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量表》等问卷,随机抽取405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成熟度三者呈显著相关;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来预测职业成熟度。因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成熟度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对574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排序一致,但在工资福利、自我价值实现等六个维度上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问题解决维度上,男生的效能感比女生要高,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总体和其余维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对各自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但发挥预测作用的因子不同,女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受专业及个人兴趣因子的影响较显著;而男大学生受工资福利因子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等概念和理论,并对国内外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本研究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558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中笔者只设计了性别、年级以及生源等3个变量,并研究这些变量对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高职生回避性拖延、情绪智力与职业决策效能感的整体现状及两两相关,对提高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提出对策,采用回避性拖延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能感量表对天津、北京、云南等地高职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人口学变量在回避性拖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情绪智力得分上具有差异性,男生在总情绪智力、他人情绪管理和自我情绪管理上显著低于女生;工科生的情绪智力低于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年级在情绪智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回避性拖延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负向预测;情绪智力与回避性拖延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评价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中主观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性正相关,大学生自我评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既有外界因素又有主观原因。本调查旨在研究内在主观因素与职业决策的关系,从而找到影响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的因素。本调查采用自编《大学生职业决策量表》,以河南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调查发现,自我效能和职业价值观两个因素对职业决策有显著影响,并且男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理科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生。男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理科生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得分高于文科生。男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更倾向于从事有成就感、有经济报酬、有助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职业;理科生相对于文科生更倾向于做有成就感、有经济报酬、有助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83名大学本科生进行归因风格问卷的调查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测试,探求二者相关性;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归因干预,探求归因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论:①大学生归因风格没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但职业自我效能感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大一新生高于二、三年级学生。②大学生归因风格与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③通过归因风格的实验干预,大学生被试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不同专业中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59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追求成功动机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避免失败动机和合成动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合成动机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合成动机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与避免失败动机的负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决策效能感状况,采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高职院校的40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生群体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亟须全程性、发展性的就业指导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闭合需要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认知闭合需要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7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认知闭合需要(t=3.64,p<0.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t=2.79,p<0.01)和职业决策困难(t=0.51,p<0.001)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2)认知闭合需要、职业决策效能和职业决策困难两两显著正相关(r=0.42~0.64,p<0.01);(3)认知闭合需要(β=0.14, p<0.01)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β=0.42, p<0.01)对职业决策困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认知闭合需要与职业决策困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量为70.83%。结论:认知闭合需要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闭合需要水平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降低职业决策困难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职业价值观问卷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研究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高于大一学生;不同性别的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男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大于女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绍兴市某高校的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归因方式总体倾向于内部归因,并在专业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在专业、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归因)都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努力归因方式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雷文斌 《考试周刊》2013,(44):158-159
为了分析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2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男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三年级的社会支持总分最高;独生子女大学生获得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2)男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高于女大学生。(3)大学生社会支持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就业压力问卷》对399名大学毕业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就业压力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主动性人格大学生就业压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我效能感的五维度心理结构问卷,对812名高职学生进行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的调查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越好。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研究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生涯探索,对高职生顺利求职和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个人基本情况问卷》、龙立荣等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以及Xu,Hou和Tracey(2014)修订Stumpf等人(1983)编制的《生涯探索问卷》对1082名青海省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生涯探索在学校及学科、性别、年级、居住地、实习满意度、父母受教育水平、父母婚姻状况、与父母沟通的频率、与父母讨论未来职业发展、希望最终获得的学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与生涯探索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使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牡丹江市310名本科生进行测量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在整体和各维度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了高校应通过发挥其社会支持作用,提高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来引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决策能力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完成《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测验,结合其学业成绩进行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学业成绩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相关表现出了年级的差异;社会体育专业女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男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0.
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民办高校4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对照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男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