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过度现象客观上已经存在,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困难、薪酬水平下降、就业层次降低等,属结构性过度;其成因在于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公益性引致的低价格供给、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引导驱动、个人非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影响及标识信号失真使社会对于学历教育过度追捧;高等教育过度现象使本已十分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应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预测和调控。  相似文献   

2.
大学排行榜:现状·困境·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开始.目前大学排行榜仍面临着诸多方面质疑,集中地表现在其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从"全覆盖、非冲突、非重合、可量化、典型性"五原则来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文认为,大学排行榜发展状况能够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体现在高等教育的过度供给造成失衡,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功能弱化、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从博弈论角度来看,由于雇主和雇员在就业市场中博弈的地位不同:大学生供给的相对过剩,使得造成大学生就业的边际贡献很低,从而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谈判能力的降低.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读书无用论”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家长开始质疑高等教育的价值,大谈"读书无用",这给高等教育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提出完善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有学者将这种局面归因于过度教育,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过快,挤占了基础教育资源;普通教育(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强势影响,削弱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学生太多,而且学历层次越来越高,大大超过了社会所供给的岗位,教育匹配与职业匹配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不是过度教育,恰恰相反,是教育不足的集中体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只能增强教育力度,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柳青 《华章》2012,(27)
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是巨大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招生规模扩张过快、学费逐年提高等问题对社会流动造成了不利影响,社会成员公平及合理流动难以实现.本文探讨了高等教育和社会流动、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并对社会流动中高等教育所起的作用及对高等教育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促进高等教育更好的发挥推动社会流动、增强社会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危机丛生,政府财政性拨款总量不足,比例持续下降;学费收入占总经费比例持续增长,影响入学机会公平;高校贷款危机凸显,影响加剧;财政分权导致高校财政出现系统化差异。市场机制过度引发高等教育财政危机,带来大学公共性缺失,体现在高等教育财政规模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遭受质疑、教育腐败、大学功能窄化。从2002年始,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政策整体取向发生转变,政府职能强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财政制度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过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知识经济形态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质量提升的吁求,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把彰显公共性作为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价值标杆。  相似文献   

8.
面对今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支离破碎,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充满质疑,如何救治?文章通过阐述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仰内核,分析当代大学生学习信仰现状与高等教育实践本身对于学习信仰的遮蔽,认为学习信仰的缺损是造成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要基于信仰,重建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紧迫性 1.高等教育本身要求.在我国现阶段,引入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机制,使各教育主体之间存在市场化的竞争,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再加之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社会或个人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足;如果完全以国家作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那么就必然导致这种准公共产品的过度消费与浪费并存.在这种模式下,资金的无偿使用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果完全由市场来提供,虽然消费者个人的收益达到了最大化,但从社会整体来看却受到了损失,导致资源配置相对不足.对于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产品,单纯的市场提供或公共提供都不能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因此应该考虑采用市场提供和政府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国家财政投入的有限与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本矛盾是"穷国办大教育",即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强烈需求与公共财政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即在坚持国家投资主体为主,积极进行公立高校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发展各种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公、民办学校之间以及中外高校之间的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非常重视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这种现象造成了高等教育成为片面教育从而失去了它应有的完满性。我国高等教育完满性受到损害有历史、社会、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从多个角度来看,丰富的完满性对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而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裂现状会给社会发展、个人发展及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