高,且做低空花式动作时容易摔机,动辄损失几百元。为更方便、更安心地练习花式飞行,笔者仿照其制作了一架大尺寸电动KT板花式模型飞机(图1,大小约为原机的90%)。经过精心组装和调试,飞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实例2:给模型飞机加装内置照明设备这个例子是给一架1.2m翼展的赛斯纳像真模型飞机(图41)安装内置照明光源。这架模型用2mm、3mm和6mm厚的泡沫板制成,中空的内部结构为内置安装照明设备及布线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6.
刘畅 《航空模型》2007,(4):17-18
笔者的这款模型飞机原设计是用一个安装片将电机倒装,虽然方便但强度和抗碰撞效果不好:一旦碰撞,电机安装架较易损坏甚至会危及到机头强度。笔者使用的是电机正装方式,需要制作一个电机安装板:用3mm厚的层板制碰撞,螺旋桨容易折断,严重时甚至会使电机轴变形。  相似文献   

17.
刘畅 《航空模型》2008,(2):44-45
发动机与螺旋桨的匹配 由于花式机常常要做失速动作,很多时候追求的是发动机的最大静拉力而非飞行速度,因此其螺旋桨的匹配与一般模型飞机有所不同。为能做出悬停等各种花式动作,要求整个动力组有足够的输出功率,一般风门开度在1/3至1/2左右,此时模型飞机的推重比较理想,能够完成悬停动作(图4)。有的模友认为推重比达到1.0就能做出悬停动作,其实并非如此:悬停时模型飞机是处于动平衡状态,需通过不停地调整各舵面和油门才能维持平衡。而因此时几乎无飞行气流,所以舵面只能依靠桨气流才能产生足够的舵效(在螺旋桨的滑流下打舵才会产生用于修正的侧分力),而打舵的同时也要抵消一部分发动机拉力。  相似文献   

18.
小慈 《航空模型》2006,(1):28-29
很多爱好者在组装模型飞机的时候,经常为选用什么样的发动机而发愁。不久前,一个朋友打电话询问:他组装了一架1.4米的P3A特技模型飞机,选用多大的发动机比较合适;安装四行程还是两行程的;配什么样规格的螺旋桨比较好。为解决这些航模爱好者在动力系统选配方面的诸多困惑,本文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国家队的组成与准备 参加第25届F3A世界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领队为顾辰、副领队王雷;主教练谭业滨;运动员有张旭骏、段志勇、黄振迪(图1);助手张荣,毛一清。为备战这次F3A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从2007年7月开始集训,出国时每位选手带了2架模型飞机,主备机各一架,共6架,是近年来中国队携带参赛机数量最多的一次。往届出国参加F3A比赛,三名运动员总共带4架模型飞机,除了每人一架主机,三人共用一架备机。  相似文献   

20.
二泡沫与木制骨架结构的对比 上期通过小模型试验机的制作,基本解决了超轻型模型的布局问题。但试验机的机翼是以泡沫材料为主,不带副翼等操纵舵面,与笔者最终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接下来需解决的问题是:制作一架带副翼的木制骨架结构模型飞机,它可否比相同尺寸的泡沫材料模型飞机更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