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叶慧 《现代教学》2011,(3):55-55
目前,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已将近42万,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6%。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近年来接纳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比较多,现在学校有480名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有322名,占学生总数的67%,一年级120名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就有98名,占到了8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个比例逐年在增加。这些学生和家长有着许多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0,(26):218-219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属于典型的城市周边学校。近几年来,我市务工人员明显增多,根据市关工委专题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有100万人,占我市人口的13%。外来务工子女在我市借读的生源猛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对几所城市周边学校的调研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均超过了40%,我校外来务工子女所占比例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吴丹 《考试周刊》2013,(57):98-9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被编入公办学校。然而,由于原就读学校教材、教法、教学进度的不同,这些孩子的英语基础差异巨大,直接导致他们在学科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中存在障碍。本文立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英语学习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举家迁徙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群体。在常州,2011年户籍人口362.90万,暂住人口就达133.10万,占总人口26.8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迁居后,全部由当地的公办学校接纳,现已成为常州市区学校的重要学生群体,他们的生命教育状况如何,值得关注。常州市花园中学是一所社区配套公办初级中学,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统一安排下,学校陆续接纳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城市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为有效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市教育局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让流动儿童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而创办的第一所公办流动儿童专门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外省市农民工集聚上海,他们的子女也随迁进入上海,这给上海教育特别是上海市郊区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也在上海各郊区(县)应运而生。据统计,上海市有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小学160多所,其中66所学校已于2008年完成办学设施改造并纳入民办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7.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近年来湖州市吴兴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外来务工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环境影响其子女成长及民办学校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收入待遇较低等诸多问题,应科学安排经费,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积极整合资源以促进各类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当地的城市教育,使他们真正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员。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此带来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因此,做好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文化融合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学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市接收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时在黑板上写下的这句话意味深  相似文献   

9.
许劲 《云南教育》2009,(20):39-4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如何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何看待他们的优点与缺点,如何使他们与本地的孩子一起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成为我们需要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李莹 《小学生》2023,(4):37-39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涌入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子女随父母迁入流入地也已是常态。外来流入人口的急剧增加正迅速改变发展较快城市学校的生源结构,给一线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的英语学习指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探讨流动儿童父母对子女英语学习的干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所仅有28名教职员工的上海公办小学和一群生活在农村、城市夹缝中的“小候鸟”—— 这是“柳营”的世界。 在他们共同讲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城市学校的原声带中,浓缩着一个时代的教育轨迹。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2,(7):50
2004年,学校根据虹口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停止招收本市地段学生,以公办学校为教学点开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就读。目前,学校是虹口区唯一一所100%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学校的教师初次接触这些孩子,都惊讶地发现了许多以前不曾见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同住子女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高达75%,上海本地生源反而成了少数,双方学生家长互不信任,心存顾虑……吴泾三小,这所位于闵行区南端、黄浦江边的小学,正遭遇着上海诸多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公办学校共同面临的新难题。今年新学期开学时,上海市教委公布,约97.3%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在上海公办学校和政府委托的以接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2010年3月3日,在闵行区中小幼德育研究会举办的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成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尊发展特点,为其自尊发展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自编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两所学校和以招收本地生源为主的两所学校共计400名初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随着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升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升高;③父母职业与其子女的自尊发展无显著相关,但父母职业的社会地位越高,孩子的自尊水平也越高;④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多,孩子的自尊发展水平也越高;⑤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尊发展状况与本地同龄孩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昆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保障问题也愈发突出.尽管经过努力,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逐年上升,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的人数比例也逐年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严峻,解决这些问题仍需各方的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6.
陈嫣 《现代教学》2011,(1):44-44
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流动性也在急剧增加,学校中随班就读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而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与本地生源有不小的差距,这个也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现状,并为其量身订做适合的教学策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率?不少教师就这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的德育状况不容乐观。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在德育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背景 目前浦东新区初中阶段外省市借读生占学生总数的19.3%%,达一万三千多人,在公办学校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尤其突出,在目前浦东农村中学起始年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学生数的50%上下,其中最多的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70%,他们外来务工人子女群体的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外来务工子女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样的发展和浦东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引入关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认知水平、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与城市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不良习惯而存在学习行为偏差。为了努力提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效果,笔者以大教育背景为出发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矫正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独资、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些企业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大量涌入城市。据统计,上海市嘉定区曹王镇外来人数目前已超过本地人数,其子女的入学问题也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我校从199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就读,现在农民工同住子女约占全校总人数的55%,而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