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面板数据半参数模型,选取2005—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研究高技术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当企业规模不同时,会有怎样的区别。研究发现:面板数据半参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要优于一般参数模型;出口比率与创新绩效在大型和中型企业里皆呈倒U型关系;RD经费比率与创新绩效在大型企业中呈正相关关系,而在中型企业里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转型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表明,2005年至2010年间:(1)相对于R&D经费和人员投入,知识存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作用不突出.(2)国外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明显.(3)国内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经济效益不明显.(4)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创新产出,建立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比较和分析了不同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布、区域创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对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从总体和行业视角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其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深圳为案例聚焦城市尺度分行业高技术产业集聚机理研究,对分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创新地理视角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经验研究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与空间依赖效应,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城市创新型空间出现网络化布局的新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与经济基础、劳动力规模等传统区位因素有关,创新氛围、协同功能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应当更加重视城市高技术产业微观集聚规律,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与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升级要求,应用突变级数法,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6位的省市,以这些地区的大中型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产业升级能力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相关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明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产业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俞立平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46-1654
本文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下降的原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位数回归、状态空间方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并没有走上对引进技术依赖过重的道路,引进技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引进技术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弹性系数随着时间的推延和创新成果规模的增加在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仍处于对引进技术的适应期,引进技术的总体绩效仍然不高,引进技术与创新成果无关;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消化吸收水平不高。引进技术下降的原因包括: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适度控制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发展是有利的;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对引进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财政补贴是企业创新资金投入的重要渠道.政府研发补贴作为企业主要外部资金来源,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有密切联系.基于全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0-2019年的数据,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全国政府性基金对规模以上工业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有显著的正相关.政府基金在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企业创新的作用关系中调节作用不显著.企业创新的政府补贴投入需完善运行机制,破除市场主体交流中的信息壁垒.  相似文献   

10.
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是指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智力密集性等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突破高技术产业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概念及评价指标研究综述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模型框架,建立高技术产业高端化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评价、产业创新、产业效益、产业规模等方面对我国省区直辖市展开监测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将各省划分为不同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何异同?在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指标的基础上,从规模以上企业、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三种类型对四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可发现:四省的整体创新能力都位于全国先进水平,但是不管是规模以上企业,还是大中小企业,或者是高科技企业都缺乏创新投入以及创新产出能力,而过分看重于创新活动以及创新资源。创新投入方面,广东以及江苏占有大部分的优势;创新产出方面,广东和江苏还是比另外两省高;创新活动方面,江苏略好于广东,这两省均超过山东和浙江两省;而在创新资源方面,江苏优势显著,远超其余三省。总体而言,山东省在这四方面都不突出。  相似文献   

12.
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随机前沿方法,对外资企业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各行业的科技活动效率与外资企业比重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在外资企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这几个反映市场结构、影响科技活动效率的因素中,外资企业比重对中国工业部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效率的提高影响最大、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交叉相关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近期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政府资金投入对6年后的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当期企业基础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当期企业基础研究6年后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无论技术开发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都呈现相同的影响,且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青睐于短期见效,定位趋同容易引发挤出效应。因此,政府科技资源配置需要定位更长远的目标、关注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分阶段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竞争性资助,避免替代企业投入,更多地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巍  宋南 《科学学研究》2020,38(8):1374-1380
本文基于市场需求萎缩冲击的外部环境背景,首先构建数理模型揭示市场需求萎缩冲击下产业组织重构过程中的企业研发竞争行为特征,随之用2016-2018年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市场需求萎缩冲击下企业研发行为规律。结果表明市场需求的萎缩冲击使企业研发行为的决定因素由市场结构转变为市场需求,引起企业研发竞争行为规律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产业组织重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规模较大的企业面对市场需求萎缩的环境会增加研发投入,而规模较小的企业减少研发投入;这与在市场需求快速扩张时期与缓慢增长时期,中小规模企业是市场中研发主体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从需求端上充分拉动消费需求,从供给端上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是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余东华  王青 《软科学》2009,23(8):74-81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17.
马玉琪  扈瑞鹏  赵彦云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673-1679
基于2008-2015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普查数据,利用广义倾向得分模型,刻画金融支持强度变化对不同规模和所有制企业RD支出的动态效应曲线,量化评估金融支持激励高新技术企业RD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中型和小微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水平、人力资源、科研能力、国有性质及发展年限与其获得的金融支持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支持可有效提升不同规模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且都存在边际效应"饱和点",对小微企业RD的促进作用总体优于大中企业;进一步细分企业所有制,发现金融支持对非国有性质企业RD的激励效果更佳,作用范围更广。研究结论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an extensive programme on stimulating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the Project Industrial Innovation, Pii). Over five years (1980–84) 155 small and medium-sized industrial firms were taught by nearly 60 management consultants on how to innovate. The results in December 1984 were very positive: 71 percent of the companies have formulated businessplans for innovation; 21 innovations were introduced on the market; 76% of the companies stated that they had learned enough to go on with the process of innovating. This last result was questionable, because of its subjective nature. In December 1985 a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is programme. The number of firms with businessplans had grown to 83 percent; the number of market introductions had increased to 43; the learning effect was up to 88 percent. This time it was possible to do some empirical observations which validated these results.The study also shows that innovations are not produced without considerable efforts. Nearly all companies encountered bottle-necks. The most influencial bottle-neck is management capacity. This (lack of) capacity is described in more detail by the participating management consultants. The quality of key personnel, inadequat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different management visions on innovation are mentioned by them. The paper show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bottle-necks amo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novation. The exact influence of these bottle-necks remains undiscovered. The overall conclusion of the evaluation is that in spite of these bottle-necks innovation can be taught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相似文献   

19.
研究基于上海高企投入、产出、创新力以及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建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指标权重的测算,最终得出近六年来的竞争力评价结果。结论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产业投入及技术创新力均有所增强,但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且产业产出能力持续下滑,基于此,提出两点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作用举足轻重。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基本概况。从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研发管理、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价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以期为我国信息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基本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