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毕元东 《山东教育》2021,(10):22-23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可以针对学校、学生实际发展差异进行调整,有助于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如何打造既具有学校个性特色,又能提升学生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是每个学校校本课程研究的中心。为此,乳山市黄山路学校进行了“幸福魔方”课程的规划研究。该课程以“统整思想”为理论引领,将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为教学中轴,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德育化”的课程设置思路,构建了一套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磊 《教育探索》2012,(4):30-32
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我国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准确“定位”,需要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定位”、“类型定位”和“价值定位”入手.而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定位”应包括对情境分析的“定位”、对课程目标设置的“定位”、对课程组织的“定位”、对课程实施的“定位”和对课程评价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有助于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课题研究,形成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品牌项目;有助于促进校本研究。新课程给学校体育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把新理念向操作层次转移,抓住体育课程校本化这个切入点,发挥地方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构建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有助于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课题研究,形成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品牌项目;有助于促进校本研究。新课程给学校体育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把新理念向操作层次转移,抓住体育课程校本化这个切入点,发挥地方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构建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常州市天宁区各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文章对此进行了.g.sa和分析,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简称“SBCD”。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天宁区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很多老师感到迷惘,不愿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学校应结合各校实际,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教育课程结构;规范有序地开发相关的教材,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鲍道宏 《中学教育》2013,(4):41-47,74
“校本课程开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西方兴起,七十、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八十年代后期及至九十年代,校本课程开发落入低潮。从此,西方一些学者开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再概念化”,寻求课程在国家层面与学校层面开发的平衡。九十年代末,我国将“学校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试验、推广。作为后继者,我们要积极学习西方经验。领悟西方校本课程开发本质,在追求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教育目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建立与中国文化特点相协调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9.
何永红 《现代教学》2011,(12):54-54
根据当前课程建设的要求,不少学校开始尝试构建校本课程结构、自主编写课程教材、制订课程管理方案、研究课程实施效益等。在学校发展和课程建设过程中,特色课程是一个或一类什么样的课程,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特色课程在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已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只有把相关问题理清了,才能将其准确定位,并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孙鸿俊 《现代教学》2014,(7):129-129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把“尚美育人、多元发展、幸福人生”办学理念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我校积极构建基于“幸福体验”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徐洁 《上海教育》2014,(13):85-86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内涵支撑,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们以“红领巾足球文化”特色为起点,统整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快乐”类、“成长”类、“体验”类、“特长”类校本课程框架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丁玉祥 《辽宁教育》2013,(10):22-24
一、全区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新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前提性基础,但是国家课程突显基础性和统一性,无法满足不同地区、学校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但是,一直以来,由于课程都是由国家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许多人提出了以下问题:1.非要开发校本课程吗?2.开发校本课程需要什么条件?3.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毕竟是新生的事物,根据人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校本课程出现的初始阶段,这三个问题是普遍问题,特别是在山区农村,这些问题更突出。(一)开发校本课程是落实…  相似文献   

15.
编制学科模块课程纲要,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的要求,是学校进行课程管理的需要,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加快教师成长的需要。学校要努力提高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加大学校课程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构建起支撑、保障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学校美育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美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作统一性校本课程和选择性校本课程两大类。统一性校本课程包括:艺术类(舞蹈、器乐、京剧与脸谱)、学科延伸类(书法、文学赏析)、使用技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晏阳初中传承并弘扬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结合当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拓展要求,立足学生需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实现个性特长的发展,提出了“后平民”教育思想,着力构建“后平民”校本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特色、语文学科特点、教师兴趣特长及学生的兴趣点,语文组教师进行了基于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主要就晏阳初中语文学科校本课程设计、实施意义、反思与改进,浅谈晏阳初中语文学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除了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已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项新课题。这也符合课程改革和发展一个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张晨子 《现代语文》2009,(5):152-153
一、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而提出的,它要求以学校为实施地点而进行课程的开发。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各类文件的相继颁布,从政策层面上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证,同时也向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2021,(5):I0001-I0001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国家基础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核心的德育课程、学校文化隐性课程这五大功能互补的校本课程体系,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荣获“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示范学校”“全国+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