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物理角度阐述了电流变液机制,分析了作用于电流变液内悬浮颗粒上的力,并综述了电流变液物理模型和电流变液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2.
以测定体系折光率的方法并由工作曲线确定其相平衡体系的组成,以甲醇-正己烷体系为例研究了部分互溶双液系液-液平衡相图的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机电液综合实验台按实验适应范围广,通用性好的原则设置了各类元件,供学生实验时选用,可独立设计,安装,调试完成机电综合控制和机电液综合控制的多种机械设备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气控制等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4.
磨削液在磨削加工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工件在磨削加工时产生裂纹、烧伤,降低内应力等等,磨削液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磨削液的供给方式直接影响磨削过程。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液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磨削宽度。磨削液的供给方式直接影响磨削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以硼酰胺为防锈缓蚀剂的全化学合成磨削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磨削性能评定结果表明,该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效磨削液。  相似文献   

6.
用三种不同的固定液对大白鼠肠系膜铺片固定后染色,结果表明,以Bouin氏液固定的材料染色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固定液的合成,色谱性能和分离机理研究是色谱工作者共同关系的问题,固定液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试样的分离效果,本文概述了冠醚固定液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稳定性分析测试,探讨吸收液稳定性24小时监测结果的影响,及采样时间、流量和吸收液用量等因素对结果偏底的影响的揭示。  相似文献   

9.
由于完全互溶双液系平衡相图的绘制需要许多组数据,而且要绘制折光率-组成工作曲线,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量较大.文章采用计算机程序方便地绘出气液平衡相图,并求出了溶液组成为任意值时(以摩尔分数为0.75为例)的气相组成和沸点分别为0.5772,64.9737℃.  相似文献   

10.
黏度仪采用2个毛细管串联、中间设置一个液-液隔离器的研发方案。通过气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实现毛细管黏度计的精确测量。叙述了该系统的测量原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倾斜卧式储油罐的罐容表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圆形封头卧式储油罐发生纵向变位α和横向偏转β的罐容表的标定问题,建立卧式储油罐的储油量与油位高度H0及变位参数α,β的函数模型和近似模型;根据给定的一组实测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了变位参数α,β,进而标定了新的罐容表,并分析误差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储油罐的变住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的实际问题,以更加精确地了解罐内的储油量,使加油站能够及时根据罐内油位高度判断出地下储油罐的油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椭球封头卧式储油罐的纵向变位对罐容表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椭球封头卧式储油罐的无偏模型V=V0(H)和纵向偏转模型V=Vα(H),对比研究纵向变位参数α对椭球封头卧式储油罐的罐容表的影响。对于给定的一组椭球封头卧式储油罐数据和较小的纵向变位参数α,分析误差并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积分法给出储油罐在变位时通过油位探针测定的油位高度来计算油罐内实际油量体积的公式,根据在油罐中加入或放出确定体积的油量,算出储油罐的纵向倾斜角度和横向倾斜角度,从而对储油罐的油位计量管理系统罐容表进行标定,可有效减小油位计量管理系统的绝对误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积分理论建立了储油罐变位前后油位高度与相应体积的理论模型;借助于madab软件,建立了回归模型,较精确的给出了变位前后油位高度与相应体积的关系;通过所建模型给出了罐体变位前后油位高度间隔为0.1m的罐容表标定值和变位后未重新标定的罐容量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6.
筒形消化罐的内力计算是消化罐设计的重要环节,由于消化罐容量不断增大,要求内力计算由近似向精确发展,采用大型有限元程序SAP2000对消化罐结构进行三维线弹性有限元计算其内力,并考虑了以往设计时经常忽略的弯曲内力,比较精确的计算了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旧式储油罐部分高度无法测量的问题,利用定积分法,对新式储油罐标定方法进行研究,并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对罐容表重新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8.
探讨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问题。通过设置合适的坐标系,使用截面分析和近似简化、坐标变换等技巧,推导出椭圆型小储油罐和实际储油罐在发生变位时,储油量与油高之间的函数关系;对照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发现非线性误差,运用函数拟合,对模型做出修正,并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修正的有效性;针对实际储油罐的测量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油罐的变位参数,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罐内储油量与油位高度h及变位参数之间的一般关系,利用Matlab得到α=2.13°,β=4.6°.  相似文献   

20.
讨论储油罐的变位识别及变位后罐容表的标定。为得出油罐变位后的液体容量,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建立积分模型、并用实验数据建立插值模型,给出了完整的罐容表标定值,且通过误差分析,验证标定值的正确性。对于实际储油罐的实测数据,利用分层搜索法确定变位参数,并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了纵向倾斜的灵敏度远大于横向偏转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