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数学内容的深入和知识结构的复杂,初一的学生容易出现数学能力下降的现象.而数学在中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重视初一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方面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从而,在打根基的阶段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数学概念是教学四基中双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对《克和千克》一课进行概念教学的。一、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最活跃、最积极的时候,就是在已会的知识基础上启发、诱导学习新知识之时。从心理学来分析,无恐惧心理,学生容易活跃;无畏难情绪,易于启发思维。我在教学《克和千克》时,首先  相似文献   

3.
理解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能牢固掌握知识,举一反三,这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最为深刻的;有的学生则是一知半解,一味模仿,这类学生只是从形式上理解了知识;还有一类学生是一窍不通,弄不清知识的含义,这类学生对知识不理解.以上三种现象究其原因可能很多.数学概念表征的完善与否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9):73-74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普遍数学基础薄弱,进入中职阶段,对数学课堂上遇到的新的知识、疑难的数学问题往往有畏难情绪.化归教学法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达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问题;将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中职数学教学要重视化归,善于将新知识问题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问题,善于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化归,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中职教学还要注重新旧知识衔接,为新知识问题转化为旧知识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在告知迁移的前提下,从纵横两方面考察学生在新旧知识上的迁移能力有无差异性.结果表明:学生整体在新旧知识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旧知识方面相对比较容易迁移;学优生、学困生的迁移能力没有显示出很大的差异,但学中生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失去学习兴趣。而且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培养数学能力。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玩乐过程中就能轻松地掌握课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概念,是理解和掌握其他数学基础知识的先决条件。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方法之一。概念的掌握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需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等,使概念真实全面地反映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以旧导新,引入概念每一个新的概念,都产生于相关的旧的知识基础上。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当新概念与原有概念  相似文献   

8.
枚举算法是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基本算法。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概念和程序引入,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本文优选有趣、典型的数学问题,通过情景创设,自然而然地引入枚举算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充分体验编程的快乐,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面对这门思维难度大的学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中的一些概念更是让学生一头雾水。但是数学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概念教学是全面落实"双基"的重要途径,也是增进知识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能力状态及情感体验基础上的教和学;是一种遵循学生知识习得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产生数学学习亲近感而不是畏难情绪的教学指导策略;是一种建立在生活与数学辩证关系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它还是指导数学教学乃至影响教学的一种朴实的、现实的、有效的教学理念。"生活数学"教学理念核心要素有三点:一是数学生活化;二是生活数学化;三是生活化与数学化的适度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意图与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知识和作法知识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正是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烦恼和障碍的原因之一。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及原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消化的内容,灵活应用操作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在通过体验具体事物抽象化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作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时候,思考、判断等思维活动的行为更为重要。将具体的操作转化为思维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获得抽象数理知识的关键所在。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主人公的态度,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在充分体验数理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同时,抓住概念和作法过程发生冲突、矛盾的场面,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矛盾渐渐被化解,在和谐、自然的知识获取中,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创造力也随之被育成。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其在高考数学中往往以问题情境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研究从六个维度出发,以近两年高考数学建模问题情境为对象,从新旧高考的角度出发,对此类试题进行探析.研究发现:相比旧高考,新高考在数学建模问题情境上试题数递减;新旧高考均以生活情境为主,运算水平集中在低阶运算层面,重视学生应用模型的思维考查;在推理水平、知识含量、阅读量上有所差异.鉴于此,提出几点建议:丰富情境类型,助力数学建模素养生成;创设真实情境,实现育人价值;完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构建模型过程;提升学生快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构主义的数学概念转变学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念转变学习是学生原有概念的改变、发展和重建,是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日常概念、概念意象、迁移等因素是数学概念转变学习中产生错误概念的主要原因.根据概念转变的途径、机制和条件理论,概念转变学习的教学策略:(1)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日常概念向科学的数学概念转变;(2)引发认知冲突,辨清新旧界限以实现数学概念转变学习;(3)重视概念生成的凝聚,构建概念网络.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问题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问题情景创设的原则必须遵循启发诱导、直观性、及时反馈,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创设问题情景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设计概念的发生,扩展过程创设问题情景;创设变式问题情景,对例题(习题)挖掘引申,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5.
周许龙 《教育》2013,(9):54-54
在数学教学中,无论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数学命题的掌握,还是对于数学方法、数学技能的运用,数学教师都可以通过习题教学得以实现。同时,教师还可以由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及进度。学生往往也通过做习题来温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迁移"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不断重组自己的认知结构。迁移活动的实现,有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促使学生知识的迁移顺利实现。一、抓住迁移探新知围绕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复习旧知识后,应及时  相似文献   

17.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概念一个概念在学生思想上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  相似文献   

18.
高万学 《考试周刊》2011,(69):59-59
定积分的概念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不容易掌握,作者通过提前预备、实例引入、分析概括、概念剖析、几何直观、巩固练习等环节的教学实践,达到既让学生学会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师要做好“由旧引新,以新带旧”的工作,需做到:讲授概念、性质、法则等基本知识以及讲解例题时,要重视联系和运用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平时布置作业时,适当地编选与学生学过的某些知识有关的题目;在教学中重视新旧知识联系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叶凤珠 《黑河教育》2010,(11):25-25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材、数学情境、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端正学习态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