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 欣赏钢琴曲《采茶扑蝶》(原载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152页),使幼儿知道乐曲的名称及主要音乐形象,并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刘福安先生创作的钢琴曲《采茶扑蝶》也正是运用了福建民间舞蹈《采茶灯》的曲调改编而来,这首钢琴吸取了《采茶灯》音乐中的《正采》、《倒采》和《扑蝶》的曲调,并且以此为原型进行创作和改编,在原民歌曲调的基础上,通过钢琴模拟民族乐队的音响效果,使整个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操练性强,容易调动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进行探索,课堂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进行听、演、讲、练训练,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一、“听”,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使他们从欣赏优美的旋律、和谐的音响、明快的节奏入手,去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感受音乐的愉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如《采茶扑蝶》,聆听前我对学生提出两个要求:一是边听边想,用心灵去感受音乐;二是介绍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如高亢激越、雄浑庄…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3,(Z3)
在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听到广播里传来悦耳的声音:“下面是中国名曲《采茶扑蝶》,作者……”在操场上嬉闹的学生很快停下游戏,有的还跟着音乐哼着走向教室。大约30秒钟后音乐结束,课堂里已传出上课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充分尝试斗笠的多种玩法,体验斗笠游戏的乐趣。2.激发合作能力。发展幼儿滚、投、跳、平衡等基本动作。活动准备:幼儿入手一个斗笠,每个斗笠钻四个小孔;平衡木若干;细铁线若干;录音机一台,《采茶扑蝶》录音带一盒;幼儿熟悉制茶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看图讲述课应注意培养幼儿 抽象思维能力李世琼3·1召幼儿日语记忆力的测试荆在京.3·15培养幼儿口语能力的几种方法叶爱华3·16“1”和“许多”教学琐谈耿万芝3·16充分发挥“生物角”的作甩陈家行3·17有意义的周末主题活动朱建辉3·17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生理心理特征20条黄保法3.18幼儿园的“小小健身房,,李伦3·18钢琴曲《采茶扑蝶》欣赏教学没计曹冰洁3·1。怎样自编幼儿舞蹈赵幼珍3·l。五线谱教学试验’尹承梁3·20教幼儿用多种方法添画周亚君3·20趣味绘画教学法赵春梅3·20计算课不必苛求“完整的语言”张新兰4·10也谈要求幼几讲“…  相似文献   

7.
元素化教学在民间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赣南采茶作为江西民间舞的代表,已被北京舞蹈学院吸收入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而元素化教学在赣南采茶从民间到课堂上舞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使得赣南采茶的教学性、表演性、系统性逐渐加强。应重视元素化教学在赣南采茶教学中的功能价值分析,以促进赣南采茶的教材和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8.
郝凯 《广西教育》2014,(1):122-122
在苏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材中,无论是《现代建筑》还是《美丽的园林》的教学,教师都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绘画表现或设计应用的教学课,而应该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欣赏、感知上。然而,小学阶段大部分的欣赏教学内容已融入综合创作课程中,很容易被教师们所忽视。在此,笔者就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小学高年级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教育青少年的主要阵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音乐教师同样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应把爱国主义贯穿于音乐教育之中。1、通过歌曲欣赏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欣赏作品,有歌曲、器乐曲等。一般音乐形象比较鲜明,有的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我的祖国妈妈》等。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引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内容,领会作品的深刻含义,使他们从思想上、情感上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和教育。如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相似文献   

10.
选修课程是21世纪我国教育史上的亮点,选修教材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各教材编写单位殚精竭虑,大胆探索,2005年以来,已有5家出版社编写的高中选修教材通过初审并在实验区试用。这些教科书涵盖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系列。具体品种有:人教版第一批8种:《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外国散文诗歌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相似文献   

11.
田光 《教师》2015,(4):35
昨天,我与学生共同复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模块,涉及两篇文本——《项羽之死》与《阿房宫赋》。选修教材是在必修教材基础上,在教学内容上的扩展、教学难度上的深入。因此文言文的复习要把握两个根本:一是夯实文言文基础,在实词、虚词、文言句式上落实知识点;二是在高一、高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文脉的梳理、知识层面上的"整合",归类型,悟方法,求高效。基于上一节课已经把文言字词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交流:(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学生欣赏歌曲:《永远是朋友》。师:在班级里你有好朋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问:对于《阿 Q 正传》节选为中学教材你有哪些看法?答: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鲁迅的著名小说《阿 Q 正传》中,节选了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作为教材。我觉得,这在教材编选方面是一个突破,也是一个创举,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因为就我所知,在建国三十年来,还没有把《阿 Q 正传》这篇著名而比较不易理解的作品选入过中学语文教材。我还认为,这样做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如何?恐怕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因为这是一篇难度很大的教材。鲁迅曾经说过:拿他的作品“给不到二十岁的青年看,是不相宜的,要上三十岁,才很容易看懂。”现在的青年,对于复杂的人物性格和生疏的社会生活,大都觉得费解,他们对理解和欣赏《阿 Q 正传》这样的世界名著,还  相似文献   

14.
欣赏作品的分类。美术教材中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最后的晚餐》《椅中圣母》《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八骏图》《流民图》等名家作品。这些作品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美术课程中的欣赏教学分渗透式欣赏教学和专题式欣赏教学。当前专题式欣赏教学存在诸多"症结",既有观念上的,也有操作层面的。相比渗透式欣赏教学,专题式欣赏教学对学生提供的文化信息更为整体,对学生产生的文化冲击力更为强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为全面。因而,专题欣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一课,谈谈我对专题式欣赏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术课程中的欣赏教学分渗透式欣赏教学和专题式欣赏教学。当前专题式欣赏教学存在诸多“症结”,既有观念上的,也有操作层面的。相比渗透式欣赏教学,专题式欣赏教学对学生提供的文化信息更为整体,对学生产生的文化冲击力更为强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更为全面。因而,专题欣赏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苏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十一册)一课,谈谈我对专题式欣赏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欣赏作品的分类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是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裴尔的《椅中圣母》、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还有徐悲鸿的《八骏图》、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二是范图的欣赏,每课的前面都有一定的范画插图,这些范图主要是针对某  相似文献   

18.
<正>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少版《美术》教材在不同年段安排了不同的欣赏教学内容。低年段主要引导学生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然后让其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一上《走进大自然》《秋天来了》《难忘幼儿园》,二上《难忘夏天》《自然现象》《虾和蟹》等。中年段主要以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为主,学生用语言或文字描述作品,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收编的16篇小说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创作手法多样。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中学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到底如何才能摆脱《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尴尬,真正落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写作是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欣赏作品的分类 中学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梦娜丽莎》、拉裴尔的《西斯庭圣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有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