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我们的教育不是给孩子所有他们要学的东西,而是唤醒孩子沉睡中的潜能。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内在潜能,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能,并使之循着儿童自身的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类内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我们无须在孩子的脑中植入性灵的种子,因为它本来就存在于那儿了;但这粒种子却需要灌溉和施肥才会开花结果。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导引的,教育孩子就像培育草木,只需给予各…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起点,家庭表露影响着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学会积极表露,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情绪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情绪氛围。  相似文献   

3.
安静 《教师博览》2012,(8):44-45
儿童情绪教育是指培养孩子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遗憾的是,中国家长普遍忽视情绪教育,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致使问题儿童越来越多。那么,怎样实施情绪教育呢?让我们看看国外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人类丰富的情绪表现无疑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的缘由。儿童,同样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  相似文献   

5.
杨雪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47-248
学龄前焦虑是一组以不安和恐惧为主的情绪问题,这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作为孩子的主要抚养者以及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学前儿童焦虑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了解学龄前儿童焦虑情绪的主要表现特征,以减缓儿童的焦虑情绪,促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情绪认知能力是儿童社会性技能的重要内容,对儿童自我及社会行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拥有良好的情绪认知能力,能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与别人共处。通常我们将情绪理解归于心理社会性行为的范畴,却忽视了其存在着心理社会性认知成分,使得在儿童情绪情感的教育策略上存在一些偏颇,过多机械的行为示范和道德说教,面对孩子的情绪认知培养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7.
何谓儿童心理健康?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儿童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智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具有与大多数儿童相同的心理活动。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常健康地发展,只有极少数的幼儿由于心理发育存在着偏离现象,其表现出的性格、行为、情绪都较为异常,如破坏、攻击、厌恶、离群等等,成为教师眼中的“顽皮儿童”。 笔者认为这类顽皮儿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8.
发现自己的孩子智能不足,做父母的心里一定很难过,很沮丧,认为这孩子一辈子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智能不足的儿童都不能提高他们的智力,问题在于你是否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环境。对智能不足的儿童,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暖的生活环境,再配合以持续、耐心、适当的诱导和教育,智能不足的儿童可以成为正常儿童,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高出一般儿童。据调查,一般智能低下儿童的机械记忆尚可,理解记忆差;形象思维尚可,逻辑、创造思维差。因而首先应着重形象教育,以丰富多  相似文献   

9.
何谓儿童心理健康?大部分学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持续的心理适应状态。儿童心理健康包括正常的智力,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情绪和社会关系,具有与大多数儿童相同的心理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大部分孩子的心理发育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常健康地发展,只有极少数的幼儿由于心理发育存在着偏离现象,其表现出的性格、行为、情绪都较为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情绪障碍就是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之一。辅导老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孩子的认知,重建合理信念,使孩子走出了情绪的困惑并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有不少家长为了保持孩子身上的整洁而限制孩子的活动,甚至禁止孩子到户外去玩.我认为,家长采取这种态度利少弊多,甚至有碍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儿童好动不好静。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如果一味限制儿童的活动,势必使儿童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造成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导致儿童智力平庸低下;缺少活动会阻碍边缘系统和小脑之间的神经联系的正常发展,造成儿童体验愉快情绪的障碍,导致儿童性格、情绪和行为的异常;同时还会影响儿童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使儿童的运动系统机能降  相似文献   

12.
幼教博览     
父母态度是孩子情绪发展的晴雨表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的一个长期追踪报告,专门探讨了早期婴幼儿照顾和日后孩子情绪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对孩子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而不是由谁来照顾婴儿。也就是说,真正影响孩子依恋行为的是照顾者是否了解孩子的需求,是否能对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对儿童应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发了情感智慧对幼儿形成健康个性的重要作用,认为情感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强调家长培养幼儿的情感智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敏感地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提示孩子意识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同理心作出回应;适时发出“邀请”进行倾听交流;教孩子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教给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情感教育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必须紧密配合儿童的成长阶段。根据Salovey 与Mayer的观点,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始于家庭中的父母与儿童的良好的交互作用。在儿童早期,父母帮助儿童识别情绪并给情绪贴上标签,教导儿童学会尊重自身情感,并且帮助孩子将情绪与社会情景联系起来,对每一个家庭来讲,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由于超常儿童的出现,超前教育的浪潮涌进了许许多多家庭。然而,在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的过程中,应怎样把握教育儿童的时机呢? 现实中有不少父母错误地认为,超前教育就是把三岁的孩子才能够掌握的东两敦给一二岁的孩子;把五岁的孩子才能够掌握的东西教给三四岁的孩子等等。这种简单的认识,使许多青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遭到各种挫折,以至丧失了教育孩子的信心,降低了教育孩子的热情,并对孩子的能力作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我们认为正确地把握教育儿童的时机,对于理解和对儿童实施超前教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我们先介绍一下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提出的成熟理论。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但更着重于成熟。格赛尔认为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则与外环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所谓儿童观,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总看法和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现代社会新的儿童观主要包含: 一、正确的“孩子所属观”。从血缘关系看,孩子当然属于父母,但单纯把孩子看作是个人的“私有财产”则不妥,只有树立“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人类的希望”的观念,父母才会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教育、要求孩子产。二、正确的“儿童角色观”。许多父母在考虑家庭关系时,认为“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不可能变孩子为家长。”因此往往以教训的语气去命令,要求孩子服从。如果父母能从“父母和子女都是家庭和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身上集中着人类精神的本原: 儿童的执着,表现着人类求真的实验精神; 儿童的烂漫,体现着人类求美的艺术精神: 儿童的率真,反映着人类求善的道德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得较多的是热爱儿童,教育儿童,保护儿童,而事实上,尊重儿童是更高层次的热爱、教育和保护。蒙台梭利曾经非常深刻地指出:“我们只有在儿童身上才能领悟到大自然的雄伟。”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尊重儿童。  相似文献   

19.
王晓芬 《家庭教育》2009,(12):24-25
情绪认知是儿童自我和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中国家长忽视对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关注,在教育中也没有教孩子相应的情绪词.以至于儿童长大后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严重的甚至不能疏导不良情绪。产生社会问题。让儿童适当地学习情绪词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千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20.
家庭对儿童情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家长在促进家庭幼儿情感教育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家长应该学会理智地爱孩子,教育孩子关爱他人,关注孩子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