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无"公民"的踪迹,遍及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意识是臣民意识,而在现代化的今天这种奴性十足的臣民意识还未能从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羁绊中完全解脱出来,致使我国公民意识淡薄.分析封建臣民意识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臣民意识的根本途径是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培育公民意识是现代政治观念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应把握环境关照、制度保障和重视实践这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在当代中国,"臣民"、"国民"、"人民"与"公民"四种社会身份或观念并存,并形成三组对应概念臣民-公民、国民-公民、人民-公民.梳理三组公民对应概念内在的内涵冲突,并根据当代社会特点,实现概念内涵的现代转换与建构,对于公民相关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应该成为构建现代公民社会的根基所在.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情况下,也不乏公共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公德意识稀缺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二是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三是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重要内容,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又需要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一个普遍民众都具有较强公民意识的现代社会。文章在对公民和公民意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民众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现代是一个公民时代而非臣民时代,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而非臣民社会,现代人格是一种公民人格而非臣民人格。使人成为公民的,不仅仅是这个人的国籍.更是这个人所享有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在现代社会.公民是人的各种身份的最大公约数,是各种政治主体的最大公约数,是各种社会人格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7.
从臣民到公民,反映了民国时期人们关于"公民"观念的进步。辛亥革命推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臣民"的概念由此退出民国法律体系。如何培养公民?教育家开出了一剂良药——公民教育,这显然属于社会教育的高端走势。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虽然完成了从臣民到公民宪法文本意义上的概念转换,但公民教育依然薄弱,公民观念并未能深入人心,也未能铲除国民的奴隶根性,更未形成公民文化传统,公民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由于民众意识深处的臣民意识、官本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普遍不高,参政意识缺失,影响公民张扬公民精神,阻碍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构建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理论发生并成长于西方社会,公民政治文化是中国公民社会构建不可缺少的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专制的政治文化,如王权思想、人治思想、臣民意识等,则压抑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因此,要实现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化,由臣民转化为公民、由王权转化为民主、由人治转化为法治,为中国在公民社会的构建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因此,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转化的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制度保证。公民意识作为一个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必将发挥重要的内在动力机制作用。实践证明,公民意识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代化实现的思想障碍。实施公民教育,鼓励公民践行政治活动是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逐渐步入公民时代,公民教育承担着国家构建和发展的艰巨责任。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公民资格的法理确认是现代公民教育的基点,公民资格的充分践行是公民教育的根本诉求。回顾公民资格理论及其演变历程和公民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理清公民资格与公民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我国的公民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公民教育的视界:主动公民身份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轫于古希腊城邦时期的主动公民身份思想,随着近现代亲密性社会的兴起而日渐式微。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民主的赤字、社会资本的销蚀和共享价值的迷失都是主动公民身份消解的后果。为了有效地应对主动公民身份消解带来的危机,西方公民教育界开展了政治性描述、理论性界定和经验性分析三种研究路径。在实践中,以全校策略框架为代表的主动公民身份再造运动更是风起云涌。然而,由于主动公民身份的再造是一个动态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其再造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现代性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在其中,公民是独立、自由而又主动的社会参与者。但是,现代社会又必然产生现代性问题,因为现代性使人们远离公共领域而活在自我的空间内,使现代社会失去公民社会的真义。因此,现代性本身又是颠覆现代社会的,这就需要通过公民教育来保卫公共性、捍卫公共价值并引导人体认自身的公民身份,以弥合现代性问题给现代社会造成的断裂。中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两方面的影响下产生权利与义务的分离。为了抵制这种分离给公民社会所带来的现代性断裂,亟需通过公民教育引导学生从社会层面来理解权利与义务,以培养拥有健全而统一的权利和义务观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in Korea, m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have been held by the citizen’s initiative, where the revitalization of citizenship and strong civic unity have played a role. Yet, in regard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Korean citizenship, it seems that the aspect of individual subject has not been fully matured or issued; that is, there is a dissymmetry between the strong civic unity and a weak individual subje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a possible historical account of why this has been the case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Korea and Japan. ‘Enlightenment’, as a modern concept in Korea, was imported via Japan in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s in many other new concepts such as ‘democracy’ or ‘nation’. However, by comparison to the Western idea of the Enlightenment, its modern concept, Korean or Japanese, developed a different meaning in each own context, while lacking its original meaning essential to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individual subject’ as a ‘citizen’. Hence, in modern Korea and Japan, the word ‘enlightenment’ is regarded as a historical concept with no contemporary relevance.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都是宪法基本主体,理所当然地享有我国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并不存在一个不同的农民的公民权,问题是如何落实农民的公民权。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从实践层面不断落实宪法赋予农民的公民权,使农村居民变成享有"国民待遇"的公民。赣州市的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公民权的实现和落实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知识及方法关乎人们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深度,关乎公民教育的质量,以至凡涉及人的权利、义务、道德、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内容时,历史知识及方法就成了理解人、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之所以为人,除了历史成就的人文文化外,还因我们有推进自己的历史不断文明且更具智慧、更有道德、更为人道主义的愿望和能力。公民教育正是依靠这种愿望和能力养成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因此,与其说社会科教育需要包含历史教育——作为人的基本的知识素养,不如说公民教育要求社会科必备良好的历史教育——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与现代意识养成密切关联的一整套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7.
公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宪法学的一个基石范畴之一,公民概念并不是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现代国家才产生的,相反,这一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公民概念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经过古罗马的法律化、中世纪的普遍化,及近代人们认识上的曲折,才具备现代立宪政治下的普适性含义。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的角度而言,现代化进程就是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亦即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的过程。民族国家建构需要公民教育,通过培养公民的民族认同来对分散的社会加以整合。公民教育则通过与公民教育直接相关的公民科等学科的教学以及民族语言和民族历史的教学实现这种整合功能。民主国家建构,不仅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且还包含着民主观念的传播与民主意识的塑造。公民教育则通过公民科等学科的直接教学和课外实践、社区参与等途径,实现其民主化功能。各国公民教育的功能取向取决于各自现代化过程中民族国家建构与民主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民权是反对专制的革命话语。中国近代民权观继承并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价值观,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适用成分但又有别于西方民主观。它含义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中有不同所指。它与民本、民主、人权、自由、平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近代民权观呈现出以下特征:工具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20.
Rewriting citizenship? Civic education in Costa Rica and Argent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what degree are nations ‘rewriting’ citizenship by expanding discussions of human rights, diversity and cultural pluralism in modern civic education, and what explains variation between countries?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se issues by analysing the intended content of civic education in Costa Rica and Argentina. Over time, civic education in both countries has become more focused on rights and the empowerment of individuals. In addition, both countries embrace aspects of global citizenship through an affirmation of human rights. Citizenship thus expands outward and upward, incorporating more groups and people into the national polity while also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beyond the nation‐state. Nevertheless, Costa Rica and Argentina vary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adoption of global citizenship, most likely a result of divergent historical experiences with state sponsored viol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