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中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来分析中文书目前言中的礼貌现象。前言作者在书面的表达上会运用不同的礼貌策略,来实现书面上与读者交流的顺畅与和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Brown&Levinson和Leech的礼貌理论为框架,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说明了对礼貌语言的策略性操纵。研究结果认为,对语言交际情景中不同对象所表示出的礼貌或非礼貌可能带来策略上的不同效果,并且说话人可以利用形式礼貌与实质礼貌之间的复杂关系来操纵礼貌语言的使用,使之显示出种种策略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礼貌与语境     
赵小红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6-27,30
礼貌言语行为是各语言社团长期的历史传统的产物,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并且密切地联系于该社团的其它文化因素,本文从概述礼貌研究入手,分别讨论了礼貌与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的关系,为正确使用礼貌语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礼貌原则的研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各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在语用学领域里礼貌原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讨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礼貌原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人员的预设,语料的真实性,研究过程的布控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希望能够展示出礼貌原则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的同类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活动有效性的保障,而礼貌原则则好似交际双方之间的润滑剂,使整个交际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从而增大言语交际活动的成功率。翻译中礼貌等值问题的研究重在吸收等值翻译理论的科学内涵,借鉴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语用研究的成果,探讨言语和篇章层面的礼貌等值。本将运用信息学上的“灰色系统理论”来分析合作、礼貌两个原则运用中的某些规律,并从微观的言语行为层次入手,探讨翻译中的礼貌等值。  相似文献   

6.
礼貌与文化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的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英语中的礼貌现象与汉语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英汉礼貌语言的不同源于英汉文化思维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胡安琳 《巢湖学院学报》2002,4(1):90-93,100
本文从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联系和区别入手,结合汉语学生礼貌失误的实际,对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区别作一初步探讨,分析了中英礼貌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指出礼貌语言重要性,主要从英语礼貌准则,英语礼貌表达方式及英汉礼貌差异几方面讨论了英语中的礼貌语言,同时指出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顾曰国(1992)提出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大礼貌准则。应用此准则,可以从三个方面就英汉问候语中的礼貌进行对比研究:称呼、问候以及敬称和谦称的使用。研究结果证明了顾曰国的观点——贬己尊人和态度热情是中国特有的礼貌准则,并且是中国现代礼貌观念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从礼貌研究的理论背景、礼貌与语言表达形式、制约话语礼貌的因素等方面对礼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使用礼貌的语言以实现语言美,更要使用得体的语言,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确保交际的顺畅与成功。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发展中,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苗族舞蹈中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记忆,还承载了苗族的发展史,并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当代舞蹈艺术的诸多理念与技能,从而为我们展示出独具魅力的苗族舞蹈。这些舞蹈种类与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表现了苗族人民在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发展中的巨大贡献。文章将从若干方面分析苗族舞蹈民族个性,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96部中英文当代作品的前言就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文作者在前言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远远高于汉语作者,而且在类型的偏好上存在着差异。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阐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礼貌语言及英汉礼貌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际活动中,文化差异造成了人们表达礼貌语言的不同。因此,根据礼貌的各种准则及其它多方面,必须注意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的差异,正确使用英语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礼貌的研究由来已久。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达到交际的目的。礼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语用礼貌也会有所不同。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研究将会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他们的语用差异,说明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二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晶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63-165,173
通过语言表达礼貌是最常用的手段,它的确是成功交际的一条重要原则。由于英汉文化存在差异,人们用语言表达礼貌也存在差异。将顾曰国先生分析的汉文化的礼貌特征与Leech以英国文化特征归纳的礼貌原则做一比较,可更深刻地理解这种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更有效的面对这种差异,以取得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国内外英语界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语用学研究里出现的礼貌原则、礼貌策略、面子观念和礼貌准则等理论,通过回顾,旨在让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到英汉礼貌原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做到合理得体,能成功地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和交往。  相似文献   

17.
金丽 《怀化师专学报》2011,(12):100-103
许多大学英语教师深谙礼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寻求如何合理运用礼貌策略来创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基于Brown&Levinson的礼貌理论对一些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用语进行研究,分析他们是如何运用不同礼貌策略来减轻面子威胁,满足学生面子需求的。研究表明恰当运用礼貌策略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从元代大诗人杨维桢所写的相关序文之中,可以认识到他的戏剧观;作为元代文人的代表,对于杨维桢戏剧观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整个元代文人的戏剧观。杨维桢的几篇序文,反映了杨氏对于戏剧功能的理解,主张戏剧的社会功用,带有传统文人"文以载道"的意味,而对于戏剧本体,杨氏主张"文采"与"节音"双重统一。其戏剧观念成因复杂,这些都将有利于加强对元杂剧的认识,从而见证中国戏曲历史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礼貌是各国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拟根据中、西文化对比,对礼貌原则下社交称谓语的使用作语用学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礼貌看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研究永恒的话题,化与翻译的关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拟从礼貌理论和跨化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互译中礼貌对等的翻译策略,并提出直译和意译构成一个连续体,翻译策略从总体来看是取这个连续体中的某一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