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活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仲兵 《成人教育》2005,(12):18-19
陶行之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三个部分,它对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价值观;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满足社区成员的要求;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展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2.
民国乡村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其“知识精英”的教育参与有利于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建设,“回归乡村”的教育实践有利于把握农村社区教育的区域特性,“改造社会”的教育理想有利于明确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指向。对此,农村社区教育应辩证分析,理性承传,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立足农村社区的客观实际,关注社区农民需求,明确发展方向,激发情感共鸣,使其教育价值从“潜在”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中国农村社区已经从传统的“全耕社会”演进为“半耕社会”。乡村社区的转型导致乡村教育也面临一些新的困惑:学校管理以县为主还是以乡村为主?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就近入学”还是“集中办学”?学校对社区是开放教育资源还是实行封闭式管理?乡村学校如何开展素质教育?面对这些困惑,笔者建议:一要根据乡村社区发展的需要重新界定乡村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二要重现审视教育管理体制,避免乡村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权力真空;三是在多元文化理论背景中重新构建农村教育的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4.
被毛泽东同志赞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1891.10.18—1946.7.25),其教育思想尤其是乡村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学习并践行陶行知“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教学做合一”等乡村教育思想,对办好我省农村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富强 《学周刊C版》2011,(10):199-200
陶行知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农业没有教育,就失去了促进的媒介。”“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虽然已是二十一世纪.但是名家的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农村学校理当肩负起乡村建设的重任.农村教育必然服务于乡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培育劳动价值观、传递劳动知识技能、增强身体认知和提升劳动审美意识等功能。为促进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进一步拓宽实践路径,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构建中小学劳动教育振兴乡村的知识体系;增强“家庭-学校-社区”协同指导,凸显乡村劳动教育集体指导合力;建设“菜园子”实验田,培养中小学生现代劳动实践力。  相似文献   

7.
乡村是陶行知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也是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起点和落脚点。陶行知开展的乡村劳动教育秉承“农科教结合”原则,具有浓厚的乡土意味。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当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初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立足当前乡村劳动教育发展实际,陶行知乡村劳动教育思想可以为学校开设乡村特色的劳动课程、践行乡村劳动育人新模式、探索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新路径等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社区教育正在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里的“增长”至少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通过了解、思考和主动介入社区教育.学校发展的总体战略实现了从内向外、内外结合的转型,从而在战略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增比”。第二.通过介入和参与社区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和挖掘的资源得以“增长”。第三,通过对社区教育活动的深度参与.  相似文献   

9.
2021年,学校的课程基地项目《“学校+”劳育课程基地建设》成功获省级立项。项目开项以来,学校充分利用丰厚的社区劳动教育资源,形成了“学校+”——以社区为主场的劳动教育场境。将劳动实践场域由学校拓展与延伸至社区,真正实现了将劳动教育覆盖至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领域,赋予了劳动教育更充分的生活、社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留美回国后,陶行知即融入“新教育”潮流。为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他于1927年3月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开启其“生活教育”系统实验;其后,又在上海创办别具组织创新的山海工学团、在重庆创办不同于普通学校的育才学校,进一步丰富其“生活教育”的理论内涵。持续不断的多样化学校变革范式探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源泉,也是其吸纳杜威思想滋养、进而又超越杜威的奥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赵向华 《成人教育》2012,32(9):85-87
目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应根据人的发展规律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但是,培养"臣民"或"人民"的传统东方式社区教育,以及培养"市民"或"公民"的现代西方式社区教育,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巨大弊端。我们应跳出这两种极端化取向,设想一种旨在培养现代"公众"的新型公社教育,从而克服农村社区教育的尴尬境遇,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学校教育是以"关注社会"为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追求社会的均质化、地方性知识的失语、民族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割裂。可通过以关注生命发展为目标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以成全生命自由为宗旨重组学校课堂教学、以尊重生命差异为基础重设学校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重构民族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青年尼采把现代教育看做是为生存的教育,为大众的国民教育,售卖知识的学术教育.他心仪的是为文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关注的不是尘世幸福,而是满足生命渴求永恒的形而上冲动,旨在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以实现生命的最高意义.他批判德国中学的经典教育已经名存实亡,真正的经典教育在于让受教育者服从伟大经典,倾听伟大心灵的对话和独白,受其指引成长为关注生命中最重要事情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为造就“四有”人才,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庭访问等等途径,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资源,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所谓精神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是一个与身体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来讲,是指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的总称。重视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探讨并实施精神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精神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不是”和“是”两方面来把握。“不是”即它与别的教育活动的区别:精神教育不是功利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实用教育。精神教育的“是”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第二层次,是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第三层次,是审美教育、理想教育。我认为,倡导精神教育,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当代所应该关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生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向来以“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基本教育价值追求的国民而言,阐明教育价值目标的多样性即使不是迫切的,但一定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价值、职业价值等观念的日趋多样化,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展示其价值追求本身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适应日趋开放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便有什么样的生活形式。生活过程是保证人成为人的重要场域,如果离开生活世界,人们的生活及人类的发展都很难想像。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密切,教育史上出现过“教育生活一体说”、“教育准备说”、“教育过程说”、“教育建构说”、“教育交往说”等,都是针对某一个时代教育与生活关系所表现出的问题而言的,都在尝试走出教育与生活脱离的困境。现代哲学中的“生活世界”理论为我们理解新时期教育与生活、教学与生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我们可以从课堂生活的构成出发,变革课堂生活的样态,进而促使教师和学生从单一的教育“专业世界”回归真正属于人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张世爱 《中国德育》2007,2(7):11-13
生命与教育、道德教育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生命是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内在依据,教育、道德教育以个体发展和生命完善为终极价值追求,道德教育更是对生命的超越和提升。梳理和领悟这种内在关系,找到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应然的角度论证在价值多元社会中道德教育的生命价值取向,对教育、道德教育的改革、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智慧城市和智慧校园理念越来越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和学校建设的新目标。这一发展趋向为社区教育适应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拓展了“感知社区构建智慧生活”的创新空间。社区教育i-实验教学模式简称为“i-实验”,又称“建构智慧行动教学模式”,是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感知教育行动”。“i-实验”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特色是“做中学”,实现路径为愉悦学习、行知互动、大家分享、成果测评。“i-实验”教学模式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活动,在社区和办学单位的组织下,在多功能网络平台上,经过专家的指导,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